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排汗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4600发布日期:2022-09-27 19:4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排汗鞋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垫,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排汗鞋垫。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鞋垫不具有抗菌功能,既无法解决使用后,因穿着后鞋垫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的异味,也无法解决鞋垫因细菌滋生造成细菌传播,容易给人体带来疾病。
3.即使采用常规吸排纤维纱线解决了吸湿快干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吸排纤维沟槽中滋生的细菌在湿润环境下更易生长。
4.如何实现现有鞋垫的抗菌排汗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抗菌排汗鞋垫,通过织物密度逐级增大的3层结构实现将鞋垫上的积汗转移,并通过康纶纤维的特性与氧化银涂层的配合实现鞋垫的抑菌。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排汗鞋垫,所述抗菌排汗鞋垫包括织物密度逐级增大的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
8.所述第三面料层上设有氧化银涂层,所述氧化银涂层上设有碳化硅涂层。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面料层上足弓两端位置均设有硅胶防滑区域。
10.进一步地,所述硅胶防滑区域上设有多个硅胶凸点。
11.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凸点的直径为2~8mm。
12.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银涂层的厚度为0.1~0.6mm。
13.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银涂层胶黏于所述第三面料层上,氧化银涂层设于2块硅胶防滑区域之间。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料层为康纶纤维与竹纤维混纺面料。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面料层为康纶纤维面料。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面料层为丙纶纤维面料。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面料层上的脚趾区域胶黏设有0.1~0.6mm的氧化锌涂层。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9.1)通过织物密度逐级增大的3层结构实现将鞋垫上的积汗转移,并通过康纶纤维的特性与氧化银涂层的配合实现鞋垫的抑菌。
20.2)本技术方案中定向地将积汗转移至氧化银涂层所在的第三面料层,在保证使用者脚底面与第一面料层干爽的同时,避免了第三面料层的微生物繁殖,可以有效地抑菌防臭。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方案中抗菌排汗鞋垫的三层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方案中抗菌排汗鞋垫第三面料层上的结构设置示意图。
23.图中:1、第一面料层,2、第二面料层,3、第三面料层,4、氧化锌涂层,5、硅胶防滑区域,6、氧化银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制备手段、材料、结构或组成配比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25.本实用新型中的抗菌排汗鞋垫包括织物密度逐级增大的第一面料层1、第二面料层2和第三面料层3,所述第三面料层3上设有氧化银涂层6,所述氧化银涂层6上设有碳化硅涂层。
26.第一面料层1为康纶纤维与竹纤维混纺面料。第二面料层2为康纶纤维面料。第三面料层3为丙纶纤维面料。第三面料层3上的脚趾区域胶黏设有0.1~0.6mm的氧化锌涂层4。氧化锌涂层4以较低的价格优势,同样取得较好的抑菌效果,可以与氧化银涂层6辅助实现第三面料层3的抑菌效果。第三面料层3上氧化银涂层6、氧化锌涂层4的面积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成本控制进行调整。
27.第三面料层3上足弓两端位置均设有硅胶防滑区域5。硅胶防滑区域5上设有多个硅胶凸点,硅胶凸点的直径为2~8mm。足弓两端位置的硅胶防滑区域5能够有效地增加鞋垫底部的摩擦力。
28.通过设置织物密度逐级增大的3层结构,织物密度每级之间可构成5%~30%的递增,使得3层结构比表面积不同,起到单向导湿作用,其中采用的康纶纤维,具有卓越的导湿性和抗菌性,加快水分从一面导向另一面的单向导湿作用,同时抑制细菌滋生。
29.氧化银涂层6的厚度为0.1~0.6mm,氧化银涂层6胶黏于所述第三面料层3上,氧化银涂层6设于2块硅胶防滑区域5之间。本技术方案中定向地将积汗转移至氧化银涂层所在的第三面料层3,在保证使用者脚底面与第一面料层1干爽的同时,避免了第三面料层3的微生物繁殖,可以有效地抑菌防臭。
30.具体地,其中康纶纤维既改进了沟槽状纤维截面的三维立体形状,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吸湿速干效果,又在纤维内部加入了银基抗菌物质,能迅速杀死引起汗臭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其他有害病菌,如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等。同时,由于其杀菌功能具有非溶出性特点,不会伤害有益菌、不会刺激感染皮肤,时刻保持肌肤的凉爽、清洁。
31.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排汗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排汗鞋垫包括织物密度逐级增大的第一面料层(1)、第二面料层(2)和第三面料层(3);所述第三面料层(3)上设有氧化银涂层(6),所述氧化银涂层(6)上设有碳化硅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排汗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料层(3)上足弓两端位置均设有硅胶防滑区域(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排汗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防滑区域(5)上设有多个硅胶凸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排汗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凸点的直径为2~8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排汗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银涂层(6)的厚度为0.1~0.6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排汗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银涂层(6)胶黏于所述第三面料层(3)上,氧化银涂层(6)设于2块硅胶防滑区域(5)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排汗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料层(2)为康纶纤维面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排汗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料层(3)为丙纶纤维面料。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排汗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料层(3)上的脚趾区域胶黏设有0.1~0.6mm的氧化锌涂层(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菌排汗鞋垫,所述抗菌排汗鞋垫包括织物密度逐级增大的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所述第三面料层上设有氧化银涂层,所述氧化银涂层上设有碳化硅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织物密度逐级增大的3层结构实现将鞋垫上的积汗转移,并通过康纶纤维的特性与氧化银涂层的配合实现鞋垫的抑菌;定向地将积汗转移至氧化银涂层所在的第三面料层,在保证使用者脚底面与第一面料层干爽的同时,避免了第三面料层的微生物繁殖,可以有效地抑菌防臭。可以有效地抑菌防臭。可以有效地抑菌防臭。


技术研发人员:赵丹青 张复全 杨慧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兴诺康纶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4
技术公布日:2022/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