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2684发布日期:2023-07-15 14:3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婴幼儿用品,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餐兜。


背景技术:

1、餐兜的作用主要是在婴幼儿饮食时覆盖在婴幼儿胸前,防止婴幼儿的衣物被弄脏。传统的餐兜多为布垫,垫在婴幼儿胸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成熟,为了确保防护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和清洗的便利性,现有的餐兜多采用橡胶材质,优选硅胶,具有优异的防渗透性,能够避免液体透过餐兜沾污衣物,且方便清洗。

2、目前橡胶材质的餐兜的结构多为在餐兜在兜体的边沿设置截面呈圆形的条形凸棱,该条形凸棱能够起到支撑餐兜的轮廓的作用。但使用一段时间后,该餐兜的条形凸棱处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况,即目前这种结构的餐兜,存在边沿处的抗拉扯能力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兜,其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餐兜,包括兜体,以及在所述兜体的边沿上设置的加厚部;由所述加厚部的边沿至所述兜体的方向,所述加厚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并且平滑过渡至所述兜体。

3、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

4、所述加厚部包括:

5、在所述兜体的第一面的边沿上设置的第一加厚部,由所述第一加厚部的边沿至所述兜体的方向,所述第一加厚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平滑过渡至所述兜体的第一面;或,

6、在所述兜体的第二面的边沿上设置的第二加厚部,由所述第二加厚部的边沿至所述兜体的方向,所述第二加厚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平滑过渡至所述兜体的第二面。

7、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厚部包括第一加厚部和第二加厚部,其中,在所述兜体的第一面的边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加厚部,由所述第一加厚部的边沿至所述兜体的方向,所述第一加厚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平滑过渡至所述兜体的第一面;在所述兜体的第二面的边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加厚部,由所述第二加厚部的边沿至所述兜体的方向,所述第二加厚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平滑过渡至所述兜体的第二面。

8、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加厚部的最大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加厚部的最大厚度。

9、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加厚部的边沿、所述第二加厚部的边沿与所述兜体的边沿通过圆弧面圆滑连接。

10、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兜体的下方设有接物兜,所述接物兜的顶部呈敞口设置,用于承接饮食时掉落的固体和/或液体。

11、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厚部在所述接物兜的前沿处向所述餐兜的佩戴者的前方弯曲,且弯曲的轮廓呈弧形,所述弧形的顶点与所述佩戴者的距离小于所述弧形的弦与所述佩戴者的距离。

12、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接物兜为所述兜体底部向兜体顶部方向翻转形成。

13、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佩戴时,由所述佩戴者的正中矢状面至所述佩戴者的左右两侧,所述加厚部在所述接物兜前沿处的宽度逐渐减小。

14、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于所述接物兜的前沿处,所述加厚部的顶沿呈弧形,且弧形的顶点位于弧形的两端点的上方。

15、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餐兜上设有封闭的脖套孔,所述脖套孔用于套在脖颈上;所述脖套孔的周缘设有加厚沿,于所述脖套孔的周缘,所述加厚沿在底部处的宽度大于在其他位置处的宽度。

16、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沿所述加厚沿的宽度方向,所述加厚沿的厚度逐渐减小并且平滑过渡至所述兜体。

17、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兜体的顶部开设一脖套孔,所述脖套孔由第一兜带和第二兜带围绕而成,所述脖套孔用于套在脖颈上;由所述脖套孔的底部至顶部,所述加厚部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后保持不变。

18、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兜带上设有扣眼,所述第二兜带上设有搭扣。

19、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扣眼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扣眼与所述第二兜带的距离逐渐增加,用于分别与所述搭扣扣合以调节所述脖套孔的大小。

20、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兜带于所述扣眼的周缘设有支撑环,沿所述扣眼的周缘向外辐射,所述支撑环的厚度逐渐减小,平滑过渡至所述第一兜带。

21、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兜带上于所述搭扣处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凸出于所述第二兜带的表面。

22、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扣眼相接的面为圆弧面。

23、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兜体和所述加厚部为橡胶材质,一体成型。

24、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搭扣为橡胶材质,所述兜体和所述搭扣成型于一体。

25、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搭扣的硬度大于所述兜体的硬度。

26、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搭扣的硬度范围为50ha至70ha;所述兜体的硬度范围为40ha至60ha。

27、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搭扣与所述兜体之间具有色差,所述搭扣的颜色深度大于所述兜体的颜色深度,用于供使用者准确辨识。

28、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兜体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4mm,并且,小于或等于1mm。

29、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厚部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兜体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1.8mm,并且,小于或等于3mm。

30、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厚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5mm,并且,小于或等于25mm。

31、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接物兜的深度大于或等于50mm,并且,小于或等于70mm。

32、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佩戴时,所述搭扣背离兜体的一面为弧形面,所述搭扣朝向兜体一面为平面。

33、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扣眼的直径大于或等于5mm,并且,小于或等于12mm。

34、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搭扣的直径大于或等于8mm,并且,小于或等于18mm。

35、如上所述的餐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撑环最大厚度大于或等于1.8mm,并且,小于或等于3mm。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37、本实用新型的餐兜可佩戴在婴幼儿的胸前,避免婴幼儿饮食时弄脏衣物。位于兜体边沿的加厚部的壁厚为渐变设置,平缓无凸棱,在婴幼儿贴合使用时更为舒适。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加厚部的壁厚逐渐减小,因而加厚的宽度更大,能够显著提高兜体轮廓处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餐兜的抗撕裂性能,使得餐兜更为牢靠。



技术特征:

1.一种餐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物兜的深度大于或等于50mm,并且,小于或等于70mm。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餐兜,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婴幼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餐兜,包括兜体,以及在所述兜体的边沿上设置的加厚部;由所述加厚部的边沿至所述兜体的方向,所述加厚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并且平滑过渡至所述兜体。本技术的餐兜可佩戴在婴幼儿的胸前,避免婴幼儿饮食时弄脏衣物。兜体轮廓处的加厚部的壁厚为渐变设置,平缓无凸棱,在婴幼儿贴合使用时更为舒适。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加厚部的宽度更大,能够显著提高餐兜边缘处的结构强度,提高餐兜的抗撕裂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申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