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回弹性鞋底和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7145发布日期:2023-09-08 00:3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回弹性鞋底和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鞋底,具体涉及一种高回弹性鞋底和鞋。


背景技术:

1、人们穿着的鞋,为便于步行或运动,需要鞋底具有支撑作用以达到人体平衡和稳定,又需要鞋底具有弹性以达到缓震效果,减少对人体的冲击所带来的损伤,并且,还需要具有较好的能量回馈功能,以达到省力的步行和运动感受。但,具有支撑作用需要鞋底具有一定的刚度,而具有缓震作用需要鞋底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吸收冲击和震动,吸收冲击和震动又可能会影响能量的回馈,因此,现有的鞋底很难做支撑、缓震和能量回馈特性均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高回弹性鞋底和鞋,其能够为人体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缓震作用以及能量回馈作用,以达到稳定、省力的穿着感受。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回弹性鞋底,包括:支撑件,其设有支撑底板、支撑顶板和弹性弯折部;所述支撑底板对应鞋底由后跟处延伸至前掌处;所述支撑顶板对应鞋底位于后跟处并位于所述支撑底板上方;所述弹性弯折部对应鞋底后端并连接所述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和中底,其底面贴靠所述支撑底板顶面,对应鞋底后跟处的顶面贴靠所述支撑顶板底面,且其后端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让位空间。

4、进一步的,所述中底的后端相对鞋底后跟处的中间位置靠近所述弹性弯折部。

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顶板周缘向上延伸设有支撑侧墙。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顶板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若干减重孔。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碳纤维板、尼龙板或tpu板。

8、进一步的,还包括大底,所述大底贴覆于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

9、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鞋,包括鞋面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高回弹性鞋底,所述鞋面连接于所述高回弹性鞋底。

10、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发明提供的高回弹性鞋底中,包括有支撑件和中底,通常而言,中底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为用户提供较好的穿着舒适感受,同时又能够通过形变来为用户运动提供一定的回弹性能,而在该鞋底中,中底被置于支撑件上,支撑件设有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其中的支撑底板对应鞋底后跟处延伸至前掌处,可视为支撑底板对应整个鞋底,中底整体被置于支撑底板的顶面;支撑顶板位于支撑底板上方且对应鞋底后跟处设置,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之间通过弹性弯折部连接,在支撑顶板受到脚后跟的压力而向下运动时,弹性弯折部被牵连,使得弹性弯折部发生形变,弹性弯折部发生的形变在脚后跟受到的压力减小时会迅速恢复,从而驱使支撑顶板恢复位置,这一过程就使得支撑件能够为用户提供较佳的回弹性能;其中,中底位于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之间,并且中底后端与支撑件之间形成让位空间,在支撑顶板受力下压的时候,中底会受到支撑顶板的压迫而变形,此时中底的后端会凸出一段距离,让位空间即可起到供中底后端凸出的作用,可以避免支撑件限制中底的形变,中底充分形变后可以在恢复形变时提供更好的回弹性能;

12、同时,由于支撑件的支撑底板对应于整个鞋底的底部,而中底又是位于支撑件的支撑底板上方,因此支撑件与地面的接触不需要再隔着一个软质的中底,当支撑顶板受到压力的时候,这一压力可以快速地通过弹性弯折部传递至支撑底板,支撑底板能够扩大力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从而使用户的脚后跟在对支撑顶板施力时,能够获得更为轻巧且更为明显的踩地感,给予用户更好的支撑,达到支撑效果、缓震效果以及能量回馈效果均具有良好表现的性能目标。

13、2、令中底的后端更靠近弹性弯折部,在用户对支撑顶板施力的时候,主要的施力点是在支撑顶板的中间位置,也就是脚后跟的中间位置,此时支撑顶板受力的地方会将力更好地传递至中底上,但同时,中底的后端又与弹性弯折部有一定的距离,也就使得中底能够在受到较大的力而产生形变的趋势的时候,又能够通过让位空间释放这一形变,从而有效地提高该鞋底的回弹性能和支撑性能。

14、3、在支撑顶板上设置支撑侧墙,能够在穿着时给用户的脚跟处提供侧方向的支撑,能够使得鞋底更加跟脚,避免用户崴脚。

15、4、在支撑顶板上设置减重孔,减重孔可以减轻支撑件的重量,进而减轻鞋底的重量。

16、5、支撑件采用碳纤维板、尼龙板或tpu板制成,能够通过自身的材质性能提供较好的支撑、缓震以及能量回馈效果。

17、6、鞋底还包括有大底,大底贴覆在支撑底板的底面,可以为鞋底提供耐磨、防滑等性能。

18、7、本发明提供的鞋,采用有上述的高回弹性鞋底,其能够为人体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缓震作用以及能量回馈作用,以达到稳定、省力的穿着感受。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回弹性鞋底,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弹性鞋底,其特征是,所述中底(20)的后端相对鞋底后跟处的中间位置靠近所述弹性弯折部(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回弹性鞋底,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顶板(13)周缘向上延伸设有支撑侧墙(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回弹性鞋底,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顶板(13)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若干减重孔(1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回弹性鞋底,其特征是,所述支撑件(10)为碳纤维板、尼龙板或tpu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回弹性鞋底,其特征是,还包括大底(40),所述大底(40)贴覆于所述支撑底板(11)的底面。

7.一种鞋,其特征是,包括鞋面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回弹性鞋底,所述鞋面连接于所述鞋底。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回弹性鞋底和鞋,该高回弹性鞋底包括:支撑件,其设有支撑底板、支撑顶板和弹性弯折部;支撑底板对应鞋底由后跟处延伸至前掌处;支撑顶板对应鞋底位于后跟处并位于支撑底板上方;弹性弯折部对应鞋底后端并连接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和中底,其底面贴靠支撑底板顶面,对应鞋底后跟处的顶面贴靠支撑顶板底面,且其后端与支撑件之间形成让位空间;该鞋采用该高回弹性鞋底,其能够为人体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缓震作用以及能量回馈作用,以达到稳定、省力的穿着感受。

技术研发人员:雷宇,叶福泉,郑明廉,焦提成,李云,吴敏辉,郑志艺,曾全寿,杨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