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骑行裤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
背景技术:2.骑行运动装备已经被当作如今高科技的运动装备之一,被越来越多的运动人员以及骑行爱好者们所青睐,骑行运动裤在维持人体的运动机能、减少骑行运动带来的损伤、提高骑行者的运动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骑行裤在裆部缝制有骑行裤垫,能够保护人体臀部和大腿内侧,以免在骑行时人体臀部和大腿内侧与自行车坐垫之间不断摩擦造成擦伤。
3.传统的运动骑行裤垫通常是平面结构,是依靠自身的弹性形变与人体的裆部结构相贴合,在平面的四个方向皆有拉伸应力,使得骑行者在骑行时明显具有异物感,此种平面结构的骑行裤垫在生产过程,制作模具工艺简单。
4.如何开发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自身无需要弹性形变就能够与骑行者裆部结构相贴合,使得骑行者在骑行时无明显异物感,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所述骑行裤垫整体呈马鞍状,沿前后方向呈下凹的弯曲状,沿左右方向呈上凸的弯曲状。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骑行裤垫包括裤垫本体,所述裤垫本体包括位于前部的前裆部、位于中间位置的会阴部和位于后部的后臀部;所述裤垫本体包括相复合的表层面料、海绵层和单向透湿层;组成所述表层面料的纱线表面附着有吸湿排汗助剂。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单向透湿层为单向透湿薄膜。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裤垫本体10上还设置有凸起部4。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所述凸起部4位置处,海绵层6和单向导湿层7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硅胶垫8,所述硅胶垫8上设置有透气孔。
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凸起部4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从会阴部2延伸至后臀部3。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是在人体解剖学结构基础进行研发,自身无需要弹性形变来贴合人体,前后左右皆呈弯曲状,构成马鞍状的结构,热塑型后的产品在各个方向的应力减少80%左右,缝纫在骑行裤上穿着后无明显异物感。该骑行裤垫周长只比传统骑行裤垫的周长增加20%左右,整体舒
适性提升明显。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骑行裤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侧视图;
16.图3是图1的后视图;
17.图4是实施例一所涉及骑行裤垫平面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实施例一所涉及的骑行裤垫吸湿排汗示意图;
19.图6是实施例二所涉及的骑行裤垫平面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实施例二中凸起部4的剖面示意图。
21.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0-裤垫本体;1-前裆部;2-会阴部;3-后臀部;4-凸起部;5-表层面料;6-海绵层;7-单向透湿层;8-硅胶垫;9-汗液;11-第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一
24.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所述骑行裤垫整体呈马鞍状,沿前后方向呈下凹的弯曲状,沿左右方向呈上凸的弯曲状。
25.传统平面状的骑行裤垫在与骑行裤缝合后,在骑行时是通过自身弹性形变与人体裆部相贴合,具有明显的异物感。为了使得骑行裤垫在使用时无需要自身的弹性形变即可与人体裆部相贴合,前后左右轴向皆有弯曲,构成马鞍状的结构,使其在使用时与人体裆部相贴合,减少各个方向的应力,穿着后无明显的异物感。
26.包括裤垫本体10;所述裤垫本体10包括位于前部的前裆部1、位于中间位置的会阴部2和位于后部的后臀部3;所述裤垫本体10包括相复合的表层面料5、海绵层6和单向透湿层7;组成所述表层面料5的纱线表面附着有吸湿排汗助剂。
27.骑行裤垫中吸湿排汗的过程见图2,其中箭头的方向指示了汗液渗透的方向。在长途的骑行运动中,人体会大量排出汗液,必须增大骑行裤垫的水分饱和上限。所设置有表层面料5,在表成附着有吸湿排汗助剂后,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功能,可以将人体皮肤所排出的汗液吸收并导入至与之相接触的海绵层6,海绵层6由于其内部具有大量的空隙,可以吸入汗液。在骑行过程中,骑行者会对整个骑行裤垫进行挤压,则海绵层6亦会得到挤压,其在挤压和释放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呼吸效应可以将表层面料5中的水分吸入海绵层。并且亦会将汗液通过另一侧的单向透湿层7向外排出,并且由于单向透湿层7具有单向透湿的功能,则由单向透湿层7排出的汗液不会被海绵层6的呼吸效应中吸入海绵层6中进入下一个循环,而是不断的被排出骑行裤垫。并且由单向透湿层7所排出的汗液,会传导至骑行裤的外层面料,随着身体外部的气流离开人体,从而实现吸湿排汗的功能。
28.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透湿层7为单向透湿薄膜。
29.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裤垫本体10上还设置有凸起部4。凸起部4的形状是根据人体结构进行设计,可以很好的起到缓解压力的效果,起到对人体保护的效果。
30.实施例二
31.结合图6和图7,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所述凸起部4位置处,海绵层6和单向导湿层7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硅胶垫8,所述硅胶垫8上设置有透气孔。硅胶层垫8是由分布有透气孔的硅胶制成,硅胶垫8能提高骑行裤垫的整体减震效果,为节约材料,降低生生产成本,所述硅胶垫只设在凸起部4在后臀部3位置处,与骑行者的臀部相对应设置。
32.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4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从会阴部2延伸至后臀部3。第一凹槽11的设置可以增加骑行裤垫的柔软度,并且第一凹槽11的设置使得凸起部4与人体皮肤不会在面积连续接触,从而避免了其贴伏在人体皮肤上。
33.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骑行裤垫整体呈马鞍状,沿前后方向呈下凹的弯曲状,沿左右方向呈上凸的弯曲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骑行裤垫包括裤垫本体(10),所述裤垫本体(10)包括位于前部的前裆部(1)、位于中间位置的会阴部(2)和位于后部的后臀部(3);所述裤垫本体(10)包括相复合的表层面料(5)、海绵层(6)和单向透湿层(7);组成所述表层面料(5)的纱线表面附着有吸湿排汗助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透湿层(7)为单向透湿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裤垫本体(10)上还设置有凸起部(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起部(4)位置处,海绵层(6)和单向透湿层(7)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硅胶垫(8),所述硅胶垫(8)上设置有透气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4)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从会阴部(2)延伸至后臀部(3)。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四向立体结构的骑行裤垫,所述骑行裤垫整体呈马鞍状,沿前后方向呈下凹的弯曲状,沿左右方向呈上凸的弯曲状。是在人体解剖学结构基础进行研发,自身无需要弹性形变来贴合人体,前后左右皆呈弯曲状,构成马鞍状的结构,热塑型后的产品在各个方向的应力减少80%左右,缝纫在骑行裤上穿着后无明显异物感。该骑行裤垫周长只比传统骑行裤垫的周长增加20%左右,整体舒适性提升明显。显。显。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龙 郝宇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威隆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