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支撑性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2863发布日期:2023-02-21 18:5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支撑性鞋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支撑性鞋底。


背景技术:

2.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鞋底是鞋子的重要部件。人在走路时脚部对地面有作用力,地面对脚部又会产生反作用力,使脚步产生酸痛等不舒适感。现有技术中的普通鞋底在对其设置减震时一般增加减震装置如弹簧,但这会使其增加重量无法体现作为跑鞋的轻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支撑性鞋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5.一种高支撑性鞋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位于脚足弓处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前后两端固定有沿本体宽度方向的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之间架设有弯曲的碳板,所述碳板呈拱形,其最高点抵住内腔的顶面。
6.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前脚掌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包括接触脚面的顶层、中间层以及接触地面的底层,所述顶层、中间层以及底层的密度逐渐增大。
7.进一步的,所述底层的表面均匀分布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之间形成排水槽。
8.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后跟位置设置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连接耐磨块,所述耐磨块表面设置有若干波浪形防滑纹。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块包括由多个充气球体连接成一体的里层以及包覆里层的外层。
10.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球体由聚氨酯弹性体制成,且其直径为5-10mm,厚度为0.5-1mm。
11.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块的密度与防护垫的底层密度相同。
12.进一步的,所述碳板的厚度为2-5mm。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其在脚足弓处设置有拱形的碳板,该碳板较薄,但具有良好的弹性,当鞋底前脚掌和后脚跟同时受力时,则会使脚足弓处的碳板受到挤压,而产生回复力,从而带动该鞋底整体紧贴于脚底,实现该鞋底轻便的功能,此外脚后跟的充气球体用于对脚后跟的减震代替了弹簧减轻了重量,适合于作为长跑运动鞋的鞋底。
附图说明
15.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鞋底的仰视图。
17.图中:
18.本体-1,内腔-2,橡胶条-3,碳板-4,防护垫-5,顶层-51,中间层-52,底层-53,环形凸起-7,弹性块-8,里层-81,外层-82,耐磨块-9,防滑纹-10。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说明书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20.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支撑性鞋底,包括本体1,本体1的上表面位于脚足弓处设置有内腔2,内腔2的前后两端固定有沿本体1宽度方向的橡胶条3,橡胶条3之间架设有弯曲的碳板4,碳板4呈拱形,其最高点抵住内腔2的顶面,碳板4的厚度为2-5mm,其厚度薄,且具有良好的弹性,当鞋底前脚掌和后脚跟同时受力时,则会使脚足弓处的碳板4受到挤压,而产生回复力,当脚抬起时,被挤压的碳板4在恢复原样时会带动该鞋底整体紧贴于脚底,此时碳板4的回复力能够抵消该鞋底的重力,从而减轻该运动鞋对脚的受力,如同无穿鞋一样的轻便。
21.进一步的,本体1的前脚掌设置有防护垫5,防护垫5包括接触脚面的顶层51、中间层52以及接触地面的底层53,该防护垫5采用不同密度的eva材质制成,顶层51、中间层52以及底层53的密度逐渐增大,前脚掌的防护垫5能够起到对前脚掌肉垫部位的缓冲作用,其顶层51接触脚底,密度小,比较软,而底层53的密度相对较大,耐磨,密度逐渐变大能够前脚掌的缓冲实现逐渐的过度,如果防护垫5均为比较软的低密度或者较硬的高密度均会使脚底在长跑时收到损伤。
22.进一步的,底层53的表面均匀分布有环形凸起7,环形凸起7之间形成排水槽,环形凸起7起到防滑作用,其中心的凹槽能够在鞋底挤压地面时形成一定的负压而实现吸附作用,进而能够增大防滑。
23.进一步的,本体1的后跟位置设置有弹性块8,弹性块8连接耐磨块9,耐磨块9表面设置有若干波浪形防滑纹10,耐磨块9的密度与防护垫5的底层53密度相同,耐磨块9由tpu制成,由于脚后跟为受力最大的部位,耐磨块9的设置可提高该鞋底的使用寿命。
24.进一步的,弹性块8包括由多个充气球体连接成一体的里层81以及包覆里层81的外层82,充气球体由聚氨酯弹性体制成,且其直径为5-10mm,厚度为0.5-1mm,充气球体质量轻,受挤压时能够提供良好的回弹力,起到缓冲作用,且代替了常规的弹簧减轻了该鞋底的重量,使其轻便兼具高支撑作用。
25.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支撑性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位于脚足弓处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前后两端固定有沿本体宽度方向的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之间架设有弯曲的碳板,所述碳板呈拱形,其最高点抵住内腔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支撑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前脚掌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包括接触脚面的顶层、中间层以及接触地面的底层,所述顶层、中间层以及底层的密度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支撑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的表面均匀分布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之间形成排水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支撑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后跟位置设置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连接耐磨块,所述耐磨块表面设置有若干波浪形防滑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支撑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包括由多个充气球体连接成一体的里层以及包覆里层的外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支撑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球体由聚氨酯弹性体制成,且其直径为5-10mm,厚度为0.5-1m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支撑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的密度与防护垫的底层密度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支撑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板的厚度为2-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支撑性鞋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位于脚足弓处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前后两端固定有沿本体宽度方向的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之间架设有弯曲的碳板,所述碳板呈拱形,其最高点抵住内腔的顶面,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其在脚足弓处设置有拱形的碳板,该碳板较薄,但具有良好的弹性,当鞋底前脚掌和后脚跟同时受力时,则会使脚足弓处的碳板受到挤压,而产生回复力,从而带动该鞋底整体紧贴于脚底,实现该鞋底轻便的功能,此外脚后跟的充气球体用于对脚后跟的减震代替了弹簧减轻了重量,适合于作为长跑运动鞋的鞋底。适合于作为长跑运动鞋的鞋底。适合于作为长跑运动鞋的鞋底。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照 何芳 黄茂盛 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5
技术公布日:2023/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