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93940发布日期:2024-02-02 21:2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吹风,特指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


背景技术:

1、现有电吹风都是通过按键或拨动开关,设置多个档位来控制发热装置功率,从而在使用中选择合适档位的风温大小,这种电吹风的缺陷在于:在不同季节环境温度下,使用时风温不会相应的变化,使用者的体验非常不好。

2、鉴于上述问题,专利公开号为cn102987706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热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其内部设置有送风单元,用于使从空气吸入的空气从空气吹出口排出;加热单元,用于对送风单元所送出的风进行加热;热风流路,其中在对加热单元进行驱动的情况下使加热后的风通过热风流路;以及冷风流路,其中使原始状态的风通过冷风流路;温度感测单元,用于感测环境温度;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温度感测单元的检测温度,对加热单元进行控制,其中,温度感测单元设置在壳体内的冷风流路中。该现有技术的温度感测单元能够检测不同季节环境温度,进而能够迅速地供给最佳温度的热风。但是,该现有技术的空气流路非常复杂,其空气流路包括热风流路与冷风流路,冷风流路又包括第一冷风流路以及第二冷风流路,该现有技术的空气流路为三条不连通的空气流路,加热单元与温度感测单元分别设置在热风流路与第二冷风流路中,其空气流路结构非常复杂,制作非常困难,导致制作成本高。

3、因此,现有技术尚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根据不同季节环境中的温度自动调节出风口温度大小的电吹风,其空气流路结构非常简单,制作方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送风流路,送风流路内设有机芯组件,机芯组件内设有风道流路,风道流路的入口与进风口连通,进风口与风道流路的入口之间设有温度感测装置,风道流路的出口与出风口连通;所述风道流路内设有主控制装置、风机控制装置以及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感测装置电连接于主控制装置,主控制装置电连接于风机控制装置与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感测装置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并反馈至主控制装置;所述主控制装置采用主控mcu,用于根据温度感测装置的检测温度,对风机控制装置及温度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所述风机控制装置用于把进风口的空气吸入送风流路及风道流路内,从出风口排出;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用于将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吹风的壳体内设置有送风流路,在送风流路内设有与送风流路相连通的风道流路,进风口与风道流路的入口之间设有温度感测装置,其空气流动原理: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送风流路内,经温度感测装置感测环境温度后,引入风道流路中,最后从出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根据不同季节环境中的温度自动调节出风口温度大小的效果,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其空气流路结构非常简单,制作方便。其中,温度感测装置感测环境温度参数并将检测的信号反馈给主控制装置,由主控制装置控制风机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工作,使其出风口吹出相应的风温,进而实现可根据不同季节环境中的温度自动调节出风口温度大小。

4、根据上述方案,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三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位于壳体的尾端,第二进风口与第三进风口对称设于壳体的两侧,机芯组件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第一导流孔与第二进风口对应设置,第二导流孔与第三进风口对应设置。风道流路通过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连通于送风流路,其中,第一导流孔与第二进风口对应设置,使得第二进风口的空气经第二进风口吸入后经第一导流孔进入风道流路内形成气流;第二导流孔与第三进风口对应设置,使得第三进风口的空气经第三进风口吸入后经第二导流孔进入风道流路内形成气流。

5、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壳体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机芯组件的尾端,所述挡板与第一进风口对应设置。该挡板的作用主要在于:阻挡头发,避免头发被吸入;导流气流,气流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经挡板导流后,气流经过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进入机芯。

6、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机芯组件包括机芯左盖和机芯右盖,机芯左盖与机芯右盖固定连接,机芯左盖与机芯右盖之间设有用于固定主控制装置的第一定位槽、用于固定风机控制装置的第二定位槽以及用于固定温度控制装置的第三定位槽。将机芯组件的壳体由机芯左盖与机芯右盖固定连接构成,可方便主控制装置、风机控制装置以及温度控制装置的安装。

7、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温度控制装置通过固定架固定于第三定位槽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防止温度控制装置与壳体直接接触,壳体受热小,降低合用者烫伤的风险。

8、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左盖、外壳右盖、后盖以及前盖,所述温度感测装置安装于外壳左盖或外壳右盖上,所述外壳左盖与外壳右盖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左盖与外壳右盖的一端与后盖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左盖与外壳右盖的另一端与前盖固定连接;所述出风口设于前盖上,所述第一进风口设于后盖上,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外壳左盖上,所述第三进风口设于外壳右盖上。

9、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三进风口上均设有滤网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送风流路内。

10、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壳体的手柄上设有开关按键和多个档位按键,开关按键与多个档位按键电连接于主控制装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多个档位按键来控制发热功率,其操作方便。

1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吹风的壳体内设置有送风流路,在送风流路内设有与送风流路相连通的风道流路,并在进风口与风道流路的入口之间设有温度感测装置,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其空气流路结构非常简单,制作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壳体的尾端,所述第二进风口与第三进风口对称设于壳体的两侧,所述机芯组件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孔与第二进风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导流孔与第三进风口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机芯组件的尾端,所述挡板与第一进风口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组件包括机芯左盖和机芯右盖,所述机芯左盖与机芯右盖固定连接,所述机芯左盖与机芯右盖之间设有用于固定主控制装置的第一定位槽、用于固定风机控制装置的第二定位槽以及用于固定温度控制装置的第三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通过固定架固定于第三定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左盖、外壳右盖、后盖以及前盖,所述温度感测装置安装于外壳左盖或外壳右盖上,所述外壳左盖与外壳右盖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左盖与外壳右盖的一端与后盖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左盖与外壳右盖的另一端与前盖固定连接;所述出风口设于前盖上,所述第一进风口设于后盖上,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外壳左盖上,所述第三进风口设于外壳右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三进风口上均设有滤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手柄上设有开关按键和多个档位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与多个档位按键电连接于主控制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吹风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电吹风,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送风流路,送风流路内设有机芯组件,机芯组件内设有风道流路,风道流路的入口与进风口连通,进风口与风道流路的入口之间设有温度感测装置,风道流路的出口与出风口连通;风道流路内设有主控制装置、风机控制装置以及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感测装置电连接于主控制装置,主控制装置电连接于风机控制装置与温度控制装置。通过在电吹风的壳体内设置有送风流路,在送风流路内设有与送风流路相连通的风道流路,并在送风流路与风道流路之间的壳体上安装有温度感测装置,其空气流路结构非常简单,制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江亲洪,江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