一种可调节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7516发布日期:2020-06-09 19:2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鞋。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鞋都有固定的规格和码数,鞋型也是固定的,但消费者的脚步大小有千差万别,消费者因为脚型的胖瘦等原因,导致运动过程中照成磨脚等脚部损伤现象,用户的体验感差,同时不同的运动形态需要使用不同鞋底的鞋,特别涉及跑鞋领域,每种运动就需要更换一种鞋,费时费力,且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鞋帮、可更换鞋中底插片的可调节的鞋。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鞋,包括鞋帮、鞋中底和防滑底,所述防滑底固定在鞋中底底部,鞋帮的鞋舌处穿插连接有鞋带,所述鞋中底的前掌和后跟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插片,所述鞋中底前掌与后跟处之间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可拆卸的插接有中底插片。

本实用新型中,该鞋的鞋帮可以根据脚部胖瘦和脚背的宽窄做适应性调整,用户体验较好,避免了磨脚等脚部损伤的现象发生,同时鞋中底设置有可拆卸的中底插片,根据不同的运动形态,更换不同的中底插片,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以及更好的保护脚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种可调节的鞋的鞋中底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一种可调节的鞋的鞋中底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一种可调节的鞋的暗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一种可调节的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一种可调节的鞋的曲率小的中底插片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一种可调节的鞋的曲率中等的中底插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一种可调节的鞋的曲率大的中底插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的一种可调节鞋的鞋带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鞋,包括鞋帮1、鞋中底2和防滑底3,所述防滑底3固定在鞋中底2底部,所述防滑底3选用橡胶材质,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使脚部左右摆动的浮动力度减小,鞋帮的鞋舌处穿插连接有鞋带,所述鞋中底2的前掌和后跟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插片,所述中底前掌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中底后跟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三凹槽7和第四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第三凹槽7和第四凹槽8内填充有插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填充有前掌插片4,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内填充有后跟插片27,所述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第三凹槽7和第四凹槽8呈竖向分布,所述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和前掌插片4对应人体足部运动时,着力点较重的前掌部分,人们在运动状态下,前掌插片安装在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内,减少脚部的长期运动的震动性,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由于使用者不良走路或跑步习惯,造成脚型呈内八型或外八型,使得鞋的后跟在使用中更容易被磨损,所述第三凹槽7和第四凹槽8以及后跟插片27对应足部的后跟位置,能够预防内八字或外撇脚型,后跟插片使鞋后跟的耐磨性更好,能够增加鞋的使用寿命。

所述鞋中底2前掌与后跟处之间开设有插槽9,所述插槽9的左侧、右侧和下端部均设有开口10,所述插槽9内可拆卸的插接有中底插片11,中底插片11与插槽9相匹配,所述中底插片11配置有多个,所述中底插片11左右两侧的边线12与弧形腰线13之间呈弧面或斜面平滑过渡,各中底插片腰线13的曲率不同,根据不同的运动状态,更换不同腰线曲率的中底插片,从而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以及脚部舒适度。在急速运动的状态下,选择左右两侧腰线曲率大的中底插片,腰线曲率大,腰线弯曲程度大,两侧弧形腰线之间的距离窄,减小摩擦的面积,能够提高跑步的速度;当休闲散步时,选择腰线曲率小的中底插片11,腰线曲率小,腰线弯曲程度小,两侧弧形腰线之间的距离宽,扩大着力的面积,缓解脚部疲劳,舒适度高。

所述中底插片11与中底之间通过暗扭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暗扭包括底座14和上盖15,所述底座14上端面设有环形凸柱16,所述上盖15下端面设有连接柱17,所述连接柱17可拆卸连接在环形凸柱16的内腔内,所述中底插片11上开设有通孔18,所述底座的环形凸柱16穿过通孔18并于中底插片11固定连接,底座14上表面抵于中底插片11的下端面上,所述鞋中底上设有与通孔18对应的开孔19,所述上盖连接柱17穿过开孔19与底座的环形凸柱16可拆卸连接,连接柱17可卡接或螺纹连接在环形凸柱16内腔,上盖15下表面抵于鞋中底2上表面上,所述上盖15上表面开设有一字槽20,需要拆卸中底插片11时,只需将上盖15从底座14上拆卸下来,中底插片11从插槽9侧边推出,即可完成中底插片11拆卸,将需更换的中底插片11插入插槽9内并将上盖15与中底插片11内的底座14连接,即完成中底插片11的更换,操作简单方便。

参照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鞋帮的两侧帮设有侧帮飞织面21,所述侧帮飞织面21呈l型,所述鞋帮的前帮为飞织面,所述飞织面包括第一飞织面22和第二飞织面23,所述第二飞织面23弹性系数大于第一飞织面22,所述第二飞织面23位于脚背上方,所述第二飞织面23呈菱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长方形或梯形等多边形,第二飞织面和l型飞织面可根据不同脚型使用者进行自由的收缩,根据脚背的宽窄进行自动调节,同时使鞋帮更贴合脚部,舒适度高。

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鞋,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鞋舌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鞋带扣24,所述鞋带扣包括扣孔25和固定在扣孔底部的连接片26,鞋带交叉连接在扣孔内,所述连接片固定在鞋舌内,所述扣孔呈水滴形,所述扣孔内表面为光滑面,所述扣孔外侧覆盖有装饰带,所述扣孔也可选用椭圆形或圆形,需要拆卸鞋带时,只需拉动鞋带一端即可将鞋带从所有鞋带孔上拉出,省时省力,同时系鞋带时,拉动鞋带两端即可拉紧鞋带交叉部位,更加方便快捷,解决了传统鞋孔设置与鞋舌上,系鞋带或拆鞋带时,需要依次拉动每个鞋孔处交叉的鞋带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鞋,包括鞋帮、鞋中底和防滑底,所述防滑底固定在鞋中底底部,鞋帮的鞋舌处穿插连接有鞋带,其特征是:所述鞋中底的前掌和后跟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插片,所述鞋中底前掌与后跟处之间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可拆卸的插接有中底插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其特征是:所述中底插片配置有多个,所述中底插片左右两侧的边线与弧形腰线之间呈弧面或斜面平滑过渡,各中底插片腰线的曲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其特征是:所述鞋帮的前帮为飞织面,所述飞织面包括第一飞织面和第二飞织面,所述第二飞织面弹性系数大于第一飞织面,所述第二飞织面位于脚背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其特征是:所述鞋帮的两侧帮设有侧帮飞织面,所述侧帮飞织面呈l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其特征是:所述中底插片与中底之间通过暗扭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暗扭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环形凸柱,所述上盖下端面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可拆卸连接在环形凸柱的内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其特征是:所述中底插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的环形凸柱穿过通孔并于中底插片固定连接,底座上表面抵于中底插片的下端面上,所述中底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开孔,所述上盖连接柱穿过开孔与底座的环形凸柱可拆卸连接,上盖下表面抵于中底上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其特征是:所述插槽的左侧、右侧和下端部均设有开口,所述中底插片与插槽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其特征是:所述鞋舌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鞋带扣,所述鞋带扣包括扣孔和固定在扣孔底部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固定在鞋舌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其特征是:所述扣孔呈水滴形,所述扣孔外侧覆盖有装饰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8或9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其特征是:所述中底前掌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底后跟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填充有前掌插片,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内填充有后跟插片,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呈竖向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鞋,包括鞋帮、鞋中底和防滑底,所述防滑底固定在鞋中底底部,鞋帮的鞋舌处穿插连接有鞋带,所述鞋中底的前掌和后跟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插片,所述鞋中底前掌与后跟处之间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可拆卸的插接有中底插片。该调节型鞋可根据不同的运动状态,更换不同的中底插片,达到不同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施延昭;钱金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