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点式地震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2349发布日期:2021-11-25 10:3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点式地震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探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节点式地震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


背景技术:

2.地震仪器是物探采集的核心设备,分为有缆仪器和无缆仪器二种,无缆仪器又称节点式地震仪。节点式地震仪以其更适应复杂地表条件、设备轻便灵活、不受采集道数制约、野外使用便捷、施工效率高等优势,正在成为物探采集应用的热点。
3.节点式地震仪以采集单元为单位独立工作,每个采集单元采用独立的gps定位及精确计时,数据连续采集并保存在大容量的存储设备中,收工或一个阶段后,采用手持设备、无线wifi或专用数据收割装置回收数据。节点式地震仪方便野外作业、变观灵活,容易实现高密度采集,非常适合在复杂地表环境下的地震数据采集施工。
4.在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施工中,放线工使用手拿或木棍担起几个节点采集单元边爬山边布设,既耗费体力、单次布设数量少,又有丢失节点采集单元的风险,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造成人力的浪费和工作量的加大。
5.因此,研制一种操作简单,携行安全,维护方便,运送效率高的节点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点式地震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其操作简单,携行安全,维护方便,运送效率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和与所述外壳固定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固定设有贴带,所述贴带将地震采集单元牢固的固定在框架上,所述框架的上部设有提手,框架的后部固定设有背带。
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有u型拉链。
10.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背面设有支撑板。
11.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设有腰带,所述腰带为插接式设计。
12.进一步的,所述背带的上分别设有对讲机挂环和扫描器挂环。
13.进一步的,所述外壳、框架和支撑板通过卡扣固定在一起。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携行安全,维护方便,运送效率高,在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施工中,为放线工携带节点采集单元提供了专用的携行装置。工作过程需要的生产工具均整合在该携行装置上,解放了放线工的双手,降低了安全生产的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地震勘探精密设备实行了有效的保护。而且节点采集单元均由贴带固定于本实用新型的内部,避免了节点采集单元的直接碰撞导致的设备损坏,保证了设备的完整性和完
好性,加大了野外数据的采集质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背带;2、提手;3、外壳;4、卡扣;5、u型拉链;6、框架;7、贴带;8、对讲机挂环;9、扫描器挂环;10、支撑板;11、腰带。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1.一种节点式地震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如图1

3所示,其包括外壳3和与所述外壳3固定的框架6,所述外壳3由帆布制成,具有防水、防潮的功能。外壳3内部的框架6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增加结构强度,方便更好的固定地震采集单元。
22.如图2所示,所述框架6上固定设有贴带7,所述贴带7将地震采集单元牢固的固定在框架6上,有效防止地震采集单元之间的相互碰撞且便于取放。另外,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3上设有u型拉链5,拉链的轨道设置为u型,能满足外壳3的大面积开合,为地震采集单元的取放提供的方便。
23.如图1

3所示,所述框架6的上部设有提手2,方便短距离的提拉。所述框架6的后部固定设有背带1,所述背带1的长度可根据个人喜好调节,背带1的设置方便长时间背负整个携行装置。提手2和背带1的设置为装置的提拉、背负提供了方便。
24.如图3所示, 所述框架6的背面设有支撑板10,所述外壳3、框架6和支撑板10通过卡扣4固定在一起,所述支撑板10的设置能减轻放线工长时间背负过程中的不适感,为长时间背负创造了条件。所述框架6上设有插接式设计的腰带11,所述腰带11的设置可使携行装置紧贴后背,在翻山越岭的环境下减小了身体的负担。
25.对讲机和扫描器都是放线工随时携带的必备工具,为节省体力、防止丢失分别在两个背带1上设置了对讲机挂环8和扫描器挂环9,这样可以把对讲机和扫描器均固定在携行装置上,利于安全生产。
26.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做的举例,绝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在此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进行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节点式地震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3)和与所述外壳(3)固定的框架(6),所述框架(6)上固定设有贴带(7),所述贴带(7)将地震采集单元牢固的固定在框架(6)上,所述框架(6)的上部设有提手(2),框架(6)的后部固定设有背带(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点式地震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上设有u型拉链(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点式地震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6)的背面设有支撑板(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点式地震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6)上设有腰带(11),所述腰带(11)为插接式设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点式地震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1)的上分别设有对讲机挂环(8)和扫描器挂环(9)。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节点式地震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框架(6)和支撑板(10)通过卡扣(4)固定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点式地震采集单元的携行装置,它应用于地质勘探领域,其包括外壳和与所述外壳固定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固定设有贴带,所述贴带将地震采集单元牢固的固定在框架上,所述框架的上部设有提手,框架的后部固定设有背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携行安全,维护方便,运送效率高,在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施工中,为放线工携带节点采集单元提供了专用的携行装置,工作过程需要的生产工具均整合在该携行装置上,解放了放线工的双手,降低了安全生产的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地震勘探精密设备实行了有效的保护,保证了设备的完整性和完好性,加大了野外数据的采集质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崔欣 鲍晓龙 李铭良 高峰 陈禹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技术研发日:2021.03.11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