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6251发布日期:2023-08-20 10:2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吹风机,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吹风机是一种日常使用的电动工具,原始的吹风机使用时,因为其将头发中水分带走,同时温度较高,经常造成头发发质受损,经常使用会造成头发干枯,分叉等头发问题,在此基础上,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负离子吹风机。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486170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负离子吹风机,包括外壳,还包括手柄、蓄电池、电源线、控制器、风速调节开关、温度调节开关、风机、加热网、负离子发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负离子吹风机简单,功能强大,在吹风头发时会发生负离子,因此防止头发毛糙,保护发质,同时利于头发定型,并且在没电时可通过蓄电池供电,保证该吹风机正常使用。

3、但是该种吹风机将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内部容易占用大量的安装空间,使其整体体积较大,吹风机在出风使用过程中,负离子只是被风力单向吹出,导致负离子和风力的混合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以解决。

2、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包括外壳、导风罩和手柄,所述导风罩设置在外壳的前端,所述手柄固定安装在外壳的下方,所述外壳远离导风罩一侧设置有电路板支架,所述手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外侧和内侧分别设置有外滤网和内滤网,所述手柄内部设置有位于进风口上方的风机,所述手柄内部开设有位于风机上方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上方开设有位于外壳内的进气腔,所述进气腔侧方开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靠近进气腔一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腔靠近导风罩一侧设置有导风环,所述导风环内部开设有风腔,所述风腔内部靠近加热器一侧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风腔靠近导风罩一侧开设有出风口。

3、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和进气腔之间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腔和加热腔之间开设有通孔。

4、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多个依序设置,所述通孔呈圆环均匀在加热腔侧壁上。

5、优选的,所述导风环呈圆环状设置,所述风腔呈菱形状设置,所述导风环靠近加热腔一侧开设有导风槽。

6、优选的,所述导风槽侧壁上开设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为多个依序设置在风腔侧壁上。

7、优选的,所述导风通道呈倾斜状设置,所述导风通道靠近风腔一侧开设有风孔。

8、优选的,所述风孔为多个依序设置,所述风孔侧端固定连通在风腔内。

9、优选的,所述风孔呈倾斜状设置。

10、有益效果:

11、通过导风环将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内部,使其导风环安装在加热腔的内部,从而使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外壳内空间占用率更小,外壳的整体体积缩小,风力通过手柄底部进风口向上传输至外壳内,使其外壳内部进气腔将其传输至加热腔内加热后,加热腔内加热的风力从导风槽传输至风腔内部,使其风腔内部负离子发生器通过电流产生的负离子被风力吹动后,风力夹带负离子从出风口排出经过导风罩吹出,使其风力流通性更好。

12、通过导风槽内壁上开设有位于风腔侧壁上的导风通道,使其导风通道呈倾斜状将加热后的风力传输至风腔内和负离子混合时,导风通道和风腔之间呈倾斜状设置的若干风孔将风力向中间排出,使其风力从风腔侧壁上不同角度的风孔吹出时,风力之间会相互对冲,从而使风力和风腔负离子混合时更加均匀,负离子被风力吹出更加高效,提高了气流的流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包括外壳(1)、导风罩(11)和手柄(7),所述导风罩(11)设置在外壳(1)的前端,所述手柄(7)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下方,所述外壳(1)远离导风罩(11)一侧设置有电路板支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7)底部开设有进风口(71),所述进风口(71)外侧和内侧分别设置有外滤网和内滤网,所述手柄(7)内部设置有位于进风口(71)上方的风机(81),所述手柄(7)内部开设有位于风机(81)上方的进气通道(8),所述进气通道(8)上方开设有位于外壳(1)内的进气腔(6),所述进气腔(6)侧方开设有加热腔(31),所述加热腔(31)靠近进气腔(6)一侧设置有加热器(3),所述加热腔(31)靠近导风罩(11)一侧设置有导风环(2),所述导风环(2)内部开设有风腔(21),所述风腔(21)内部靠近加热器(3)一侧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4),所述风腔(21)靠近导风罩(11)一侧开设有出风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8)和进气腔(6)之间开设有进气口(61),所述进气腔(6)和加热腔(31)之间开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多个依序设置,所述通孔呈圆环均匀在加热腔(31)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环(2)呈圆环状设置,所述风腔(21)呈菱形状设置,所述导风环(2)靠近加热腔(31)一侧开设有导风槽(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槽(5)侧壁上开设有导风通道(51),所述导风通道(51)为多个依序设置在风腔(21)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51)呈倾斜状设置,所述导风通道(51)靠近风腔(21)一侧开设有风孔(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52)为多个依序设置,所述风孔(52)侧端固定连通在风腔(2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52)呈倾斜状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式负离子安装结构,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绝外壳、导风罩和手柄,手柄内部设置有位于进风口上方的风机,进风通道上方开设有位于外壳内的进气腔,进气腔侧方开设有加热腔,加热腔靠近导风罩一侧设置有导风环,导风环内部开设有风腔,风腔内部靠近加热器一侧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风腔靠近导风罩一侧开设有出风口,现有技术中的吹风机在出风使用过程中,负离子只是被风力单向吹出,导致负离子和风力的混合效果不佳,通过风力从风腔侧壁上不同角度的风孔吹出时,风力之间会相互对冲,从而使风力和风腔负离子混合时更加均匀,负离子被风力吹出更加高效,提高了气流的流动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家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普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