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0565发布日期:2024-02-22 20:4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一次性医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1、在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般需要医护人员穿着医用防护服并戴好口罩与护目镜,以起到隔绝病毒的作用。

2、但是市面上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为了达到隔绝病毒的效果,多采用连体式设计,且防护服的面料透气性差,且在实际穿戴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需要佩戴n95口罩与护目镜,医护人员仅能够通过口罩来实现防护服内外的气体交换;而外界温度与医护人员因自身运动而产生的热量都会造成热量聚集,这样就使得防护服内聚集的热量难以散发,特别是人体重要的且产热较多的器官多集中在医护人员的上半身,比如肝脏、心脏等器官,热量过于集中在上半身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防护服内的热量如无法及时排出,轻则造成医护人员大量出汗,引发身体上的不适,重则导致医护人员体内注入肝脏、心脏之类的重要器官过热,使得医护人员患上热射病,危害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3、因此,现有技术还需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如下方案:

2、一种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包括:

3、防护服本体,防护服本体为连体式防护服,用于为穿戴者提供防护;

4、至少一个制冷装置,制冷装置设置在防护服本体的内部,所并用于降低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温度;

5、至少一个空气循环装置,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制冷装置上,并用于增强防护服本体内部的空气流动;

6、至少一个供电装置,供电装置设置在防护服本体的内部,且供电装置与空气循环装置电连接;

7、至少一个干燥装置,干燥装置设在防护服本体的内部,并用于吸收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水汽。

8、具体地,制冷装置与防护服本体可拆卸连接。

9、制冷装置包括:

10、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与防护服本体可拆卸连接;

11、制冷剂,制冷剂置于框架内。

12、空气循环装置包括:

13、风扇,风扇用于驱动防护服本体内的空气流动,风扇的进风口朝向制冷装置;

14、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风扇上,连接部与固定框架可拆卸连接。

15、干燥装置包括:

16、干燥剂,干燥剂用于吸收防护服本体内的水汽;

17、固定部,固定部设置在干燥剂上,固定部用于将所说干燥装置固定在防护服本体的内部。

18、可选地,防护服本体内部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用于固定供电装置。

19、具体地,供电装置包括:充电宝。

20、可选地,防护服本体袖口处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粘胶,粘胶的表面设置有隔离纸。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22、制冷装置与空气循环装置能够有效地降低防护服本体内的温度,防止医护人员在穿戴防护服的过程中感到不适,有效地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健康,且因为制冷装置与空气循环装置均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因此防护服本体上并无新增的开口,保证了防护服的密封性,又没有使防护服整体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与所述防护服本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的进风口朝向所述制冷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内部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用于固定所述供电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充电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袖口处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粘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的表面设置有隔离纸。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用于为穿戴人员提供防护;制冷装置,用于降低防护服本体内的温度;空气循环装置,促进防护服本体内的空气循环,强化制冷装置的冷却效果;供电装置,用于为空气循环装置供电;以及干燥装置,用于吸收防护服本体内的水汽;本实施例能够有效地降低防护服本体内的温度以及湿润程度,有效地提升了医护人员穿戴防护服时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曦,罗梅芳,刘光先,莫才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山而威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