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32287发布日期:2022-08-06 02:1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衣。


背景技术:

2.大衣是一种常见的外套,下摆长度至腰部及以下,大衣一般为长袖,前方可打开并可以钮扣、拉链、魔鬼毡或腰带束起,具保暖或美观功效。深秋、冬季和初春这三个时期,大衣是街上行人穿着的常见衣物之一。但是由于大衣一般都比较长,在穿着后如果蹲厕所,在下蹲或起身时,稍有不注意就容易使得大衣下摆着地,将大衣下摆弄脏,而如果大衣是羊绒大衣,弄脏后清理起来相比一般的化纤大衣要更加费时费力,尤其是女式长款大衣,再加上女士穿着的阔腿裤,很容易让女士手忙脚乱,顾得了大衣顾不了阔腿裤,顾得来阔腿裤顾不了大衣,据不完全统计,相当多的女士在穿着长款羊绒大衣后,在上厕所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会碰到大衣下摆着地的情况,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亟需设计出一种下蹲时不会弄脏下摆的大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人们穿着大衣下蹲时不会弄脏下摆的大衣。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衣,包括衣身,以及分别连接在衣身上的衣袖和下摆;衣身的内侧设有一对拉绳组件,拉绳组件的一端与下摆相连接,且拉绳组件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设置于两个衣袖内并分别与两个衣袖的袖口相连接。
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衣身内侧设一对两端分别与下摆和袖口处相连接的拉绳组件,使用时,通过拉动拉绳组件位于袖口的一端,可带动下摆向内且向上翻卷,从而可有效解决在穿着大衣下蹲时,由于大衣过长容易使得下摆着地,将下摆弄脏的问题。
6.作为改进,两个袖口处均设有第一穿绳孔,一对拉绳组件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穿设于第一穿绳孔并延伸设置于袖口的外侧。采用上述结构后,便于在袖口处拉动拉绳组件的另一端,使用时比较方便。
7.作为改进,拉绳组件另一端上连接有拉环,且在下摆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时,拉环与第一穿绳孔的外侧相抵。拉环的设置不仅更便于拉动拉绳组件的另一端,而且还可以防止拉绳组件的另一端从第一穿绳孔中滑脱。
8.作为改进,大衣还包括两个肩部,两个肩部的内侧均设有第二穿绳孔,拉绳组件穿设于第二穿绳孔。采用上述结构后,在由下摆、肩部以及袖口所围设形成的三角形传导结构中,位于肩部的第二穿绳孔恰好处于三角形两条边的连接处,不仅可以对拉绳组件具有定位作用,同时可改变拉绳组件的运动方向。
9.作为改进,衣袖的外侧沿衣袖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固定扣,拉环可与固定扣扣接。采用上述结构后,当下摆上卷一定高度后需要固定时,通过拉环与固定扣的扣
接配合便可实现。
10.作为改进,一对拉绳组件均包括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第一拉绳是一端与下摆相连接的多根第一拉绳,且多根第一拉绳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拉绳相连接;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设第二穿绳孔和第一穿绳孔后并与拉环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第二拉绳通过多根第一拉绳与下摆连接,可使下摆获得更多地受力点,通过拉动第二拉绳时,可使更大面积的下摆向上卷起。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3.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14.附图标记说明:
15.1、衣身;2、衣袖;21、袖口;3、下摆;4、拉绳组件;41、第一拉绳;42、第二拉绳;51、第一穿绳孔;52、第二穿绳孔;6、拉环;7、肩部;8、固定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该大衣,包括衣身1,以及分别连接在衣身1上的衣袖2和下摆3;衣身1的内侧设有一对拉绳组件4,拉绳组件4的一端与下摆3相连接,且拉绳组件4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设置于两个衣袖2内并分别与两个衣袖2的袖口21相连接。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衣身1内侧设一对两端分别与下摆3和袖口21处相连接的拉绳组件4,使用时,通过拉动拉绳组件4位于袖口21的一端,可带动下摆3向内且向上翻卷,从而可有效解决在穿着大衣下蹲时,由于大衣过长容易使得下摆3着地,将下摆3弄脏的问题。
19.如图1和图3所示,两个袖口21处均设有第一穿绳孔51,一对拉绳组件4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穿设于第一穿绳孔51并延伸设置于袖口21的外侧。采用上述结构后,便于在袖口21处拉动拉绳组件4的另一端,使用时比较方便。
20.如图1和图3所示,拉绳组件4另一端上连接有拉环6,且在下摆3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时,拉环6与第一穿绳孔51的外侧相抵。拉环6的设置不仅更便于拉动拉绳组件4的另一端,而且还可以防止拉绳组件4的另一端从第一穿绳孔51中滑脱。
21.如图1和图2所示,大衣还包括两个肩部7,两个肩部7的内侧均设有第二穿绳孔52,拉绳组件4穿设于第二穿绳孔52。采用上述结构后,在由下摆3、肩部7以及袖口21所围设形成的三角形传导结构中,位于肩部7的第二穿绳孔52恰好处于三角形两条边的连接处,不仅可以对拉绳组件4具有定位作用,同时可改变拉绳组件4的运动方向。
22.如图1和图3所示,衣袖2的外侧沿衣袖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固定扣8,拉环6可与固定扣8扣接。采用上述结构后,当下摆3上卷一定高度后需要固定时,通过拉环6与固定扣8的扣接配合便可实现。
23.如图1至图3所示,一对拉绳组件4均包括第一拉绳41和第二拉绳42;第一拉绳41是
一端与下摆3相连接的多根第一拉绳41,且多根第一拉绳41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拉绳42相连接;第二拉绳42的另一端依次穿设第二穿绳孔52和第一穿绳孔51后并与拉环6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第二拉绳42通过多根第一拉绳41与下摆3连接,可使下摆3获得更多地受力点,通过拉动第二拉绳42,可使更大面积的下摆3向上卷起。
24.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衣,包括衣身(1),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衣身(1)上的衣袖(2)和下摆(3);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1)的内侧设有一对拉绳组件(4),所述拉绳组件(4)的一端与所述下摆(3)相连接,且所述拉绳组件(4)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设置于两个所述衣袖(2)内并分别与两个所述衣袖(2)的袖口(2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衣,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袖口(21)处均设有第一穿绳孔(51),一对所述的拉绳组件(4)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穿设于所述第一穿绳孔(51)并延伸设置于所述袖口(21)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组件(4)另一端上连接有拉环(6),且在所述下摆(3)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时,所述拉环(6)与所述第一穿绳孔(51)的外侧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衣还包括两个肩部(7),两个所述肩部(7)的内侧均设有第二穿绳孔(52),所述拉绳组件(4)穿设于所述第二穿绳孔(5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2)的外侧沿所述衣袖(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固定扣(8),所述的拉环(6)可与所述固定扣(8)扣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衣,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拉绳组件(4)均包括第一拉绳(41)和第二拉绳(42);所述第一拉绳(41)是一端与所述下摆(3)相连接的多根第一拉绳(41),且多根所述第一拉绳(4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拉绳(42)相连接;所述第二拉绳(42)的另一端依次穿设所述第二穿绳孔(52)和所述第一穿绳孔(51)后并与所述拉环(6)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衣,包括衣身,以及分别连接在衣身上的衣袖和下摆;衣身的内侧设有一对拉绳组件,拉绳组件的一端与下摆相连接,且拉绳组件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设置于两个衣袖内并分别与两个衣袖的袖口相连接。人们穿着该大衣下蹲时,不会弄脏大衣下摆。不会弄脏大衣下摆。不会弄脏大衣下摆。


技术研发人员:盛静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1
技术公布日:2022/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