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08470发布日期:2024-12-13 11:2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具体为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1、行李箱又可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通常行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现有的行李箱通常通过设置可做360度的旋转滚轮与拉杆的相互配合,可以轻松对行李箱进行拉动。

2、1.现有的行李箱在需要取物或者放入物品时,需要将行李箱完全打开,私人物品将完全暴露于公众,不方便对随身物品进行取放;

3、2.在等车的过程中,人们在玩手机打发时间的时候,注意力集中,无法时刻关注行李箱,可能导致行李箱丢失,对人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具有便于取放随身物品和防止行李箱丢失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体,所述行李箱本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杆手柄,所述行李箱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呈l形的隔板,所述行李箱本体的外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槽板,所述隔板的右侧壁与转动槽板的左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开口内部的收纳袋,所述行李箱本体与转动槽板的另一端通过拉链连接;

3、所述拉杆手柄的外壁设置有手机支架机构。

4、为了便于对手机进行支撑,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优选的,所述手机支架机构包括拉杆手柄外壁开设的l形槽,所述l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呈l形的支架。

5、为了使行李箱本体的上端面平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优选的,所述行李箱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位于拉杆手柄右侧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折叠后的上端面与行李箱本体的上端面平齐。

6、为了便于对手机进行充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优选的,所述行李箱本体的上端面嵌入安装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开口内部的连接充电线。

7、为了防止行走过程中支架打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优选的,所述l形槽的内部下端嵌入有第一磁铁,所述支架的下端面嵌入有与第一磁铁相匹配的第二磁铁。

8、为了使支架处于倾斜状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优选的,所述l形槽的下端设置为斜面结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对随身物品进行取放时,通过拉链将行李箱本体与转动槽板之间的固定状态解除,进而将开口打开,然后将收纳袋内的随身物品拿出或将随身物品放入收纳袋内,通过收纳袋能够对随身物品进行限位,进而在不将行李箱本体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方便快速的对随身物品进行取放,防止私人物品完全暴露于公众;

11、等待过程中,转动支架,将支架打开,然后将手机放到支架内,然后上半身半趴在行李箱本体进行观看,进而在观看手机的同时,使行李箱本体全程在自己的视野内,从而避免行李箱本体的丢失。



技术特征:

1.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体(1),所述行李箱本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杆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呈l形的隔板(3),所述行李箱本体(1)的外壁开设有开口(5),所述开口(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槽板(4),所述隔板(3)的右侧壁与转动槽板(4)的左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开口(5)内部的收纳袋(6),所述行李箱本体(1)与转动槽板(4)的另一端通过拉链(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支架机构包括拉杆手柄(2)外壁开设的l形槽(8),所述l形槽(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呈l形的支架(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本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位于拉杆手柄(2)右侧的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把手(11),所述把手(11)折叠后的上端面与行李箱本体(1)的上端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本体(1)的上端面嵌入安装有充电接口(12),所述充电接口(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开口(5)内部的连接充电线(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槽(8)的内部下端嵌入有第一磁铁(14),所述支架(9)的下端面嵌入有与第一磁铁(14)相匹配的第二磁铁(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槽(8)的下端设置为斜面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便携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体,行李箱本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杆手柄,行李箱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呈L形的隔板,行李箱本体的外壁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槽板,隔板的右侧壁与转动槽板的左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开口内部的收纳袋,行李箱本体与转动槽板的另一端通过拉链连接;对随身物品进行取放时,通过拉链将行李箱本体与转动槽板之间的固定状态解除,进而将开口打开,然后将收纳袋内的随身物品拿出或将随身物品放入收纳袋内,通过收纳袋能够对随身物品进行限位,进而在不将行李箱本体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方便快速的对随身物品进行取放,防止私人物品完全暴露于公众。

技术研发人员:金德厚,罗钟平,胡新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亚洲箱包(丹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