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3656发布日期:2021-12-07 18:5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橡胶手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


背景技术:

2.橡胶手套广泛应用于医院、家庭、电子行业、食品行业、园艺种植等社会各个领域,主要起到隔离污染、保护双手的作用。传统的橡胶手套以所用原料的不同而分成若干种,如以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而成的人工合成胶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橡胶手套,以天然胶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橡胶手套,橡胶薄片或薄膜制成的一类手套,按橡胶原料或制造工艺分胶乳手套和模压手套等,橡胶手套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3.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大多数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不耐磨,而且灭菌的效果不够好,这样就会导致穿戴者在穿戴后摇经常对橡胶手套进行消毒灭菌,打来了极大的不便性,为此,提出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包括有设置在最外层的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层,且耐磨层内固定连接有灭菌层,所述灭菌层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亲肤层。
6.优选的,所述防滑层由以下成分组成:天然橡胶胶乳、硫磺、氧化锌、促进剂、聚酰胺蜡、聚乙二醇、环氧大豆油、抗氧剂、橡胶颗粒、环氧树脂。
7.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由以下成分组成:氯化聚乙烯橡胶、 氯丁橡胶、 丁腈、氧化锌、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n-苯基-α-萘胺、硫酸钡、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酯、齐聚酯。
8.优选的,所述灭菌层由以下成分组成:丁腈橡胶、天然橡胶、乙醇、聚氯乙烯、二氯苯氧氯酚、聚维酮碘溶液。
9.优选的,所述亲肤层采用柔软易吸汗的材质。
10.优选的,所述亲肤层上涂抹有便于防滑的防滑颗粒,且橡胶颗粒的粒径在0.1mm-10mm。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以丁腈橡胶与天然橡胶为66:29的比例配制橡胶基胶,按重量份计,然后用79份乙醇、29份聚氯乙烯、25份二氯笨氧氯酚、3份聚维酮碘溶液制灭菌溶液,按重量份数计,然后在橡胶基胶中加入的灭菌溶液,橡胶基胶与灭菌溶液的比例为89:9,按重量份数计,充分搅拌均匀,呈顺时针搅拌,搅拌速率为133r/min,调节固含量为32%,之后将调节固含量的混合胶进行加温,加热温度为75
°
c,加热时间为7min,模具烘干后,接着模具浸渍上述配制好的混合胶,再经过123
°
c、23分钟的高温干燥,自然冷却至常温,把手套从模具上脱下;将成型好的手套浸渍入灭菌溶液中,使其内外表面均匀沾有一层灭菌溶液后进行高温烘干,烘干温度为101
°
c、烘干时间为18分钟,烘干后自
然冷却至常温,再次浸渍入灭菌溶液,最后重复进行3次浸渍烘干工序后,得成品。
12.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仅仅在灭菌性能上有极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而且有防滑、耐磨等优点,给穿戴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中橡胶手套与橡胶手套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橡胶圈;2、防滑层;3、耐磨层;4、灭菌层;5、亲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5.请参照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橡胶圈1包括有设置在最外层的防滑层2,防滑层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层3,且耐磨层3内固定连接有灭菌层4,灭菌层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亲肤层5;防滑层2由以下成分组成:天然橡胶胶乳、硫磺、氧化锌、促进剂、聚酰胺蜡、聚乙二醇、环氧大豆油、抗氧剂、橡胶颗粒、环氧树脂,耐磨层3由以下成分组成:氯化聚乙烯橡胶、 氯丁橡胶、 丁腈、氧化锌、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n-苯基-α-萘胺、硫酸钡、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酯、齐聚酯,灭菌层4由以下成分组成:丁腈橡胶、天然橡胶、乙醇、聚氯乙烯、二氯苯氧氯酚、聚维酮碘溶液,亲肤层5采用柔软易吸汗的材质,亲肤层5上涂抹有便于防滑的防滑颗粒,且橡胶颗粒的粒径在0.1mm-10mm,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仅仅在灭菌性能上有极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而且有防滑、耐磨等优点,给穿戴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16.工作原理:首先以丁腈橡胶与天然橡胶为66:29的比例配制橡胶基胶,按重量份计,然后用79份乙醇、29份聚氯乙烯、25份二氯笨氧氯酚、3份聚维酮碘溶液制灭菌溶液,按重量份数计,然后在橡胶基胶中加入的灭菌溶液,橡胶基胶与灭菌溶液的比例为89:9,按重量份数计,充分搅拌均匀,呈顺时针搅拌,搅拌速率为133r/min,调节固含量为32%,之后将调节固含量的混合胶进行加温,加热温度为75
°
c,加热时间为7min,模具烘干后,接着模具浸渍上述配制好的混合胶,再经过123
°
c、23分钟的高温干燥,自然冷却至常温,把手套从模具上脱下;将成型好的手套浸渍入灭菌溶液中,使其内外表面均匀沾有一层灭菌溶液后进行高温烘干,烘干温度为101
°
c、烘干时间为18分钟,烘干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再次浸渍入灭菌溶液,最后重复进行3次浸渍烘干工序后,得成品,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仅仅在灭菌性能上有极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而且有防滑、耐磨等优点,给穿戴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1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包括橡胶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1)包括有设置在最外层的防滑层(2),所述防滑层(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层(3),且耐磨层(3)内固定连接有灭菌层(4),所述灭菌层(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亲肤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2)由以下成分组成:天然橡胶胶乳、硫磺、氧化锌、促进剂、聚酰胺蜡、聚乙二醇、环氧大豆油、抗氧剂、橡胶颗粒、环氧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3)由以下成分组成:氯化聚乙烯橡胶、 氯丁橡胶、 丁腈、氧化锌、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n-苯基-α-萘胺、硫酸钡、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酯、齐聚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层(4)由以下成分组成:丁腈橡胶、天然橡胶、乙醇、聚氯乙烯、二氯苯氧氯酚、聚维酮碘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5)采用柔软易吸汗的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5)上涂抹有便于防滑的防滑颗粒,且橡胶颗粒的粒径在0.1mm-1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橡胶手套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防护服上的橡胶手套圈,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包括有设置在最外层的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层,且耐磨层内固定连接有灭菌层,所述灭菌层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亲肤层,所述防滑层由以下成分组成:天然橡胶胶乳、硫磺、氧化锌、促进剂、聚酰胺蜡、聚乙二醇、环氧大豆油、抗氧剂、橡胶颗粒、环氧树脂,所述耐磨层由以下成分组成:氯化聚乙烯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氧化锌、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等。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仅仅在灭菌性能上有极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而且有防滑、耐磨等优点,给穿戴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利性。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毓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科标密封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1/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