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93079发布日期:2023-06-28 18:5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服装,尤其涉及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羽绒服是冬季人们御寒保暖的首选服装,由于其填充了鸭绒等保暖材料,能够有效地进行防寒保暖,因此得到广泛使用。静电主要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种,接触带电:两件不同的物体发生接触时,一方的负电荷会向另一方移动,这就是接触带电;摩擦带电:两件物体相互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被称为摩擦带电;例如脱衣物时产生的静电,则是衣物与人体,或衣物与衣物之间发生摩擦,导致负电荷移动而产生的;剥离带电:原先接触的两件物体分开(剥离)时产生的静电,被称为剥离带电。

2、冬季天气干燥,人体容易带上静电,当接触他人或金属导电体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人们会经常并且多次因为静电产生强烈的触电的针刺感,甚至夜间能看到火花,这是化纤衣物与人体摩擦人体带上正静电的原因。由此可见静电影响了人体对于服装的体验,亟需研发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以解决静电影响人们对羽绒服穿着体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羽绒服本体包括外布与里布,外布与里布通过缝合连接,外布与里布之间填充有羽绒填充物,羽绒服本体上自衣领向下设置有多道抗静电螺纹,所述里布缝合连接有胆布,胆布与里布缝合连接处通过缝纫线车缝有导电织带,缝纫线为含有石墨烯的导线纤维,导电织带上的静电除因导电纤维的电晕放电被中和之外,还经由导电纤维向大地泄放,不接地时则借助于导电纤维的微弱电晕放电而消电。

3、可选的,所述导电织带的直径为10mm,最大电阻值为0.1*200ω;通过在聚酯纤维布基材上镀以高导电的铜与镍金属,涂布以高导电性亚克力自粘胶而成。

4、可选的,所述缝纫线采用含有石墨烯导电纤维,成分为96%锦纶,4%石墨烯。

5、可选的,所述里布使用抗静电织物,成分为96%锦纶,4%石墨烯,表面抗静电性能/ω为5*105。

6、可选的,所述抗静电螺纹包括石墨烯材料,成分为94%聚酯纤维,2%氨纶,4%石墨烯,表面抗静电性能/ω为2*106。

7、可选的,所述羽绒服本体的门襟处安装有门襟拉链,门襟拉链使用金属拉链,可选用铜材质,门襟拉链上适配安装有防静电拉头,防静电拉头采用灯光静电消除电阻器。

8、可选的,所述羽绒服本体的左胸部位安装有开关电阻器,开关电阻器外部贴合有硅胶标,用于释放手指静电和消除衣服中的静电,在有静电的情况下,开关电阻器亮光,并根据静电大小改变光度的大小。

9、可选的,所述羽绒服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口袋,口袋入口处使用经编刷毛布,成分为70%聚酯纤维,30%石墨烯。

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静电消除羽绒的制作方法,包括:

11、在羽绒服面料表布处,所有需要缝纫线进行车缝的部分进行车缝;

12、将导电织带车缝至羽绒服面料表布需要车缝的位置;

13、安装门襟拉链以及口袋拉链后完成。

14、可选的,在羽绒服内里进行线路结构设计,袖底缝处、侧缝处、门襟处、前片处、后片处进行结构设计,5个不同的部位可以进行连接;

15、面料外露的部分需要车缝的位置,在面料与胆布之间进行以3cm13针的针距进行导电织带的车缝;

16、里布与袖底缝处使用导电织带;里布与侧缝处使用导电织带;里布与前片处导电织带;里布与后片处导电织带。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在冬天进行羽绒服穿着时,由于接触带电、摩擦带电以及剥离带电等原因形成静电,本羽绒服通过导电织带对服装导线线路进行搭建,提升整件衣服的导电率,导电织带上的静电除因导电纤维的电晕放电被中和之外,还经由导电纤维向大地泄放,不接地时则借助于导电纤维的微弱电晕放电而消电,从而消除羽绒服上带有的静电,避免因静电放电现象,使人体出现触电的针刺感,提升对羽绒服的穿着体验。开关电阻器硅胶标,用于释放手指静电和消除衣服中的静电,有静电的情况下,电阻器会亮光,光度的大小代表静电的大小,能够将人体静电的情况进行可视化,使使用者能够直观的了解自身目前带静电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羽绒服本体,羽绒服本体包括外布与里布,外布与里布通过缝合连接,外布与里布之间填充有羽绒填充物,羽绒服本体上自衣领向下设置有多道抗静电螺纹,所述里布缝合连接有胆布,胆布与里布缝合连接处通过缝纫线车缝有导电织带,缝纫线为含有石墨烯的导线纤维,导电织带上的静电除因导电纤维的电晕放电被中和之外,还经由导电纤维向大地泄放,不接地时则借助于导电纤维的微弱电晕放电而消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织带的直径为10mm,最大电阻值为0.1*200ω;通过在聚酯纤维布基材上镀以高导电的铜与镍金属,涂布以高导电性亚克力自粘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线采用含有石墨烯导电纤维,成分为96%锦纶,4%石墨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布使用抗静电织物,成分为96%锦纶,4%石墨烯,表面抗静电性能/ω为5*1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螺纹包括石墨烯材料,成分为94%聚酯纤维,2%氨纶,4%石墨烯,表面抗静电性能/ω为2*1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服本体的门襟处安装有门襟拉链,门襟拉链使用金属拉链,可选用铜材质,门襟拉链上适配安装有防静电拉头,防静电拉头采用灯光静电消除电阻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服本体的左胸部位安装有开关电阻器,开关电阻器外部贴合有硅胶标,用于释放手指静电和消除衣服中的静电,在有静电的情况下,开关电阻器亮光,并根据静电大小改变光度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服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口袋,口袋入口处使用经编刷毛布,成分为70%聚酯纤维,30%石墨烯。

9.一种静电消除羽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消除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羽绒服本体,羽绒服本体包括外布与里布,外布与里布通过缝合连接,外布与里布之间填充有羽绒填充物,羽绒服本体上自衣领向下设置有多道抗静电螺纹,所述里布缝合连接有胆布,胆布与里布缝合连接处通过缝纫线车缝有导电织带,缝纫线为含有石墨烯的导线纤维。通过导电织带对服装导线线路进行搭建,提升整件衣服的导电率,导电织带上的静电除因导电纤维的电晕放电被中和之外,还经由导电纤维向大地泄放,不接地时则借助于导电纤维的微弱电晕放电而消电,从而消除羽绒服上带有的静电,避免因静电放电现象,使人体出现触电的针刺感,提升对羽绒服的穿着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锋,陈频,项国斌,董那,姜昌献,汤海琴,朱日增,朱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莱依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