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套与鞋结合的鞋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51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套与鞋结合的鞋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产品,具体涉及由鞋套与鞋结合的鞋产品。
一般来说,鞋是用来保护脚部的,有时兼起保暖作用,有时也兼起装饰作用。按使用条件区分,鞋坷分为便鞋、运动鞋、凉鞋、雨鞋等等;按鞋帮的高矮来区分,又可分为高帮鞋、浅帮鞋;再进一步可分为靴与鞋,又可分为长统靴与短统靴。当然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区分标准。但是,鞋型一经选定就局限于为其选定目的服务。例如,下雪天或下雨天外出,应当穿上雪靴或雨鞋、雨靴,但是进入屋内以后,穿上这种鞋或靴就很不方便,尤其是出席一些比较隆重的场合。当然已经有一些专为此目的设计的套鞋、套靴,也有一些加到皮鞋上面为脚部保暖用的鞋盖套。但是这些装置用起来都不很方便,而且容易弄花带有装饰性的鞋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多种使用场合的鞋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第一种方案是用一个无底的鞋套套装在鞋上将鞋面盖住,其中的配套的鞋可以是任何鞋型。无底鞋套在下周缘上设有凸凹相间的啮合装置,鞋在鞋底的周缘上也设有与无底鞋套下周缘上的凹凸啮合装置互相紧密配合的凹凸啮合装置;啮合装置可以是凹凸相间的条状结构,也呆以是凹凸相间的齿状与条状结合的结构。通过互相匹配的凹凸啮合装置的紧密配合,可保证地面上的雨水、雪水不会渗入沾污鞋面。如果单纯为了防雨、防雪,无底鞋套的在啮合装置以上的上部体干部份可用较软的薄膜状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而在下周缘上的啮合装置则用具有一定弹性的、相对较硬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无底鞋套可设计成多次使用的,也可以设计成一次性使用的。如果还要加上保暖要求,那么无底鞋套的在啮合装置以上的上部体干部份可用较为硬挺的薄膜状的橡胶或塑料材料或甚至皮革材料制成,还可以在外皮内里衬上诸如绒布、毛毡、毛皮或泡沫塑料等的保暖材料层,使体干部份比较硬挺;这样结构的无底鞋套当然不是一次性使用的,当然也可以在外皮上加上装饰性图案或装饰物。由这样的结构的鞋套与鞋结合的鞋产品可同时体现防雨雪、保暖以及装饰的作用。进屋脱下鞋套后,与之配套的鞋当然可以作为便鞋穿着,在晴天时也可单独穿着,从而扩大了这种结构的鞋的使用范围。当然鞋套与鞋要按全套规格配套提供。
第二种方案是将上述结构的啮合装置设置在鞋口的包边上和不包含覆盖鞋面部份的基本上呈筒形的鞋套的下周缘上,通过鞋与鞋套的啮合组成靴状的鞋产品,以达到一物两用的功效。此方案中的鞋套与鞋的特征都跟第一方案中的鞋套与鞋的特征相同。当然鞋套与鞋也是要按全套规格配套提供。
本实用新型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无底鞋套的侧视图;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鞋的侧视图;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无底鞋套的侧视图;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鞋的侧视图;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鞋套与鞋的装配图;图6示出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鞋套的侧视图;图7示出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鞋的侧视图;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鞋套与鞋的装配图9示出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鞋套的侧视图;
图10示出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鞋的侧视图;在所有描述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部份用相同的标号来标示。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无底鞋套1。此无底鞋套呈靴状外形,具有覆盖着与之配套的鞋的整个鞋面的覆盖部2,在此覆盖部下面的下周缘上设有凹凸相间的齿状啮合部与条状啮合部结合的啮合装置3,在图中涂上黑色的部份代表凹入部份,其间就是凸齿部份,啮合装置3用具有一定弹性的、相对较硬一些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在啮合装置以上的部份可用较软的薄膜状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以实现防雨雪作用,也可用较为硬挺的薄膜状的橡胶或塑料材料或甚至皮革材料制成外皮并在外皮内里衬上诸如绒布、毛毡、毛皮或泡沫塑料等的保暖材料层以实现保暖作用。
图2所示的是与
图1所示的无底鞋套1配套使用的鞋4。它可以具有任何型式的鞋面5,只是在鞋底的外周缘上设置跟上述的鞋套的啮合装置3完全匹配的凹凸相间的齿状啮合部与条状啮合部结合的啮合装置6,在图中也是以黑色代表凹入部份。
由于鞋套1与鞋4通过两者的互相匹配的啮合装置3、6紧密地啮合在一起以后,从外观上只看见鞋套,因此没有再将两者结合的装配图画出。
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无底鞋套1′。此无底鞋套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式跟第一实施例完全一样,所不同之处在于啮合装置3′只由凹凸相间的基本上是直条状的啮合部构成。
图4所示的是与图3所示的无底鞋套配套1′使用的鞋4′,也是可以具有任何形式的鞋面。结构与使用方式跟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鞋4完全一样,只是鞋底的外周缘上的啮合装置6′只由凹凸相间的基本上是直条状的啮合部构成。
图5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鞋套7与鞋8的装配图,图6示出其中的鞋套7,图7示出其中的与图6所示的鞋套7配套的鞋8。
图6所示的鞋套只包含基本上呈筒形的体干部份9,不包含第一实施例所具有的覆盖着鞋面5的部份,其设置在下周缘上的啮合装置10的结构原理跟
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无底鞋套1的啮合装置3的结构原理完全一样,因此在此不赘述。在图7所示的鞋中,与图6所示的鞋套的啮合装置10配合的啮合装置11设置在鞋口的包边上,通过鞋套7与鞋8的啮合组成靴状的鞋产品。
图8、9与10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鞋套7′与鞋8′,除了其啮合装置是跟图5、6与7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由凹凸相间的齿状啮合部与条状啮合部结合的啮合装置10、11不同而采用只由凹凸相间的基本上是直条状的啮合部构成的啮合装置10′、11′以外,其工作原理、结构原理以及使用方式跟图5、6与7所示的第三实施例完全一样。
本实用新型的鞋产品的优点在于这种鞋产品可以按使用情况进行组合以适应各种使用条件,扩大鞋的使用范围,具体细节在本说明书的发明概述部份中已经描述过,因此在此不再重复。
权利要求1.一种鞋套与鞋结合的鞋产品,由无底鞋套与鞋组成,鞋套套装在鞋上将鞋面盖住,其特征在于,无底鞋套在下周缘上设有凹凸相间的啮合装置,鞋在鞋底的周缘上设有与无底鞋套下周缘上的凹凸啮合装置互相紧密配合的凹凸啮合装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装置由凹凸相间的齿状啮合部与条状啮合部结合组成,由具有一定弹性的、相对较硬一些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装置由凹凸相间的基本上是直条状的啮合部构成,由具有一定弹性的、相对较硬一些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项所述的鞋产品,其特征在于,无底鞋套的在啮合装置以上的上部体干部份用较软的薄膜状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
5.按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项所述的鞋产品,其特征在于,无底鞋套的在啮合装置以上的上部体干部份用较为硬挺的薄膜状的橡胶或塑料材料或皮革材料制成。
6.按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项所述的鞋产品,其特征在于,无底鞋套的在啮合装置以上的上部体干部份用较为硬挺的薄膜状的橡胶或塑料材料或皮革材料制成外皮并在外皮内里衬上诸如绒布、毛毡、毛皮或泡沫塑料的保暖材料层。
7.一种鞋套与鞋结合的鞋产品,由筒形鞋套与鞋组成,其特征在于,基本上呈筒形的鞋套在下周缘上设有凹凸相间的啮合装置,鞋在鞋口的包边上设有与鞋套下周缘上的凹凸啮合装置互相紧密配合的凹凸啮合装置。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装置由凹凸相间的齿状啮合部与条状啮合部结合组成,由具有一定弹性的、相对较硬一些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装置由凹凸相间的基本上是直条状的啮合部构成,由具有一定弹性的、相对较硬一些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
10.按权利要求7至9中之一项所述的鞋产品,其特征在于,鞋套的在啮合装置以上的基本上呈筒形的体干部份用较软的薄膜状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
11.按权利要求7至9中之一项所述的鞋产品,其特征在于,鞋套的在啮合装置以上的基本上呈筒形的体干部份用较为硬挺的薄膜状的橡胶或塑料材料或皮革材料制成。
12.按权利要求7至9中之一项所述的鞋产品,其特征在于,鞋套的在啮合装置以上的基本上呈筒形的体干部份用较为硬挺的薄膜状的橡胶或塑料材料或皮革材料制成外皮并在外皮内里衬上诸如绒布、毛毡、毛皮或泡沫塑料的保暖材料层。
专利摘要一种鞋套与鞋结合的鞋产品,通过互相紧密配合的啮合装置使鞋套与鞋结合以扩大使用范围。啮合装置可由凹凸相间的齿状与条状啮合部构成,亦可只由凹凸相间的直条状啮合部构成。啮合装置可设在鞋套下周缘上和鞋底的外周缘上,使鞋套将鞋面整个罩住以起防雨雪作用或保暖作用,更可在鞋套内里衬上保暖材料层来增进保暖作用。啮合装置也可设在鞋套下周缘上和鞋口包边上使之改装成靴状鞋产品。还可在鞋套外面加上装饰以增进外观美感。
文档编号A43B3/16GK2254283SQ9620537
公开日1997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9日
发明者梁展基 申请人:梁展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