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氨纶运动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9391发布日期:2023-04-26 19:25阅读:53来源:国知局
液体氨纶运动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运动服装,尤其涉及液体氨纶运动服。


背景技术:

1、运动服是适合在运动时穿着的服饰,现市面上会在服装上添加特定功能形成功能性服饰,但都是在依靠织物本身的特性来达到效果,缺点就是功能是统一的,且无法做到在服饰的单一特定部位再增加作用力的效果的功能,例如运动文胸的提托、支撑、稳定等作用。本实用新型以运动文胸为例提出一种液体氨纶运动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运动服在添加特定功能形成功能性服饰时只能依靠织物本身的特性来达到效果,缺点就是功能是统一的,且无法做到在服饰的单一特定部位再增加作用力的效果的功能的问题,提出液体氨纶运动服。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液体氨纶运动服,包括文胸,文胸的前胸部设有氨纶功能件,所述氨纶功能件包括位于前胸下侧的用于增加下围紧致度的第一氨纶部、位于前胸下碗位的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第二氨纶部、位于前胸侧碗位的用于提供侧骨支撑功能的第三氨纶部、位于前胸侧翼的用于增加侧翼紧致度和美感的第四氨纶部和第五氨纶部、位于前胸侧夹处的起包裹收副乳作用的第七氨纶部。

3、优选的,所述氨纶功能件还包括位于前胸部的起提高紧致度以及增加美感作用的第六氨纶部。

4、优选的,所述文胸包括肩带连接部、肩带、背扣和罩杯,所述肩带连接相邻两个肩带连接部的端部,所述背扣位于文胸的侧翼,所述罩杯位于文胸的前胸部。

5、优选的,所述第一氨纶部为长条状。

6、优选的,所述第二氨纶部为“人”字形条状,与罩杯的下边缘贴合。

7、优选的,所述第三氨纶部为弧形条状结构,与罩杯的侧边缘贴合。

8、优选的,第七氨纶部为曲线结构,与氨纶功能件的边缘贴合。

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申请通过氨纶功能件的设计,可以在服装的特定部位增加特定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服装面料本身所带来的功能;

11、(2):本申请通过可以增加下围的紧致度;通过可以为罩杯提供提托、支撑、稳定等作用;通过可以代替传统的文胸侧骨的支撑功能;通过、和可以用来增加侧翼拉力的紧致度和美观;通过可以起包裹收副乳的作用。



技术特征:

1.液体氨纶运动服,包括文胸(1),其特征在于:所述文胸(1)的前胸部设有氨纶功能件(2),所述氨纶功能件(2)包括位于前胸下侧的用于增加下围紧致度的第一氨纶部(21)、位于前胸下碗位的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第二氨纶部(22)、位于前胸侧碗位的用于提供侧骨支撑功能的第三氨纶部(23)、位于前胸侧翼的用于增加侧翼紧致度和美感的第四氨纶部(24)和第五氨纶部(25)、位于前胸侧夹处的起包裹收副乳作用的第七氨纶部(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氨纶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功能件(2)还包括位于前胸部的起提高紧致度以及增加美感作用的第六氨纶部(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氨纶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文胸(1)包括肩带连接部(11)、肩带(12)、背扣(13)和罩杯(14),所述肩带(12)连接相邻两个肩带连接部(11)的端部,所述背扣(13)位于文胸(1)的侧翼,所述罩杯(14)位于文胸(1)的前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氨纶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氨纶部(21)为长条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氨纶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氨纶部(22)为“人”字形条状,与罩杯(14)的下边缘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氨纶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氨纶部(23)为弧形条状结构,与罩杯(14)的侧边缘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氨纶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氨纶部(27)为曲线结构,与氨纶功能件(2)的边缘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液体氨纶运动服,属于运动服装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的运动服在添加特定功能形成功能性服饰时只能依靠织物本身的特性来达到效果,缺点就是功能是统一的,且无法做到在服饰的单一特定部位再增加作用力的效果的功能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文胸,所述文胸的前胸部设有氨纶功能件,所述氨纶功能件包括位于前胸下侧的用于增加下围紧致度的第一氨纶部、位于前胸下碗位的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第二氨纶部、位于前胸侧碗位的用于提供侧骨支撑功能的第三氨纶部。本申请通过氨纶功能件的设计,可以在服装的特定部位增加特定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服装面料本身所带来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钱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加润时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