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结冰地面跌倒时的速停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4370发布日期:2024-03-01 12:0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用于结冰地面跌倒时的速停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手套,尤其涉及在结冰地面用的专用手套。


背景技术:

1、传统手套都是由手指部、手掌部和手腕部构成。作用是手部保暖或劳动时保护手部不被伤害,或是医疗卫生防菌,也有装饰用的等等。手套按照制作方法和用途分为缝制、针织、浸胶、模压乳胶等等。为了提高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大多在手套基体的手掌心面和手指肚部位涂覆加工上防滑层或耐磨层,最有效的防滑层或耐磨层是颗粒状弹性物。

2、目前在我国冬季的北方地区,由于地面结冰行人滑倒不在少数,如遇倾斜地面时还会造成滑行不止,如果滑向机动车辆或深沟悬崖后果不可设想。有的在滑冰场所,也会发生滑行不止的现象。由于冰面的特殊性质,防滑手套的弹性颗粒物与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几乎为零,即使带上防滑手套也无济于事。如何有效阻止结冰地面跌倒时的滑行不止问题引起人们注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结冰地面跌倒时的滑行不止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用于结冰地面跌倒时的速停手套,专用结冰地面行动时佩戴。

2、为达上述目的,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结冰地面跌倒时的速停手套,包括由手指部、手掌部和手腕部构成的手套基体,其特征在于,在手套基体的四指上各套尖体套;在手套基体的手掌着力部位附着有尖体片;在所述的手腕部设有双自粘带。

3、所述的尖体套是在可塑性的开口套上设有若干个硬质尖体;所述的尖体片是在硬质底片上设有若干硬质尖体;所述的硬质尖体的尖部为锐角状,硬度大于冰面的硬度。

4、上述的手掌着力部位包括:大鱼际部位、小鱼际部位、掌心部位和小鱼际外侧部位。

5、为了便于防丢辨认,在手套基体的的背部设有专属标签。用于书写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

6、根据现有知识,上述的冰面硬度在室外和季节温度成反比,温度越低冰的硬度越大,季节温度0°c时,冰面莫氏硬度为1~2;季节温度-15°c时,冰面莫氏硬度为2~3;季节温度 -40°c时,冰面莫氏硬度为4;季节温度 -50°c时,冰面莫氏硬度为6;室内滑冰场冰面温度一般为零下5- 6度,冰面莫氏硬度2左右。制作硬质尖体的材料可根据使用场景的冰面莫氏硬度选择。一般选普通钢、不锈钢或硬质塑料即可。在技术方案中优选硬质塑料,硬质塑料便于加工成各种整体形状,便于加工成带硬质尖体的开口套和带硬质尖体的硬质底片。

7、上述的可塑性开口套,由于设计了开口,可以根据手指粗细撑开或缩小直径,套在手套基体的四指上。

8、使用时,将其穿戴在手上并扎紧。当在冰面上不慎滑倒的瞬间,人们会不自觉得用手掌去支撑地面,此时如果人处于握拳状态,手指部位或小鱼际外侧部位的硬质尖体会刺入冰面阻止滑行;如果人不慎滑倒处于五指非握拳状态,大鱼际部位、小鱼际部位的硬质尖体会刺入冰面阻止滑行;如果人不慎滑倒瞬间手掌虽未触地,但在翻滚滑行中人会用手抓挠地面,硬质尖体会刺入冰面起到阻止滑行的作用。



技术特征:

1.用于结冰地面跌倒时的速停手套,包括由手指部、手掌部和手腕部构成的手套基体,其特征在于,在手套基体的四指上各套有可塑性的开口套,开口套上设有若干个硬质尖体;在手套基体的手掌着力部位附着有若干硬质底片,硬质底片上设有硬质尖体;在所述的手腕部设有双自粘带;所述的硬质尖体的尖部为锐角,尖部硬度大于冰面的硬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结冰地面跌倒时的速停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掌着力部位包括:大鱼际部位、小鱼际部位、掌心部位和小鱼际外侧部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结冰地面跌倒时的速停手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手套基体的背部设有专属标签。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结冰地面跌倒时的速停手套,包括手套基体,其特征在于,在手套基体的四指上各套有带硬质尖体的开口套;在手套基体的手掌着力部位附着有若干带硬质尖体的硬质底片;在所述的手腕部设有双自粘带;所述的硬质尖体的尖部为锐角,尖部硬度大于冰面的硬度;使用时,将其穿戴在手上并扎紧,当在冰面上不慎滑倒时,硬质尖体会刺入冰面阻止滑行;人在翻滚滑行中人会用手抓挠地面,硬质尖体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芳菲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