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5671发布日期:2023-05-24 08:1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可穿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常见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传统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主要包括设备主体以及连接带;以手表为例,设备主体为手表主体,连接带为表带。分离式的连接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扣接组件进行连接。

2、相关技术中,扣接组件一般为针扣式或蝴蝶扣式。采用针扣式扣接组件的连接带在佩戴或拆卸时,扣针不容易穿入或抽出扣孔。采用蝴蝶扣式扣接组件的连接带在佩戴或拆卸时,需要按压两侧的按键,并对扣接组件进行折叠或展开的操作。相关技术中的连接带结构的佩戴或拆卸较为麻烦,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带,连接带可拉动拆卸,佩戴或拆卸无需操作按键,拆装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可通过拉动带体实现拆卸,操作简单,用户体验好。

3、为达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包括:

5、第一带体;

6、第二带体;

7、公扣,包括第一基座、设于所述第一基座的卡扣、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防脱部;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一带体连接;所述卡扣包括扣部;

8、母扣,包括第二基座、设于所述第二基座的卡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防脱部;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二带体连接;所述卡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槽部以及第二槽部;

9、其中,所述母扣具有与所述公扣配合的连接状态;所述母扣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扣部位于所述第二槽部内,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扣接,所述第一防脱部与所述第二防脱部抵接以限制所述卡扣相对地向第一槽部移动;

10、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可在力的作用下沿z方向相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防脱部脱离所述第二防脱部,从而使所述扣部可相对地向所述第一槽部移动;所述扣部位于所述第一槽部内时,所述卡扣可在力的作用下脱出所述卡槽。

11、作为优选,包括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带体,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带体;所述母扣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通过磁吸力相互吸附。

12、作为优选,所述卡扣包括柱部以及扣部,所述柱部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所述扣部与所述柱部连接,所述扣部接近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侧形成第一限位面;

13、所述第二槽部的槽壁包括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基座接近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槽部的第二槽口,所述母扣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柱部插入所述第二槽口,所述扣部位于所述第二槽部内,所述第二限位面限制所述扣部由所述第二槽口脱出;

14、所述第二基座接近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槽部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大于所述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被配置为所述柱部与所述扣部均可穿过。

15、作为优选,所述母扣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形成容动间隙;

16、所述母扣具有与所述公扣配合的第一解锁状态以及第二解锁状态;

17、所述母扣可沿所述z方向相对所述公扣运动,以由所述连接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一解锁状态,所述容动间隙减小;所述母扣处于所述第一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防脱部脱离所述第二防脱部;

18、所述母扣可沿y方向相对所述公扣运动,以由所述第一解锁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二解锁状态;所述母扣处于所述第二解锁状态时,所述柱部插入所述第一槽口,所述扣部位于所述第一槽部内。

1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基座设置避位凹部,所述母扣沿所述y方向相对所述公扣运动以由所述第一解锁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二解锁状态时,所述母扣进入所述避位凹部内;

20、或,所述第二基座设置避位凹部,所述公扣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母扣运动以由所述第一解锁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二解锁状态时,所述公扣进入所述避位凹部内。

2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基座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限位板部;

22、所述主体部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为所述第一槽部;所述限位板部设于所述第二凹部的开口处,所述第二凹部的内壁与所述限位板部的表面围成所述第二槽部;所述限位板部接近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侧形成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引导所述卡扣插入所述卡槽内。

2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基座设置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一防脱部为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的台阶面,所述母扣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母扣卡入所述第一限位台阶,所述母扣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的台阶面;

24、和/或,所述第二基座设置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防脱部为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的台阶面,所述母扣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公扣卡入所述第二限位台阶,所述公扣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的台阶面。

2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带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销孔,所述母扣包括卡销,所述卡销与所述第二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卡销可相对所述第二基座活动以插入所述销孔或脱出所述销孔;

26、或,所述第一带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销孔,所述公扣包括卡销,所述卡销与所述第一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卡销可相对所述第一基座活动以插入所述销孔或脱出所述销孔。

27、作为优选,包括表环;所述表环包括环孔;所述表环具有使用状态;

28、所述表环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表环套于所述第一带体以及所述第二带体外,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均插入所述环孔;或,所述表环与所述第一带体连接,所述表环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带体插入所述环孔;或,所述表环与所述第二带体连接,所述表环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带体插入所述环孔。

29、为达上述目的之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0、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如上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

31、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公扣连接;所述第二带体的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母扣连接。

3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3、该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实现扣接,通过防脱部之间的配合提高扣接稳定性,防止佩戴过程中松脱;该连接带通过拉动带体即可实现连接带的拆卸,连接带的穿戴、打开操作简单快捷,无需按压任何按键。

34、该智能穿戴设备,穿戴与拆卸时,均无需按压按键,通过拉动带体的动作即可实现连接带带体之间的拆卸,操作方便快捷,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性件(21)以及第二磁性件(22);所述第一磁性件(21)设于所述第一带体(11),所述第二磁性件(22)设于所述第二带体(12);所述母扣(14)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2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22)之间通过磁吸力相互吸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32)包括柱部(1321)以及扣部(1322),所述柱部(1321)与所述第一基座(131)连接,所述扣部(1322)与所述柱部(1321)连接,所述扣部(1322)接近所述第一基座(131)的一侧形成第一限位面(13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14)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面(13221)与所述第二限位面(14221)之间形成容动间隙(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131)设置避位凹部(1311),所述母扣(14)沿所述y方向相对所述公扣(13)运动以由所述第一解锁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二解锁状态时,所述母扣(14)进入所述避位凹部(13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141)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限位板部(14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131)设置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一防脱部(133)为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的台阶面,所述母扣(14)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母扣(14)卡入所述第一限位台阶,所述母扣(14)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的台阶面;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12)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销孔(121),所述母扣(14)包括卡销(145),所述卡销(145)与所述第二基座(141)活动连接,所述卡销(145)可相对所述第二基座(141)活动以插入所述销孔(121)或脱出所述销孔(1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环(30);所述表环(30)包括环孔;所述表环(30)具有使用状态;

10.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以及智能穿戴设备,属于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该可拉动拆卸的连接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公扣以及母扣;公扣与第一带体连接,母扣与第二带体连接;公扣与母扣之间设置扣接组件,还设置防脱组件;扣接组件包括卡扣以及卡槽,卡扣扣入卡槽后,实现带体之间的连接;防脱组件包括第一防脱部以及第二防脱部,第一防脱部与第二防脱部限位配合,防止卡扣脱出卡槽,使带体之间连接更稳定。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以及该拉动拆卸的连接带。本技术中,该连接带可以通过拉动的方式拆卸,无需按动按键,操作方便快捷,简单易学;该智能穿戴设备方便戴取,只是拉动表带就可以实现取戴。

技术研发人员:胥干,黄智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