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8782发布日期:2023-10-06 15:0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拉链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链绳结构,尤指一种用以连接于拉链片的拉链绳结构。


背景技术:

1、拉链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拉链可应用于衣物、鞋子或袋子上,拉链通常是利用拉链片连接于拉链头上,可拉动拉链片以使拉链头沿着拉链表面滑动,以便调整衣物、鞋子或袋子的开口的大小。由于拉链片的长度有限,通常会在拉链片连接一拉链绳,以便延长拉链片的长度,方便使用。然而现有的拉链绳大多采用固定方式连接于拉链片,拉链绳与拉链片的组装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链绳结构,能用以连接于拉链片,且该拉链绳结构与拉链片的组装简单容易,且不能轻易的拆卸。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绳结构,能用以连接于一拉链片,该拉链片具有一组装孔,该拉链绳结构包括:一握持部,该握持部呈长条状;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呈长条状;一穿设部,该穿设部设置于该握持部与该连接部之间,该穿设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握持部与该连接部,该穿设部设有一穿孔,该穿孔贯穿该穿设部的相对的两面;一第一扣合部,该第一扣合部设置于该握持部与该穿设部之间;以及一第二扣合部,该第二扣合部设置于该连接部上远离该穿设部处;其中,该连接部能穿过该拉链片的组装孔,该连接部能弯曲套设于该拉链片的一端,且该第一扣合部与该第二扣合部能相互扣合,使得该连接部连接于该拉链片。

3、优选地,该握持部呈扁平体,且该连接部呈扁平体。

4、优选地,该握持部上设有一槽孔,该槽孔沿着该握持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该槽孔贯穿该握持部的相对的两面,使该握持部形成镂空状。

5、优选地,该握持部的两端及该槽孔的两端形成圆弧状。

6、优选地,该连接部的厚度小于该握持部的厚度,该连接部的厚度为该握持部的厚度的二分之一以下。

7、优选地,该穿设部以倾斜状设置于该握持部与该连接部之间,使该穿设部于该握持部与该连接部之间形成转折状。

8、优选地,该第一扣合部为一扣合体,该扣合体具有一柱体及一头部,该柱体竖立于该握持部与该穿设部之间,该头部连接于该柱体的一端,该第二扣合部为一扣合孔,该扣合孔贯穿该连接部的相对的两面,该头部能穿过该扣合孔,以使该扣合孔配合于该柱体。

9、优选地,该柱体呈圆柱状,该头部呈圆头状,该头部的直径大于该柱体的直径,该扣合孔呈圆孔,该扣合孔的直径小于该头部的直径,该扣合孔的直径大于该柱体的直径。

10、优选地,该扣合孔的外围形成有一凸缘,该凸缘突出于该连接部的一面。

11、优选地,该扣合孔的一端设有一导斜面,该导斜面为弧面或斜面,该导斜面环设于该扣合孔的一端。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链绳结构,包括一握持部、一连接部、一穿设部、一第一扣合部及一第二扣合部,穿设部设置于握持部与连接部之间,穿设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握持部与连接部,穿设部设有一穿孔,第一扣合部设置于握持部与穿设部之间,第二扣合部设置于连接部上远离穿设部处。连接部能穿过拉链片的组装孔,连接部能弯曲套设于拉链片的一端,且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能相互扣合,而能以连接部连接于拉链片。由此,该拉链绳结构能以扣合方式连接于拉链片,且拉链绳结构与拉链片的组装简单容易,且不能轻易地拆卸。

13、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拉链绳结构,能用以连接于一拉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片具有一组装孔,所述拉链绳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呈扁平体,且所述连接部呈扁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上设有一槽孔,所述槽孔沿着所述握持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槽孔贯穿所述握持部的相对的两面,使所述握持部形成镂空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的两端及所述槽孔的两端形成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握持部的厚度,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为所述握持部的厚度的二分之一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部以倾斜状设置于所述握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使所述穿设部于所述握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转折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为一扣合体,所述扣合体具有一柱体及一头部,所述柱体竖立于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穿设部之间,所述头部连接于所述柱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扣合部为一扣合孔,所述扣合孔贯穿所述连接部的相对的两面,所述头部能穿过所述扣合孔,以使所述扣合孔配合于所述柱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呈圆柱状,所述头部呈圆头状,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直径,所述扣合孔呈圆孔,所述扣合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头部的直径,所述扣合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孔的外围形成有一凸缘,所述凸缘突出于所述连接部的一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孔的一端设有一导斜面,所述导斜面为弧面或斜面,所述导斜面环设于所述扣合孔的一端。


技术总结
一种拉链绳结构,包括一握持部、一连接部、一穿设部、一第一扣合部及一第二扣合部。握持部及连接部呈长条状,穿设部设置于握持部与连接部之间,穿设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握持部与连接部,穿设部设有一穿孔,第一扣合部设置于握持部与穿设部之间,第二扣合部设置于连接部上远离穿设部处。连接部能穿过拉链片的组装孔,连接部能弯曲套设于拉链片的一端,且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能相互扣合,使得连接部连接于拉链片。由此,该拉链绳结构与拉链片的组装简单容易。

技术研发人员:古盛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