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9299发布日期:2024-03-13 20:56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复合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一个人每日的推荐饮水量为至少1.5升。存在多种类型的瓶子可以方便这样的日常饮水。然而,这些瓶子通常非常大且笨重,难以存储或随身携带。此外,这些瓶子通常无法使人们清洁卫生的与他人分享饮用水,从而在分享时容易传递细菌和病毒。


技术实现思路

1、一种复合瓶包括:一个外部部分,包括:一个具有圆柱形几何形状的外壁;连接到外壁的外部顶端,包括:设置在外部顶端外部的第一螺纹;以及设置在外部顶端内侧的第二螺纹;以及连接到外壁的外底封闭端,以封闭与外部顶端相对的外壁的一端,并包括;设置在外底封闭端外侧的第三螺纹;一个内部部分,配置为嵌套在外部部分内,其中内部部分包括:一个内壁,具有比外部部分直径小的圆柱形几何形状,包括:设置在内壁外侧的第四螺纹,以与外部部分的外部上端内的第二螺纹接合;连接到内壁的内底封闭端,以封闭内壁的一端;以及连接到内壁的内部顶端,与内底封闭端相对,并包括:设置在内部顶端外侧的第五螺纹,以与设置在第一顶部内侧的第六螺纹接合;第一顶部被配置为闭合内部部分的内部上端,以在内部部分内形成一个内部空间,第一顶部包括一个第一开口,以允许进入内部部分内的内部空间;以及第二顶部,包括第二开口和第七螺纹,其中,第二顶部被配置为在存储位置,第七螺纹与外部部分的外部底端上的第三螺纹啮合;和在容纳位置,第七螺纹与外部部分外部顶端的第一螺纹啮合;第一盖子,被配置成与第一顶部耦合,以闭合第一顶部的第一开口;和第二盖子,配置为与第二顶部耦合,以闭合第二顶部的第二开口。

2、进一步的改进,第一开口具有比内部部分的内部顶端直径小的直径,以形成内部部分内的内部空间。

3、进一步的改进,第一盖子被配置为可螺纹式连接到第一顶部。

4、进一步的改进,第一顶部可与第二顶部互换使用。

5、进一步的改进,第一盖子可与第二盖子互换使用。

6、进一步的改进,内部部分的内壁直径小于外部部分的外壁直径。

7、进一步的改进,其中内部上端具有大于内部部分的内壁的直径和大约等于外部部分的外壁的直径。

8、进一步的改进,第四螺纹设置在内壁外侧,靠近内顶端。

9、一种复合瓶,包括:外部部分,包括:具有圆柱形几何形状的外壁;与外壁相连的外顶端;和与外壁相连的外底封闭端,以闭合与外部顶端相反的一端的外壁;内部部分,配置为嵌套在外部部分内,其中内部部分包括:具有较小直径的圆柱形几何形状的内壁,小于外部部分;与内壁耦合的内底封闭端,以关闭内壁的一端;以及与内壁耦合的内部顶端,以与内底封闭端相对;第一顶部被配置为闭合内部部分的内部上端以在内部部分内形成一个内部空间,第一顶部包括一个第一开口以允许进入内部部分内的内部空间;和一个包括第二开口的第二顶部,其中,第二顶部被配置为在存储位置与外部部分的外部底端接合;以及在容纳位置下与外部部分的顶部末端接合。

10、进一步的改进,第一顶部包括第一垂直段和第二垂直段,其中第一垂直段位于第一顶部的外侧,第二垂直段从第一垂直段向第一顶部的内侧倾斜。

11、进一步的改进,第一顶部包括一个在第一垂直段和第二垂直段之间延伸的倾斜段,其中第一垂直段和第二垂直段同轴。

12、进一步的改进,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盖子,被配置为与第一顶部对接以关闭第一顶部的开口,以及一个第二盖子,被配置为与第二顶部对接以关闭第二顶部的开口。

13、进一步的改进,第一盖子和第二盖子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沿着第一盖和第二盖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空间延伸的垂直段。

14、进一步的改进,内部垂直段包括第一内部垂直段和第二内部垂直段,用于接收第一顶部和第二顶部中至少一个的第二垂直段。

15、进一步的改进,内部顶端包括一个转换段,该转换段处于内壁的相对较小直径和外壁的相对较大直径之间。

16、进一步的改进,外壁和内壁之间由间隙隔开,以隔离内部部分的内容物。

17、进一步的改进,外底封闭端和内底封闭端之间由间隙隔开,以隔离内部部分的内容物。

18、进一步的改进,内部部分的容积介于0.637升至1.0升之间。

19、进一步的改进,内部部分的容积约为0.75升。

20、一种制备复合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造一个外部部件,包括:外壁;连接到外壁的外部顶端;连接到外壁的外底封闭端,以封闭与外部顶端相反的外壁端;制造一个内部部件以嵌套在外部部件内,其中内部部件包括:几何尺寸小于外部部件的内壁;连接到内壁的内底部封闭端,以封闭内壁端;连接到内壁的内部顶端,与内底封闭端相对;制造第一顶部,以至少部分地关闭内部部件的内部顶端,形成内部部件内的内部空间;以及制造第二顶部,包括第二开口,其中,第二顶部配置为:在存储位置与外部部件的底部端接合;在容纳位置与外部部件的顶部端接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瓶,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口具有比内部部分的内部顶端直径小的直径,以形成内部部分内的内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瓶,其特征在于,第一盖子被配置为可螺纹式连接到第一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瓶,其特征在于,第一顶部可与第二顶部互换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瓶,其特征在于,第一盖子可与第二盖子互换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瓶,其特征在于,内部部分的内壁直径小于外部部分的外壁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瓶,其特征在于,其中内部上端具有大于内部部分的内壁的直径和大约等于外部部分的外壁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瓶,其特征在于,第四螺纹设置在内壁外侧,靠近内顶端。

9.一种复合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瓶,其特征在于,第一顶部包括第一垂直段和第二垂直段,其中第一垂直段位于第一顶部的外侧,第二垂直段从第一垂直段向第一顶部的内侧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瓶,其特征在于,第一顶部包括一个在第一垂直段和第二垂直段之间延伸的倾斜段,其中第一垂直段和第二垂直段同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盖子,被配置为与第一顶部对接以关闭第一顶部的开口,以及一个第二盖子,被配置为与第二顶部对接以关闭第二顶部的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瓶,其特征在于,第一盖子和第二盖子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沿着第一盖和第二盖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空间延伸的垂直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瓶,其特征在于,内部垂直段包括第一内部垂直段和第二内部垂直段,用于接收第一顶部和第二顶部中至少一个的第二垂直段。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瓶,其特征在于,内部顶端包括一个转换段,该转换段处于内壁的相对较小直径和外壁的相对较大直径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瓶,其特征在于,外壁和内壁之间由间隙隔开,以隔离内部部分的内容物。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瓶,其特征在于,外底封闭端和内底封闭端之间由间隙隔开,以隔离内部部分的内容物。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瓶,其特征在于,内部部分的容积介于0.637升至1.0升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瓶,其特征在于,内部部分的容积约为0.75升。


技术总结
一种复合瓶,包括一个外部部分,一个内部部分,一个第一顶部,和一个第二顶部。外部部分包括一个外壁,一个与外壁相连的外部顶端,和一个与外壁相连的外底封闭端。内部部分嵌套在外部部分内,包括一个具有比外部部分小的几何形状的内壁,一个与内壁相连的内底封闭端,以及一个与内底封闭端相对的内壁相连的内部顶部。第一顶部关闭内部顶端,在内部部分内形成一个内部空间。第一顶部包括一个第一开口。第二顶部包括一个第二开口。第二顶部在存储位置与外部底端接合,在容纳位置与外部顶端接合。

技术研发人员:凯顿·奥利弗·史密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凯顿·奥利弗·史密斯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