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新型防护面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7105发布日期:2021-12-08 19:21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医用新型防护面屏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新型防护面屏。


背景技术:

2.目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其主要传播方式都是飞沫或气溶胶传播,而目前我们的护目镜和面屏都是独立的,在工作时需先在头部戴上护目镜,再戴上防护面屏,造成在医护人员头部固定带多且繁杂,且双重固定带增加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在脱掉防护用具的环节,相应感染的风险也增加,而大多数医务人员均佩戴眼镜,这样会造成面部负担过重,长时间佩戴舒适性极差。而且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如简单清创、缝合,切开引流,穿刺置管、静脉取血等,因眼前有眼镜、护目镜、面屏,导致透光率差,视觉效果不佳;而医用头灯不仅价格高昂,而且佩戴繁琐,重量也大,无法消毒复用,经济性差。所以在护目镜上加光源就极大的方便了医务人员的操作,而且费用低廉。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带有轻量led光源护目镜的防护面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用新型防护面屏。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医用新型防护面屏,包括护目镜、与所述的护目镜连接的防护面屏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护目镜上的照明单元;所述的照明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的护目镜上的壳体、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的电池、以及与所述的电池电连接的led灯带;所述的壳体为透明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活动盖体;所述的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
6.所述的护目镜下端设置有从鼻托间隙向镜框两侧延伸的弧形连接板;所述的防护面屏的上端内侧连接在所述的弧形连接板上,所述的防护面屏两端通过可旋转螺钉连接在所述的护目镜的镜框两侧。
7.所述的护目镜与面部接触的边框上设置有柔性贴合部。
8.所述的护目镜两侧设置有可调松紧的固定带。
9.所述的防护面屏为中部向外凸起、两侧向内收的弧形结构,且靠近面部一侧设置有向外凸起的不压迫鼻部的腔隙。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护目镜上设置led灯带,使医护人员进行的操作治疗有更清晰的视野,从而让操作更安全便捷。通过在护目镜下端设置弧形连接板,使防护面屏上端内侧通过弧形连接板与护目镜组成整体,防护面屏两端通过对称的可转动螺钉连接在护目镜镜框两侧,解决了戴护目镜和防护面屏时需要佩戴有两个固定带的问题;在脱防护用具的环节,因为防护面屏和护目镜的整合,只需一个步骤即可完成;同时护目镜镜片外侧也没有了防护面屏,不存在面屏对医护人员视线产生干扰的问题。
12.作为优选,柔性贴合部材质可为聚氨酯,此平面结构的柔性贴合部可以进一步增
大护目镜镜框与医护人员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避免护目镜镜框对医护人员面部产生压痕、水泡等长时间佩戴产生的压力性损伤。同时,防护面屏与护目镜之间为无缝隙连接,可以起到整体防护作用,降低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13.图1

2为本实用新型医用新型防护面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医用新型防护面屏的电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图1

3示出一种医用新型防护面屏,包括护目镜1、与所述的护目镜连接的防护面屏2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护目镜上的照明单元;所述的照明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的护目镜上的壳体11、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的电池10、以及与所述的电池电连接的led灯带12;所述的壳体为透明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活动盖体13;打开关闭活动盖体可以更换电池;所述的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14。
17.所述的护目镜下端设置有从鼻托间隙向镜框两侧延伸的弧形连接板7;所述的防护面屏的上端内侧连接在所述的弧形连接板上,所述的防护面屏两端通过可旋转螺钉连接在所述的护目镜2的镜框两侧。所述的护目镜与面部接触的边框上设置有柔性贴合部8。减小压强,避免护目镜的镜框对医护人员面部产生压痕、水泡等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所述的护目镜两侧设置有可调松紧的固定带5。
18.所述的防护面屏为中部向外凸起、两侧向内收的弧形结构,且靠近面部一侧设置有向外凸起的不压迫鼻部的腔隙。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防护面屏2戴在头部,将护目镜1后的固定带5调至舒适的状态,使柔性贴合部8紧密的与佩戴者的面部皮肤接触,将固定带5固定在头部,由于每个佩戴者的头部大小不一样,调节固定带5使其紧密的固定在医护人员头部。防护面屏2为略向外凸的角度固定,目的是使固定面屏2与医护人员鼻子之间保持距离,其可进行角度微调。
20.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新型防护面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目镜、与所述的护目镜连接的防护面屏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护目镜上的照明单元;所述的照明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的护目镜上的壳体、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的电池、以及与所述的电池电连接的led灯带;所述的壳体为透明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活动盖体;所述的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新型防护面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目镜下端设置有从鼻托间隙向镜框两侧延伸的弧形连接板;所述的防护面屏的上端内侧连接在所述的弧形连接板上,所述的防护面屏两端通过可旋转螺钉连接在所述的护目镜的镜框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新型防护面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目镜与面部接触的边框上设置有柔性贴合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新型防护面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目镜两侧设置有可调松紧的固定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新型防护面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面屏为中部向外凸起、两侧向内收的弧形结构,且靠近面部一侧设置有向外凸起的不压迫鼻部的腔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新型防护面屏,包括护目镜、与所述的护目镜连接的防护面屏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护目镜上的照明单元;所述的照明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的护目镜上的壳体、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的电池、以及与所述的电池电连接的LED灯带;所述的壳体为透明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活动盖体;所述的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护目镜上设置LED灯带,使医护人员进行的操作治疗有更清晰的视野,从而让操作更安全便捷。从而让操作更安全便捷。从而让操作更安全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叶静 袁珑 夏盈 李志华 韩高杰 武俊平 梅早仙 韩骏锋 刘彦姣 谢丽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海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03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