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7677发布日期:2023-12-29 17:5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保温杯,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保温杯。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生活习惯的改善,一般会在外出时,利用保温杯携带温水、茶水、冷水等饮品,以便于在外界环境中随时可以补充水分和饮用相关饮品。

2、但是,现有的保温杯存在这样的问题:现有的保温杯一般没有配备相应的饮水工具(例如,小杯子或吸管),需要使用者将嘴巴对准保温杯的出口水直接饮用,可能会出现烫伤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女性使用者,其外出时一般会在嘴唇上涂抹口红,如果将嘴巴对准保温杯饮水则会留下唇印,不仅不方便而且不卫生、此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性使用者的妆容完整度。而使用者在携带保温杯的同时,再携带饮水工具则会十分不便,也无法保证饮水工具的卫生状况。

3、申请人通过检索式“保温and(杯子or饮水or盛水or装水)and(吸管or中空管)”检索到如下现有相关技术:

4、现有技术1:公开号为:cn217013460u(一种组合式茶具)的中国专利文件,其是通过将杯子直接盖装于保温杯的杯口,并将吸管直接可拆卸地装在保温杯的外壁上,虽然实现了方便携带饮水工具(杯子)和吸管,但是,设置在保温杯外壁的吸管反而会导致保温杯不便携带且容易存在卫生问题。

5、现有技术2:公开号为:cn216316916u(保温杯)的中国专利文件,其是通过在盖体上设置吸管以实现吸管的携带。但是,使用该保温杯时,也需要额外携带饮水工具,并且,设置的吸管虽然方便了部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但反而不能满足部分不习惯使用吸管的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组合式保温杯。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组合式保温杯,包括保温杯主体、以及盖合于该保温杯主体开口处的盖体、饮水杯体、吸管和置放槽。饮水杯体包括本体部和把手部,所述本体部形成为一端开放的槽体结构,所述本体部的开放端用于与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把手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外周面;置放槽用于放置所述吸管,所述置放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在所述本体部的封闭端上,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在所述把手部上。

4、可选地,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贯穿的过水通孔;

5、所述饮水杯体还包括封堵柱,所述封堵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槽体结构的内壁,所述封堵柱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过水通孔延伸,所述封堵柱被配置为在所述饮水杯体连接于所述盖体时所述封堵柱的一端封堵住所述过水通孔。

6、可选地,在从所述保温杯主体指向所述饮水杯体的方向上,所述过水通孔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

7、可选地,所述封堵柱靠近所述过水通孔的一端形成为柔性的半球形结构。

8、可选地,所述盖体还包括形成为环形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包括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二块体相互连接以形成为环形结构,且所述过水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二块体所围合的环形结构内,在从所述保温杯主体指向所述饮水杯体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块体的高度从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所述第二块体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块体的最小高度。

9、可选地,所述盖体还包括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的一边缘延伸至所述过水通孔的顶部边缘,所述第一导流面的另一边缘与所述第一块体的内周壁或顶部连接;和/或,

10、所述盖体还包括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的一边缘延伸至所述过水通孔的顶部边缘,所述第二导流面的另一边缘与所述第二块体的内周壁或顶部连接。

11、可选地,所述把手部形成为u形结构,所述把手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第三段,其中,所述第一段的顶面与所述本体部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三段沿所述本体部的轴向延伸;

12、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段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三段远离所述饮水杯体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三腔体,所述第二段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二腔体。

13、可选地,所述饮水杯体还包括柔性遮挡条,所述柔性遮挡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饮水杯体且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下方,所述柔性遮挡条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饮水杯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14、其中,所述柔性遮挡条被配置为能够至少部分遮挡所述置放槽,以使所述吸管能够被限制在所述置放槽内。

15、可选地,所述饮水杯体还包括被配置为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把手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上。

16、可选地,所述柔性遮挡条还包括操作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段连接,所述操作段与所述饮水杯体的顶部之间存在间距。

17、有益效果:

18、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将饮水杯体与盖体可拆卸连接,即可实现在携带保温杯的同时携带饮水工具,有利于使用者在饮水时,可以将饮水杯体从盖体上拆卸下来,以便于将饮水杯体作为过渡的饮水工具,避免烫伤。在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将吸管设置在置放槽内,即可实现在携带保温杯的同时携带吸管,以便于女性使用者使用,不仅便于女性使用者方便且卫生的使用,而且有利于保证女性使用者的妆容完整度。

19、此外,由于本申请的饮水杯体的本体部的开放端与盖体可拆卸连接,有利于避免饮水杯体盛水区域被外界环境污染,也就有利于保证饮水杯体的卫生情况,同时,加之本申请的吸管是放置在置放槽(形成在本体部的封闭端以及把手部上)内,有利于避免吸管与外界其他物品发生空间上的干涉,不仅便于携带且有利于保证吸管的卫生情况。

20、2、本申请的其他有益效果或优势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开设有贯穿的过水通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保温杯主体(1)指向所述饮水杯体(3)的方向上,所述过水通孔(21)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柱(33)靠近所述过水通孔(21)的一端形成为柔性的半球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还包括形成为环形的导流块(22),所述导流块(22)包括第一块体(221)和第二块体(222),所述第一块体(221)和所述第二块体(222)相互连接以形成为环形结构,且所述过水通孔(21)位于所述第一块体(221)和所述第二块体(222)所围合的环形结构内,在从所述保温杯主体(1)指向所述饮水杯体(3)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块体(221)的高度从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所述第二块体(222)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块体(221)的最小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还包括第一导流面(23),所述第一导流面(23)的一边缘延伸至所述过水通孔(21)的顶部边缘,所述第一导流面(23)的另一边缘与所述第一块体(221)的内周壁或顶部连接;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32)形成为u形结构,所述把手部(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段(321)和第二段(32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段(321)和所述第二段(322)之间的第三段(323),其中,所述第一段(321)的顶面与所述本体部(31)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三段(323)沿所述本体部(31)的轴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杯体(3)还包括柔性遮挡条(34),所述柔性遮挡条(34)的第一端(341)固定连接于所述饮水杯体(3)且位于所述第二段(322)的下方,所述柔性遮挡条(34)的第二端(342)用于与所述饮水杯体(3)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杯体(3)还包括被配置为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吸件(35)和第二磁吸件(36),所述第一磁吸件(35)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51)远离所述把手部(32)的一端,所述第二磁吸件(36)设置在所述第二端(34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遮挡条(34)还包括操作段(344)和连接段(343),所述连接段(3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342)连接,所述连接段(343)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段(344)连接,所述操作段(344)与所述饮水杯体(3)的顶部之间存在间距。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组合式保温杯,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包括保温杯主体、以及盖合于该保温杯主体开口处的盖体、饮水杯体、吸管和置放槽。饮水杯体包括本体部和把手部,本体部形成为一端开放的槽体结构,本体部的开放端用于与盖体可拆卸连接,把手部设置在本体部的外周面;置放槽用于放置吸管,置放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形成在本体部的封闭端上,第二部分形成在把手部上。本申请可实现在携带保温杯的同时携带饮水工具和吸管,有利于使用者在饮水时,可以将饮水杯体从盖体上拆卸下来,以便于将饮水杯体作为过渡的饮水工具,避免烫伤,同时不仅便于女性使用者方便且卫生的使用,而且有利于保证女性使用者的妆容完整度。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新久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