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隔热太阳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106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隔热太阳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折叠的隔热太阳帽。
旅游中,旅游者为了防暑和保护头部不被爆晒,一般都备置太阳帽。现有的折叠式太阳帽不外乎二种,一种是用布料制作、帽体为封闭式的太阳帽,它藉助布料本身的透气细孔来实现散热,所以散热慢,且布料来回折叠有折印使帽子不美观;另一种用织成纲纱状的塑料来制作,帽体为镂空式的太阳帽,虽此网纱状镂空孔可使透气得到改善,但因塑料受太阳照射后易变软,会使帽体贴于头上,而使透气性仍不理想;此外因现有的这些太阳帽均设有隔热设置,所以在日晒时间较长时,帽子温度就高于人体体温,戴于头上亦很不舒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透气性好、价格较低且能隔热的折叠太阳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太阳帽的外层、里层用不漏气的软料制作,使外层和内层之间为一个与充隔热介质口相连通的封闭层,将此中间层充以空气或水等隔热介质,该中间层就可成会一隔热层,这样可使内层温度不太高,戴于头上不会感觉不舒服;另外本设计中将帽体内层设计为具有多个凹槽,且此些凹槽均与帽顶处的出气筒相通,这样使帽内的热气可很通畅由凹槽至帽顶出气筒而引出,而使帽内通风好,温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隔热且透气性好,帽内通风好,温度低,人戴于头上感觉舒服,并可采用不漏气软料(如塑料)制作,而使价格很便宜,且可折叠,携带方便。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由图1~3可见,本折叠式隔热太阳帽由帽体2、帽沿3、帽顶1所组成,其帽体2包括外层21、里层23,其特征在于帽体的里、外层之间的中间层22为一个只与充隔热介质口11相连通的封闭层,帽体的内、外层23、21均由不漏气的软料制作,帽体的内层具有2个以上与帽顶出气筒12相连通凹槽231,所述的帽顶其靠近外侧设有一与中间层相连的充隔热介质口11,其中间设有与内层各凹槽231均相连通的出气筒12,其充隔热介质口11上设有一封闭塞13。
上述结构中的充隔热介质口11可设计为高出帽顶,这样旅游者用口吹气入中间层时较为方便。当中间层22中充以空气时,可隔热;当中间层22中充以温度较低的水时,中间层还可起吸热降温作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层结构独具一格,使本设计的太阳帽性能更好。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里层23亦采用了独有的凹槽结构并使其与帽顶设置的出气筒12相连通,从而使帽内热气通过凹槽很快由出气筒引出,因此帽内通风好,温度低。
为了使本设计的太阳帽携带方便,可折叠,本实施例中可将帽体2、帽顶用塑料压制成,或用封闭性好的纸或橡胶等压制成,其中以采用塑料成本最低、价廉。
在设计中还考虑到在帽沿3处设置一形如钮扣状塞头31,此塞头的形状、大小与出气筒12相同,平时它配置在帽沿4上作装饰品,下雨时,将此钮扣状塞头31取出装置于出气筒12中,可防止雨从出气筒中流入头上,从而使本太阳帽还兼有防雨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隔热太阳帽,由帽体2、帽沿3、帽顶1所组成,其帽体2包括外层21、里层23,其特征在于帽体的里、外层之间的中间层22为一个只与充隔热介质口11相连通的封闭层,帽体的内、外层23、21均由不漏气的软料制作,帽体的内层具有2个以上与帽顶出气筒12相连通凹槽231,所述的帽顶其靠近外侧设有一与中间层相连的充隔热介质口11,其中间设有与内层各凹槽231均相连通的出气筒12,其充隔热介质口11上设有一封闭塞13。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帽,其特征在于帽顶1上设有的充隔热介质口11高于帽顶顶端12。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帽,其特征在于帽沿4上设有一可摘下的钮扣状塞头41,塞头41的形状、大小均与帽顶1的出气筒12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隔热太阳帽,由帽顶1、帽体2、帽檐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帽体用可折叠的塑料等不漏气的软料制成其里外层23、21之间的中间层22为一不漏气的封闭层,此层与设于帽顶的充隔热介质口11相连通,当充以空气、水等介质时即形成隔热层;帽体的里层设有多个凹槽231,它与帽顶的通气孔12相通,使帽内的热气由此引出。上述结构使本太阳帽隔热好,透气性好,帽体温度不高,故人戴后感觉舒服,且价廉,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A42B1/00GK2107804SQ92201050
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4日
发明者张锦明 申请人:张锦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