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和应用其的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5002发布日期:2023-05-24 07:4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和应用其的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吹风,特别涉及一种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和应用其的电吹风。


背景技术:

1、电吹风通过高速转动的风机产生高速气流对人体或物体表面进行风干。特别是对人体进行吹风时,风机的出风端所产生的噪音,会通过电吹风的出风口直接往人体方向传递出来。人体感受到的噪声分贝十分大,影响用户在使用电吹风时对外界其他声音的收听。为此,需要对电吹风出风侧的噪音进行减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的电吹风。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包括:

5、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出风口;

6、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朝向于所述出风口进行轴流送风;

7、微穿构件,所述微穿构件为具有内腔的盒状结构,所述微穿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连接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微穿构件的周向侧壁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壁间隔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微穿构件面向所述风机组件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微孔,所述内腔通过所述微孔与所述外壳的内部连通,所述内腔中放置有消音件。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微穿构件的内腔构成只吸音不透气的消音腔体,起到消音效果的同时,不增加风阻,不会降低出风的风速和风压。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音件为不锈钢钢丝棉和/或岩棉消音棉。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孔所在的所述微穿构件的侧壁壁厚不超过1mm,且所述微孔的孔径尺寸小于所述微孔所在的所述微穿构件的侧壁壁厚尺寸。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穿构件面向所述风机组件的侧壁与所述微穿构件的周向侧壁之间通过弧形过渡面进行衔接,所述弧形过渡面顺延所述风机组件吹出的气流弧形延伸。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穿构件包括封盖和具有开口并呈碗状的主体,所述封盖密封盖合在所述主体的开口侧,所述封盖和所述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内腔,所述微孔开设在所述主体面向所述风机组件的侧壁上。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所述主体的周向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不与所述内腔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将其所在的所述主体的周向侧壁与所述主体的开口处连通。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孔为沿所述主体径向贯穿的圆孔,或所述气孔从所述主体的周向侧壁由内侧往外前侧倾斜设置。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内还设有呈中空柱形且两端开口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呈缩口状并且该端固定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微穿构件卡接固定在所述支架的缩口端处,所述微穿构件的周向侧壁与所述缩口端之间间隔形成所述出风通道。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环绕所述支架的周向侧壁外围包绕有隔音棉。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吹风,应用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

1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吹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吹风朝向人体吹风时,能有效降低噪音直接传递到被吹风者的分贝。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310)为不锈钢钢丝棉和/或岩棉消音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302)所在的所述微穿构件(300)的侧壁壁厚不超过1mm,且所述微孔(302)的孔径尺寸小于所述微孔(302)所在的所述微穿构件(300)的侧壁壁厚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构件(300)面向所述风机组件(200)的侧壁与所述微穿构件(300)的周向侧壁之间通过弧形过渡面(331)进行衔接,所述弧形过渡面(331)顺延所述风机组件(200)吹出的气流弧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构件(300)包括封盖(320)和具有开口并呈碗状的主体(330),所述封盖(320)密封盖合在所述主体(330)的开口侧,所述封盖(320)和所述主体(330)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内腔(301),所述微孔(302)开设在所述主体(330)面向所述风机组件(200)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30),所述主体(330)的周向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不与所述内腔(301)连通的气孔(332),所述气孔(332)将其所在的所述主体(330)的周向侧壁与所述主体(330)的开口处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332)为沿所述主体(330)径向贯穿的圆孔,或所述气孔(332)从所述主体(330)的周向侧壁由内侧往外前侧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内还设有呈中空柱形且两端开口的支架(400),所述支架(400)的一端呈缩口状并且该端固定在所述出风口(110)处,所述微穿构件(300)卡接固定在所述支架(400)的缩口端(410)处,所述微穿构件(300)的周向侧壁与所述缩口端(410)之间间隔形成所述出风通道(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00)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420),环绕所述支架(400)的周向侧壁外围包绕有隔音棉(430)。

10.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并公开了具有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的电吹风,其中微穿孔降噪出风结构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出风口;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安装在外壳内并朝向于出风口进行轴流送风;微穿构件,微穿构件为具有内腔的盒状结构,微穿构件安装在外壳内且连接在出风口处,微穿构件的周向侧壁与出风口的内侧壁间隔形成出风通道,微穿构件面向风机组件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微孔,内腔通过微孔与外壳的内部连通,内腔中放置有消音件;微穿构件的内腔构成只吸音不透气的消音腔体,起到消音效果的同时,不增加风阻,不会降低出风的风速和风压。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陈绳龙,彭伟,吴再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无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