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1213发布日期:2023-03-01 01:0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


背景技术:

2.口罩对于阻挡飞沫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阻断病毒的传播。伴随着新冠疫情的发生,人们早已认识到了口罩的重要性,口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
3.在医院,部分病人需要间断供氧或是长期供氧,可是医院却是人多且混杂的场所,不能保证每个病人都有隔离的空间,所以病人同样需要佩戴口罩。当下,针对这一需求,我司开发出一款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挂绳,所述口罩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用于过滤空气;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过滤体和第一扣盖;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上;所述第一扣盖覆盖住所述第一过滤体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扣盖上设置有连通板面两侧的管接头,所述第一支撑件将所述第一过滤体露出。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体为熔喷布。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扣盖可拆卸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口罩本体还包括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二支撑件、第二过滤体和第二扣盖;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上,所述第二扣盖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将所述第二过滤体的夹紧固定,所述第二扣盖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将所述第二过滤体露出。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体为熔喷布。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扣盖可拆卸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口罩本体为塑料材质。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用于隔离鼻子和口部的密封胶条。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密封胶条的上侧和下侧。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病人使用时,可以在佩戴口罩的情况下,直接将氧气管与管接头连接,实现吸氧,口罩可以长时间佩戴而不需要摘下,满足对防疫需要。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1;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2。
18.附图标记:1、口罩本体;2、挂绳;3、第一过滤组件;31、第一扣盖;32、第一过滤体;33、第一支撑件;4、第二过滤组件;41、第二扣盖;42、第二过滤体;43、第二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挂绳2。口罩本体1为塑料材质,挂绳2优选有可挂在耳后的弹力绳。
21.在口罩本体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用于隔离鼻子和口部的密封胶条。口罩本体1佩戴后,密封胶条位于鼻子与口部之间,并且贴合在面部上,从而形成两个独立的呼吸空间。
22.在口罩本体1上设置一个第一过滤组件3和两个第二过滤组件4。第一过滤组件3和第二过滤组件4均用于过滤空气。第一过滤组件3位于密封条的上方,两个第二过滤组件4分别位于密封条的上侧和下侧。
23.第一过滤组件3包括第一扣盖31、第一过滤体32和第一支撑件33;第二过滤组件4包括第二扣盖41、第二过滤体42和第二支撑件43。实际上,第一支撑件33和第二支撑件43是相同结构的零件,第一过滤体32和第二过滤体42也均为相同大小的熔喷布,区别仅在于第一扣盖31和第二扣盖41。
24.第一支撑件33为方形的窗框式结构,也就是说其中部是空的。第一支撑件33与口罩本体1焊接相连。而第一扣盖31则是方形的板状结构。如图2结构所示,第一支撑件33与第一扣盖31以卡扣的方式可拆卸连接,二者连接时,第一扣盖31将第一过滤体32覆盖住,第一支撑件33将第一过滤体32露出。在第一扣盖31上设置有连通板面两侧的管接头。管接头用于连接氧气管。
25.如图3所示,第二扣盖41则同样为方形的窗框式结构,并且同样是以卡扣的方式与第二支撑件43可拆卸连接。相比于第一扣盖31,第二扣盖41与第二支撑件43连接时是将第二过滤体42的边缘夹紧,二者均将第二过滤体42露出。
26.依托于第一过滤体32和第二过滤体42,本实用新型同样能够起到隔绝飞沫,阻断病毒传播的作用。由于同外界交换气流的面积被限制,所以相比于完全由熔喷布制成的口罩的阻断效果更好。
27.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更在于:病人使用时,可以在佩戴口罩的情况下,直接将氧气管与管接头连接,实现吸氧,口罩可以长时间佩戴而不需要摘下,满足对防疫需要。相比于第一过滤组件3,第二过滤组件4的主要作用在于不吸氧时的日常使用。
28.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
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32.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挂绳(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3);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用于过滤空气;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件(33)、第一过滤体(32)和第一扣盖(31);所述第一支撑件(33)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上;所述第一扣盖(31)覆盖住所述第一过滤体(32)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3),所述第一扣盖(31)上设置有连通板面两侧的管接头,所述第一支撑件(33)将所述第一过滤体(32)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3)和所述第一扣盖(31)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上还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4),所述第二过滤组件(4)包括第二支撑件(43)、第二过滤体(42)和第二扣盖(41);所述第二支撑件(43)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1)上,所述第二扣盖(4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43)将所述第二过滤体(42)的夹紧固定,所述第二扣盖(4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43)均将所述第二过滤体(42)露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43)和所述第二扣盖(41)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为塑料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用于隔离鼻子和口部的密封胶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4)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密封胶条的上侧和下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连接氧气管的口罩,涉及口罩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防疫需要,提出一种便于病人吸氧的口罩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口罩本体和挂绳,所述口罩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用于过滤空气;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过滤体和第一扣盖;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上;所述第一扣盖覆盖住所述第一过滤体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扣盖上设置有连通板面两侧的管接头,所述第一支撑件将所述第一过滤体露出。述第一支撑件将所述第一过滤体露出。述第一支撑件将所述第一过滤体露出。


技术研发人员:赵博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巴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3/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