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249阅读:17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伞,特别涉及下巢改进使折合长度小并且操作简捷方便的折叠伞。
伞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随身物品之一,伞具按照收合方式可大致分为固定收合及折叠收合两种形式,固定收合伞属于较早期的产品,体积较大的海滩伞或遮阳伞仍然采用这种形式,由于这种伞收合后的长度及体积较长及较大,所以不适用于个人随身携带。
市场上常见的折叠伞如


图14~
图16所示,其中,该折叠伞的下巢1A之内为一圆柱状的孔洞1B,该伞柄1C底部为了固定该下中棒1D的底端而设有补强肋1E,这种常用的折叠伞在收合时,下巢1A沿该中棒1F下降至伞柄1C,由于该下巢1A内所开设的孔洞1B为单纯的圆柱状,因此对其下中棒1D的中棒卡钮1G并无任何作用,而使该下巢1A的下降受阻,通常需要用手指下压该中棒卡钮1G后,才能使该下巢1A通过中棒卡钮1G至伞柄1C上,所以收合操作不方便;另外,当该下巢1A下降收合至该伞柄1C内时,由于该补强肋1E高度的影响,所以使该下巢1A仅能抵靠在该补强肋1E的上缘,而使该下巢1A并未完全收合至该伞柄1C内(参照
图16)。由于该补强肋1E高度所造成的伞具折合间隙,使得该伞具折合后依然较长,间接影响该伞的随身携带性。
现有的另一种改进的折叠伞如
图17A至
图19所示,其结构与
图14至
图16所示的结构相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该下巢1A的握持部具有三个对应于补强肋1E的沟槽2B,该设计虽可改善伞的收折空间(如
图19所示),但下巢1A及伞柄等零附件过于复杂(如该下巢1A的握持部需加工沟槽2B并使该沟槽2B对应该补强肋1E套置),制造上较麻烦,而且下巢1A的握持部上开立对应沟槽2B将使该握持部的强度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面提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一种折合长度短,操作简便并耐用的折叠伞。
为达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伞,下巢套置于伞中棒上,且下巢下侧有一握持部,而该握持部内侧有一扩大的套合部,用以套合伞柄的接合部,而该握持部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槽孔,用以扣持或抵触该位于中棒上的开伞弹弓,用作伞具的开启控制,以及在该下巢内部套合部上方设倒斜部扩口,此倒斜部用以按压中棒凸钮,而使中棒可以顺势收折;该接合部设于伞柄内,与中棒的末端一同连接在伞柄底部,伞柄的该接合部可完全没入下巢的套合部内。
这种方案的折叠伞结构简明,折叠长度短,操作方便,经久耐用,实用性强。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折叠伞下巢的剖面图;
图1B为
图1A沿a-a剖线的剖视图;
图1C为
图1A局部右视图;图2为表明
图1A下巢的套合部与伞柄内接合部套合状态的局部剖视图3A为本实用新型折叠伞的实施例之一;图3B为图3A的局部右视图;图4为表明图3A下巢的套合部与伞柄内接合部套合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折叠伞的实施例之二;图5B为图5A沿a-a剖线的剖视图;图5C为图5A局部右视图;图6为表明图5A下巢的套合部与伞柄内接合部套合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折叠伞的实施例之三;图7B为图7A的局部右视图;图8为表明图7A下巢的套合部与伞柄内接合部套合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折叠伞实施例在撑开时的部分剖视、部分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折叠伞优选应用实施例图;
图11A至1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伞伞柄加螺钉的实施例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伞在伞中棒加筒体结合的实施例图;
图14A至16为一种现有折叠伞示意图;
图17A至19为另一种现有折叠伞示意图;参照
图1A至2,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伞包含一下巢10,其中,该下巢10的上段部分形成一握持部10A,下段部位设有一唇部11,在该下巢10的握持部10A一侧适当位置处开设有一槽孔12,该槽孔12用于伞中棒的开伞弹弓1H凸出卡持,以供手指由外部通过该槽孔12压按该开伞弹弓1H,而控制该伞的开启,在该下巢10的内部,设有呈倒斜状扩口的套合部13,该套合部13的下缘与该唇部11的形状相配合。
另外,在该下中棒1D的末端设有一配合及对应该套合部13形状的接合部20,该锥状接合部20固定在该伞柄1C内的底部,使得该下巢10向下收折时,该下巢10的套合部13能完全套合在该接合部20的外部(如图2所示),从而该下巢10完全置于该伞柄1C中。
图1A至2所示的折叠伞,可通过该槽孔12,用手指按压开伞弹弓1H,并用手指同时持握该握持部10A向下施力,使该下巢10可沿该中棒1F向下滑降,并在该下巢10向下滑降至伞柄1C的过程中,由于该下巢10内所设的倒斜状套合部13的孔径由大变小,所以顺势将该中棒卡钮1G压入下中棒1D内,并再直接且完全套合在该伞柄1C内的接合部20上,也就是使该接合部20完全没入该倒斜状的套合部13中,从而使该伞折合时的长度最小。
再参照图3A至4,
图1A至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伞也可以采用图3A至4的结构。即将
图1A至2所示的槽孔12由一弹性按钮片14取代,该弹性按钮片14设于该握持部10A内倒斜部扩口的上或下端的适当位置处,该弹性按钮片14抵靠在该开伞弹弓1H上,按压按钮片14即可使伞打开。该套合部13及接合部20与
图1A至2所示的结构等同,可达到等同的折合效果。
再参照图5A至6,其为
图1A至2所示折叠伞的实际应用实施例,该套合部13在对应于唇部11的前端部位处,相对延长成适当长度的圆柱孔状,使该套合部13能完全包裹及套合伞柄的接合部20,另外,在该下巢1A下降过程中,由于套合部13的后侧仍有倒斜部扩口,因此,可通过该倒斜部扩口使该中棒卡钮1G更易于推入该下中棒1D内,从而使伞整体的折合操作更为容易、方便。
再参照图7A至8,将图5和6所示的折叠伞设置如图3和4所示的弹性按钮片14取代该槽孔12,其设置位置也如图3和4所示,位于该握持部10A的上或下端适当位置处,以使该套合部13更顺利及完整地套合在锥状接合部20的外围,如同图5和图6所示的折叠伞一样,在折合过程中,该中棒卡钮1G易于推入下中棒1D中,从而使伞的折合或开启操作便捷、迅速。
参照图9和10,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折叠伞在打开时的状态。为了便于说明仅以
图10所示的四折伞为例说明其操作方式。在操作时,通过
图1、图2、图5及图6所示的槽孔12,压按开伞弹弓1H,或直接压按如图3、图4、图7及图8所述的弹性按钮片14,使得该下巢10自伞柄向上升起或弹起,并通过该套合部13的倒斜部扩口使下巢10平滑地将该中棒卡钮1G推入下中棒1D中,使折叠伞迅速撑开。
当收折该折叠伞时,也通过槽孔12压按开伞弹弓1H或按压该弹性按钮片14,使该下巢10沿该中棒1F下滑,该套合部13的倒斜部扩口也使该中棒卡钮1G按压而内缩,不必使用者用手指压按缩回至中棒1F中,从而确保操作安全,而且该下巢10下滑至下中棒1D的末端并完全套合在该接合部20的外部。使该伞的收合长度最小。这种折叠伞比
图19所示的折叠伞结构简明,易于制造,而且强度高,而与
图16所示的折叠伞相比收合长度大大缩小。此外,为进一步加强伞柄接合部的强度,可自伞柄的底侧以一螺钉18来固定接合部20,此时,可在下巢下端对应侧上,开设一小槽孔16,使下巢在伞收折时由此槽孔穿过螺钉,以便减小其收折长度(请参照
图11A至12)。另外,也可以在中棒的下端侧,设一具有外螺纹的筒体40,由螺钉41与中棒下侧螺固,而后将中棒与筒体一起旋入具有内螺纹的结合部槽内(参阅
图13),这是为加强伞柄强度的另一实施例,同样地,伞具下巢的套合部也可以完全与接合部套合以减小伞的折合长度。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伞,其特征在于,下巢套置于伞中棒上,且下巢下侧有一握持部,而该握持部内侧有一扩大的用以套合伞柄的接合部的套合部,该握持部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扣持或抵触该位于中棒上的开伞弹弓以开启控制伞具的槽孔,在该下巢内部套合部上方设用以按压中棒凸钮,使中棒可以顺势收折的倒斜部扩口;该接合部设于伞柄内,与中棒的末端连接于伞柄底部,伞柄的该接合部可完全没入下巢的套合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伞,其特征在于下巢中的握持部的内侧具有一适当长度的套合部,而套合部上方的适当位置处设倒斜部扩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伞,其特征在于,在该下巢的握持部上的对应于槽孔位置处设一用于开伞操作的弹性按钮片。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伞其下巢下端内侧设一握持部,握持部内设有孔径扩大的套合部,该套合部上方适当位置处则设倒斜部扩口,该扩口部用以按压中棒凸钮,使中棒得以顺势收合,以及在该下巢一侧边上开设一槽孔,供伞中棒的开伞弹弓卡扣固定,另在下中棒末端,设以一对应于下巢套合部的接合部,该接合部连结于伞柄底部,该伞具收合时,其下巢的套合部完全套合于该伞柄的接合部上,使该伞折合长度最小。
文档编号A45B19/04GK2237962SQ95214258
公开日1996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日
发明者刘福田 申请人:刘福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