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拉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4051发布日期:2024-03-28 18:3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拉杆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箱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拉杆箱。


背景技术:

1、拉杆箱因省力和方便使用,常常被用于装载和运输零散的物品,并且由于其箱体具有防止物件丢失和损坏的作用,也常常被用在运送易碎品和贵重物品上,比如有些用于运送玻璃容器或精密仪器,因此人们希望拉杆箱具有较好的减震功能,且希望箱体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尽量保持平置。虽然目前也有拉杆箱对行走轮进行减震处理,但其减震仅局限在行走轮的支撑轴上,对箱体的整体减震效果有限。并且若地面偶有坡度时,箱体在移动的过程中也会倾斜,对有些运送不宜倾斜放置的物件,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鉴于此,如果能对减震拉杆箱进行进一步改进,使箱体能够更好地减震及行走时箱体能够保持平置,来提高物品运送的安全性,降低对物品损坏的风险,是本案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震拉杆箱,包括减震箱组件和移动架组件,所述的减震箱组件设有内外两层箱体,其内箱体置于外箱体内且其底部和四周均与外箱体弹性连接;移动架组件设有底座和铰接在底座一侧的拉座,底座的底部设有固定高度的行走轮和可使底座的一端高度发生变化的摆动轮组,拉座上设有拉杆和行走轮,减震箱组件固接在移动架组件的底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减震拉杆箱进行改进,将减震箱组件设计成双层箱体且其内箱体的底部和四周均弹性连接在外箱体内,利用互为反向设置在侧边的拉簧和底部压簧使内箱体始终处于弹性浮动状态而提高其减震效果;并且在移动架组件的底座上设有固定高度的行走轮和可调节底座的一端高度的摆动轮组,使底座在坡道上行走时可利用摆动轮组调节一端高度而使减震箱组件保持平置,从而可提高物品运送的安全性,降低对物品损坏的风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减震拉杆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箱组件和移动架组件,所述的减震箱组件设有内外两层箱体,其内层箱体置于外层箱体内且其内层箱体的底部和四周均与外层的箱体弹性连接,所述的移动架组件设有底盘和铰接在底盘一侧的推拉件,其底盘的底部设有固定高度的行走轮和可调节底盘的一端高度的摆动连接的滚动轮,其推拉件上设有拉杆和行走轮,所述的减震箱组件固接在移动架组件的底盘上。底盘在平地行走时,移动架组件的推拉件上的行走轮的底面可与底盘上的固定高度的行走轮的底面处在同一行走面上;底盘在坡道行走时,推拉件上的行走轮的底面可与底盘上的摆动连接的滚动轮的底面处在同一行走面上,或者底盘上的固定高度的行走轮的底面与底盘上的摆动连接的滚动轮的底面处在同一行走面上。

4、所述的减震箱组件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所述的外箱体和内箱体均为敞口向上的空腔体,内箱体置于外箱体内且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设有空隙。

5、所述的减震箱组件还包括拉簧和压簧,所述的拉簧为若干件,若干件拉簧分散置于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的周侧空隙中,拉簧均斜向设置且每个侧边的上部拉簧与下部拉簧的数量相等且倾斜方向相反,拉簧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内箱体和外箱体的侧壁上,所述的压簧为若干件,若干件压簧置于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的底部空隙中,压簧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内箱体和外箱体的底壁上。

6、所述的减震箱组件还包括箱盖,所述的箱盖盖合在外箱体的口部且可开启或闭合。

7、所述的移动架组件包括拉杆、拉座和第一行走轮,所述的拉座为设有一对平行管孔的板状体,所述的拉杆为设有双杆的п形半框构件,拉杆插入在拉座的管孔中且可伸缩,所述的第一行走轮为二件,二件第一行走轮固接在拉座的底部且左右对称布设。

8、所述的移动架组件还包括底座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的底座为板状构件,底座的一端铰接在拉座的底端上,所述的第二行走轮为二件,二件第二行走轮固接在底座的底部且左右对称布设。

9、所述的移动架组件还包括摆动轮组,所述的摆动轮组为四组,四组摆动轮组均分且置于第二行走轮的前方和后方,其前方的摆动轮组与后方的摆动轮组以第二行走轮的中心对称设置,且前方或后方各自的二组摆动轮组以底座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

10、所述的摆动轮组包括摆杆、滚轮和第一气缸,所述的摆杆的一端铰接在底座的底部,其另一端与滚轮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气缸的一端与底座铰接,其另一端铰接在摆杆的中部。

11、所述的移动架组件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的第二气缸的一端与外箱体的侧壁铰接,其另一端铰接在拉座的中部。

12、所述的移动架组件还包括供气单元,所述的供气单元包含供气泵、气管和控制阀。

13、所述的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均包含有可转动的支架。

14、由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震拉杆箱的优点在于:一是将减震箱组件设计成双层箱体且其内箱体的底部和四周均弹性连接在外箱体内,利用互为反向设置在侧边的拉簧和底部压簧使内箱体始终处于弹性浮动状态而提高其减震效果;二是在移动架组件的底座上设有固定高度的行走轮和可调节底座的一端高度的摆动轮组,使底座在坡道上行走时可利用摆动轮组调节一端高度而使减震箱组件保持平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减震拉杆箱进行改进,可提高物品运送的安全性,降低对物品损坏的风险。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震拉杆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箱组件(1)和移动架组件(2),所述的减震箱组件(1)设有内外两层箱体,其内层箱体置于外层箱体内且其内层箱体的底部和四周均与外层的箱体弹性连接,所述的移动架组件(2)设有底盘和铰接在底盘一侧的推拉件,其底盘的底部设有固定高度的行走轮和可调节底盘的一端高度的摆动连接的滚动轮,其推拉件上设有拉杆和行走轮,所述的减震箱组件(1)固接在移动架组件(2)的底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箱组件(1)包括外箱体(11)和内箱体(12),所述的外箱体(11)和内箱体(12)均为敞口向上的空腔体,内箱体(12)置于外箱体(11)内且内箱体(12)与外箱体(11)之间设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箱组件(1)还包括拉簧(14)和压簧(15),所述的拉簧(14)为若干件,若干件拉簧(14)分散置于内箱体(12)与外箱体(11)之间的周侧空隙中,拉簧(14)均斜向设置且每个侧边的上部拉簧(14)与下部拉簧(14)的数量相等且倾斜方向相反,拉簧(14)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内箱体(12)和外箱体(11)的侧壁上,所述的压簧(15)为若干件,若干件压簧(15)置于内箱体(12)与外箱体(11)之间的底部空隙中,压簧(15)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内箱体(12)和外箱体(11)的底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箱组件(1)还包括箱盖(13),所述的箱盖(13)盖合在外箱体(11)的口部且可开启或闭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架组件(2)包括拉杆(21)、拉座(22)和第一行走轮(23),所述的拉座(22)为设有一对平行管孔的板状体,所述的拉杆(21)为设有双杆的п形半框构件,拉杆(21)插入在拉座(22)的管孔中且可伸缩,所述的第一行走轮(23)为二件,二件第一行走轮(23)固接在拉座(22)的底部且左右对称布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架组件(2)还包括底座(25)和第二行走轮(24),所述的底座(25)为板状构件,底座(25)的一端铰接在拉座(22)的底端上,所述的第二行走轮(24)为二件,二件第二行走轮(24)固接在底座(25)的底部且左右对称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架组件(2)还包括摆动轮组(26),所述的摆动轮组(26)为四组,四组摆动轮组(26)均分且置于第二行走轮(24)的前方和后方,其前方的摆动轮组(26)与后方的摆动轮组(26)以第二行走轮(24)的中心对称设置,且前方或后方各自的二组摆动轮组(26)以底座(25)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轮组(26)包括摆杆(261)、滚轮(262)和第一气缸(263),所述的摆杆(261)的一端铰接在底座(25)的底部,其另一端与滚轮(262)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气缸(263)的一端与底座(25)铰接,其另一端铰接在摆杆(261)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架组件(2)还包括第二气缸(27),所述的第二气缸(27)的一端与外箱体(11)的侧壁铰接,其另一端铰接在拉座(22)的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减震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架组件(2)还包括供气单元(28),所述的供气单元(28)包含供气泵、气管和控制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箱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拉杆箱,包括减震箱组件和移动架组件,所述的减震箱组件设有内外两层箱体,其内箱体置于外箱体内且其底部和四周均与外箱体弹性连接;移动架组件设有底座和铰接在底座一侧的拉座,底座的底部设有固定高度的行走轮和可使底座的一端高度发生变化的摆动轮组,拉座上设有拉杆和行走轮,减震箱组件固接在移动架组件的底座上。本技术通过对减震拉杆箱进行改进,利用互为反向设置在侧边的拉簧和底部压簧使内箱体始终处于弹性浮动状态而提高其减震效果;利用摆动轮组调节底座的一端高度而使减震箱组件保持平置,从而可提高物品运送的安全性,降低对物品损坏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玺,戴小燕,谢维军,冯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锦林环保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