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0967发布日期:2022-11-23 01:3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用品的技术改进,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2.安全帽是防物体打击和坠落时头部损伤的头部防护装置,一般由加强型塑料制成,主要应用于工程、矿场等场所;安全帽的作用机理为:当有重物对安全帽造成冲击时;利用安全帽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结构破坏将大部分冲击能量吸收,使佩戴者头部的冲击力降低至安全范围,从而起到保护作业人员头部的作用。
3.但施工现场,佩戴安全帽后会有部分施工人员感觉到头部不适;此外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所以会出现选择不佩戴安全帽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安全帽的佩戴检测。
4.目前现有技术也有一些解决方案,例cn201720288527.8公开了一种安全帽系统,包括安全帽本体,包括外壳、内帽,其中内帽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内帽和外壳之间具有空腔,外壳的前部设置有帽檐,帽檐的上部设置有照明灯,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无线通话装置,外壳的后侧设置有多个导音孔;护目罩能够拆卸地设置在安全帽本体的前端;检测装置设置在空腔内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件,控制器和报警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检测器件相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相连接。
5.再如专利cn201921019807.4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帽及安全帽检测装置,述帽壳上设置有主控制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在所述头托的下端边缘埋设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被所述网状隔层所覆盖;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器之间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之间控制连接。
6.但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于安全帽的技术改进基本都是在安全帽上简单的配置压力传感器,但如有手持安全帽等情况,很难准确判定安全帽是否正处于佩戴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可以准确判断是否处于头戴状态,进而便于进行安全提醒。
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内衬,所述内衬的内表面上设有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与内衬的内壁贴合,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包括柔性压力传感器和薄膜层,所述薄膜层位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正反两面,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位于内衬的额头部位。
9.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的宽度不超过15毫米,其中柔性压力传感器不超过10毫米,每个薄膜层不超过2.5毫米。
10.作为优选,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的触点间距为7.62毫米。
11.作为优选,柔性压力传感的触点1接地,柔性压力传感的触点2通过电阻r1接外部电压,触点2还通过运算放大器接外部输出信号电路。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安全帽,通过在
内衬上设计有柔性压力传感器,结合人体对安全帽的佩戴部位的设计,从而实现对安全帽是否正在佩戴中进行准确判断,并且通过尺寸设计使得可以稳定的与人的额头部位以及内衬之间贴合,不影响安全帽的正常佩戴,还可以实现对现有的安全帽结构进行改装升级,同时可以与目前施工现场的物联网管理系统进行联网,对未佩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提醒和人员记录,设计的部位不易出现因为误触而误判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安全帽是否处于佩戴中的识别精准度;同上采用柔性压力传感器配合薄膜层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安全帽受到冲击时,传感器等器件对头部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含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触摸按键的原理示意图。
18.图中:1、内衬;2、安全帽;3、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1、柔性压力传感器;32、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内衬1,内衬1可由加强型塑料制成,在内衬1的内表面上贴敷有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包括柔性压力传感器31和薄膜层32,所述薄膜层32位于柔性压力传感器31的正反两面,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位于内衬1的额头部位;在佩戴安全帽时,人的额头部位会因为对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的挤压,而使得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输出感应信号,进而使得准确判断现场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而简单的手持安全帽等操作对柔性压力传感器31的挤压方式,一方面对于额头部位的手持比较困难,再者也比较难以触发柔性压力传感器31的感应信号。
21.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的宽度不超过15毫米,其中柔性压力传感器31不超过10毫米,每个薄膜层32不超过2.5毫米;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的触点间距为7.62毫米;这样的设计可以便于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与内衬1的贴敷,且不会造成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从内衬1的边缘露出。
22.所述柔性压力传感的触点1接地,触点2通过电阻r1接外部电压,所述触点2还通过运算放大器接外部输出信号电路;其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
23.内衬1的下颌带上设有检测是否系紧的检测模块,其工作原理类似于触摸按键的触发方式。任何两个导电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感应电容,在主控pcb中设有焊盘,焊盘与编制在下颌带上的金属丝构成一个导体,与大地之间存在感应电容;当下颌带与下颌接触时,人体与大地构成的感应电容并联pcb上焊盘与大地构成的感应电容,会使总的电容值增加,
内含电容式触摸按键芯片的检测模块检测到电容值改变后,输出开关信号。
24.本方案可以通过金属导线设计在下颌带中,并将金属导线外接检测传感器模块,通过下颌带上的金属导线与人体之间贴合,进而对检测传感器模块触发导通信号,也可以直接在下颌带上设置压力传感器模块,从而可以判断帽带是否正确勒在人的下颌上。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1),所述内衬(1)的内表面上设有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与内衬(1)的内壁贴合,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包括柔性压力传感器(31)和薄膜层(32),所述薄膜层(32)位于柔性压力传感器(31)的正反两面,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位于内衬(1)的额头部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的宽度不超过15毫米,其中柔性压力传感器(31)不超过10毫米,每个薄膜层(32)不超过2.5毫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的触点间距为7.62毫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柔性压力传感的触点1接地,柔性压力传感的触点2通过电阻r1接外部电压,触点2还通过运算放大器接外部输出信号电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用品的技术改进,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安全帽;可以准确判断是否处于头戴状态,进而便于进行安全提醒;包括内衬(1),所述内衬(1)的内表面上设有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与内衬(1)的内壁贴合,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包括柔性压力传感器(31)和薄膜层(32),所述薄膜层(32)位于柔性压力传感器(31)的正反两面,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模组(3)位于内衬(1)的额头部位;通过在内衬上设计有柔性压力传感器,结合人体对安全帽的佩戴部位的设计,从而实现对安全帽是否正在佩戴中进行准确判断,并且通过尺寸设计使得可以稳定的与人的额头部位以及内衬之间贴合。内衬之间贴合。内衬之间贴合。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 王树磊 傅利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盛本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2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