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翻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2641发布日期:2020-08-28 15:3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侧翻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侧翻鞋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鞋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穿着用品,除了要求具备基本的包裹和保护性能外,更要求具备耐磨、防滑、排水等功能以满足专业运动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284488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运动鞋底及运动鞋,该装置包括鞋底,鞋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鞋垫层、缓冲层和耐磨层,所述缓冲层的底面排列设有数个凹槽,所述凹槽的高度小于缓冲层的高度,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形成凸筋;所述缓冲层与耐磨层之间还设置有拉力条,所述拉力条沿凹槽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凹槽的槽口处,并连接相邻的两个凸筋。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穿着者穿着上述装置在进行篮球、网球等横向移动较多的运动中,侧向移动时的脚落地动作中足部由于人体重力与运动惯性的影响使其对球鞋产生一个方向朝向侧下方的力,这种情况下极易使球鞋侧翻,进而导致穿着者崴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防侧翻鞋底,防止穿着者崴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侧翻鞋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脚掌部、足弓部、脚跟部,所述脚掌部外侧的边缘处设置有防侧翻块,所述防侧翻块底部沿脚跟部朝脚掌部方向开设有呈拱形的凹槽,所述防侧翻块包括靠近脚掌部的上部、靠近脚跟部的下部、位于上部和下部之间的中部,所述中部设置有若干呈横向设置的横防滑条,若干所述横防滑条沿竖向间隔设置;所述上部与下部分别设置有若干沿横向间隔设置的竖防滑条,所述竖防滑条呈竖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侧翻块来防止穿着者在横向移动时使脚部与鞋子整体发生侧翻,凹槽的设计使防侧翻块底部形成拱形,进一步提高了防侧翻块在受到重力以及横向力时的抗形变能力,位于中部横防滑条提高穿着者在前进行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位于上部与下部的竖防滑条提高穿着者在横移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内嵌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防侧翻块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鞋底与防侧翻块连接强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底部设置有防滑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防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脚跟部设置有耐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跟部为穿着者在行走过程中的易磨损部位,耐磨块能够有效提高鞋底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块与脚跟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耐磨块、脚跟部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耐磨块与鞋底可拆卸连接,在耐磨块过度磨损后可进行更换,延长鞋底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脚掌部设置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包括缓冲层、耐磨层、阻力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掌部为足部的施力位置之一,缓冲层为穿着者在行走时提供缓震,能够有效提高穿着者的舒适度;耐磨层增加稳定块的使用寿命,阻力层防止穿着者在行走时意外滑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块底部设置有摩擦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防止打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块与脚掌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稳定块、脚掌部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掌部为穿着者在行走过程中的易磨损部位,在稳定块过度磨损后可进行更换,延长鞋底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防侧翻块来防止穿着者在横向移动时使脚部与鞋子整体发生侧翻,凹槽的设计使防侧翻块底部形成拱形,进一步提高了防侧翻块在受到重力以及横向力时的抗形变能力,位于中部横防滑条提高穿着者在前进行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位于上部与下部的竖防滑条提高穿着者在横移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2、提高鞋底摩擦系数,增加穿着者的舒适度,延长鞋底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本体;11、脚掌部;12、足弓部;13、脚跟部;14、防滑纹路;2、防侧翻块;21、上部;22、中部;23、下部;24、加强杆;25、凹槽;26、横防滑条;27、竖防滑条;3、耐磨块;31、第一连接杆;4、稳定块;41、缓冲层;42、耐磨层;43、阻力层;431、摩擦纹;44、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侧翻鞋底,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本体1,本体1底部一体成型有防滑纹路14;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脚掌部11、足弓部12、脚跟部13,脚掌部11外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防侧翻块2,本体1内固定嵌设有加强杆24,加强杆24的两端进入防侧翻块2与本体1内使两者固定连接,用于提高连接强度,防止发生侧翻时防侧翻块2撕裂。

如图1、图2所示,防侧翻块2底部沿脚跟部13朝脚掌部11方向开设有呈圆弧形的凹槽25,防侧翻块2包括靠近脚掌部11的上部21、靠近脚跟部13的下部23、位于上部21和下部23之间的中部22,上中部22固定连接有多个呈横向设置的横防滑条26,多个横防滑条26沿竖向间隔设置;上部21与下部23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沿横向间隔设置的竖防滑条27,竖防滑条27呈竖向设置。

如图1、图3所示,脚跟部13可拆卸连接有提高本体1寿命的耐磨块3,耐磨块3与脚跟部13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1,第一连接杆31的两端分别与耐磨块3、脚跟部13螺纹连接,使耐磨块3便于更换;所述耐磨块3底部一体成型有摩擦纹431。

如图1、图3所示,脚掌部11可拆卸连接有提高穿着者舒适度与本体1寿命的稳定块4,稳定块4包括穿着时远离地面的缓冲层41、面朝地面的阻力层43、位于缓冲层41与阻力层43之间的耐磨层42;稳定块4与脚掌部1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4,第二连接杆44的两端分别与稳定块4、脚掌部11螺纹连接,便于稳定块4更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侧翻鞋底,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脚掌部(11)、足弓部(12)、脚跟部(13),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部(11)外侧的边缘处设置有防侧翻块(2),所述防侧翻块(2)底部沿脚跟部(13)朝脚掌部(11)方向开设有呈圆弧形的凹槽(25),所述防侧翻块(2)包括靠近脚掌部(11)的上部(21)、靠近脚跟部(13)的下部(23)、位于上部(21)和下部(23)之间的中部(22),所述中部(22)设置有若干呈横向设置的横防滑条(26),若干所述横防滑条(26)沿竖向间隔设置;所述上部(21)与下部(23)分别设置有若干沿横向间隔设置的竖防滑条(27),所述竖防滑条(27)呈竖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嵌设有加强杆(24),所述加强杆(24)的一端与防侧翻块(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底部设置有防滑纹路(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跟部(13)设置有耐磨块(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侧翻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3)与脚跟部(1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1),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两端分别与耐磨块(3)、脚跟部(13)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部(11)设置有稳定块(4),所述稳定块(4)包括缓冲层(41)、耐磨层(42)、阻力层(4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侧翻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3)底部设置有摩擦纹(4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侧翻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块(4)与脚掌部(11)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44),所述第二连接杆(44)的两端分别与稳定块(4)、脚掌部(11)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防侧翻鞋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脚掌部、足弓部、脚跟部,所述脚掌部外侧的边缘处设置有防侧翻块,所述防侧翻块底部沿脚跟部朝脚掌部方向开设有呈拱形的凹槽,所述防侧翻块包括靠近脚掌部的上部、靠近脚跟部的下部、位于上部和下部之间的中部,所述上中部设置有若干呈横向设置的横防滑条,若干所述横防滑条沿竖向间隔设置;所述上部与下部分别设置有若干沿横向间隔设置的竖防滑条,所述竖防滑条呈竖向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穿着者崴脚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季小麒;李珍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百利多鞋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4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