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卡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包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外出时一般很少携带大量的现金,较多的情况是携带少量的现金以及几张需要使用的卡片,例如银行卡、会员卡、购物卡、门禁卡等等。因此,人们对传统钱包的使用频次,就变得越来越少,从而出现了便携式的卡包,主要用来存放卡片;当然,也是可以用来存放少量的现金。现有技术中,便携式的卡包一般包括有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多是通过铰接结构进行连接,使得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可以相对地转动打开,从而实现卡片的存放。但是,这样的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卡包的生产。并且,也有通过松紧带进行连接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的,但这种结构易磨损,产品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一种卡包的连接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包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座以及扭力结构,所述连接座用以设置在卡包的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所述扭力结构安装于所述连接座上,且所述扭力结构具有第一扭力臂以及第二扭力臂,所述第一扭力臂用以连接于卡包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二扭力臂用以连接于卡包的第二面板,以实现所述扭力结构于卡包的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施以弹性扭力。
4、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扭力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柱。
5、所述安装柱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扭力结构包括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具有第一扭脚和第三扭脚,所述第二扭簧具有第二扭脚和第四扭脚,所述第一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柱体,且所述第一扭脚形成为所述第一扭力臂,所述第三扭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相应地,所述第二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扭脚形成为所述第二扭力臂,所述第四扭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
6、所述第一扭脚于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部朝向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延伸,所述第三扭脚于所述第一柱体的底部朝向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延伸,所述第二扭脚于所述第二柱体的顶部朝向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延伸,所述第四扭脚于所述第二柱体的底部朝向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延伸。
7、所述连接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以支撑于所述第一扭脚以及所述第二扭脚。
8、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二柱体的顶部平齐,以使所述凸起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扭脚以及所述第二扭脚平齐。
9、所述凸起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三扭脚以及所述第四扭脚均抵紧于所述安装槽内。
10、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二柱体并排设置,相应地,所述第一扭簧与所述第二扭簧并排设置。
11、所述第三扭脚与所述第四扭脚并排地抵紧于所述安装槽内。
12、所述第一扭脚的末端部延伸出第一钩合部,所述第一钩合部用以钩合于卡包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二扭脚的末端部延伸出第二钩合部,所述第二钩合部用以钩合于卡包的第二面板。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用时,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安装于卡包的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具体地,将连接座置入于卡包的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由于连接座上安装有扭力结构,将扭力结构的第一扭力臂连接于第一面板,扭力结构的第二扭力臂连接于第二面板,以实现扭力结构于卡包的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施以弹性扭力,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弹性连接,从而实现卡包的弹性打开或闭合,以便于卡片的存放。并且,由于扭力结构为施以弹性扭力的结构,连接座的设置使扭力结构具有稳定的安装载体,使扭力结构在施以弹性扭力的过程中结构更为稳定,从而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1.一种卡包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以及扭力结构(2),所述连接座(1)用以设置在卡包的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所述扭力结构(2)安装于所述连接座(1)上,且所述扭力结构(2)具有第一扭力臂以及第二扭力臂,所述第一扭力臂用以连接于卡包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二扭力臂用以连接于卡包的第二面板,以实现所述扭力结构于卡包的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施以弹性扭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包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上设置有安装柱(11),所述扭力结构(2)安装于所述安装柱(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包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11)包括第一柱体(12)和第二柱体(13),所述扭力结构(2)包括第一扭簧(21)和第二扭簧(22),所述第一扭簧(21)具有第一扭脚(23)和第三扭脚(24),所述第二扭簧(22)具有第二扭脚(25)和第四扭脚(26),所述第一扭簧(21)套设于所述第一柱体(12),且所述第一扭脚(23)形成为所述第一扭力臂,所述第三扭脚(24)连接于所述连接座(1),相应地,所述第二扭簧(22)套设于所述第二柱体(13),所述第二扭脚(25)形成为所述第二扭力臂,所述第四扭脚(26)连接于所述连接座(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包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脚(23)于所述第一柱体(12)的顶部朝向所述连接座(1)的一端延伸,所述第三扭脚(24)于所述第一柱体(12)的底部朝向所述连接座(1)的另一端延伸,所述第二扭脚(25)于所述第二柱体(13)的顶部朝向所述连接座(1)的一端延伸,所述第四扭脚(26)于所述第二柱体(13)的底部朝向所述连接座(1)的另一端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包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部(16),所述支撑部(16)用以支撑于所述第一扭脚(23)以及所述第二扭脚(2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包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的另一端设置有凸起部(14),所述凸起部(14)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柱体(12)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二柱体(13)的顶部平齐,以使所述凸起部(14)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扭脚(23)以及所述第二扭脚(25)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包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4)设置有安装槽(15),所述第三扭脚(24)以及所述第四扭脚(26)均抵紧于所述安装槽(15)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包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12)与所述第二柱体(13)并排设置,相应地,所述第一扭簧(21)与所述第二扭簧(22)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包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扭脚(24)与所述第四扭脚(26)并排地抵紧于所述安装槽(1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任一项所述的卡包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脚(23)的末端部延伸出第一钩合部(27),所述第一钩合部(27)用以钩合于卡包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二扭脚(25)的末端部延伸出第二钩合部(28),所述第二钩合部(28)用以钩合于卡包的第二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