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01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出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由伸出及缩回地容纳棒状收容物的输出容器,特别是一种将裙形筒体与中间元件做成一体来改善输出容器的缺点的输出容器。
可自由伸出及缩回地收容有诸如口红之类化妆材料的棒状收容物的输出容器需要很多的零件,由于各个零件很小,组装这些零件极为复杂,需要很多的时间和手序。为此,人们都试图将裙形筒体与中间元件一体化,从而谋求易于组装。
公知的这种输出容器的例子结构如图6所示,即,首先具有一裙形筒体101,在该裙形筒体101的内侧以留有一定间隔的状态同轴地配置有本体103。在本体103的内侧滑动地嵌合有中心锥体105,在本体103与裙形筒体101之间配置有外筒体107。在该外筒体107的外侧带有与上述裙形筒体101做成一体的中间元件109。
换句话说,在裙形筒体101的内壁上设置有凹部111,在与一侧中间元件109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上方扩张的舌片状板弹簧113。通过该板弹簧113与凹部111的配合,使中间元件109与裙形筒体101一体化。上述外筒体107可自由滑动地夹持在与上述裙形筒体101做成一体的中间元件109与本体103之间。
在上述中心锥体105的外周上设置配合凸起106,该配合凸起106穿过设置于本体103轴线方向上的滑动孔104而与设置于外筒体107内周面上的螺旋状的螺旋槽108自由滑动地配合。因此,通过本体103相对于裙形筒体101及中间元件109的滑动,可使中心锥体105伸出及缩回。图中的115是中间盖。
在组装这种以往的输出容器时,首先要在裙形筒体101的内侧插入本体103。然后在裙形筒体101和本体103之间插入中间元件109,从而使该中间元件109固定在裙形筒体101上,同时固定住本体103。而后,依次在本体103的内侧插入中心锥体105、被中间盖115包覆的外筒体107插入在本体103的外侧。这时,中心锥体105的配合凸起106穿过滑动孔104与螺旋槽108配合。这样便完成了组装。
因此,在以往的输出容器组装过程中,将中间元件109固定在裙形筒体101上实现一体化,其组装复杂。另外,无法降低元件数目,不能实现根本上的组装简单化。
然而,通过例如一体成形等而实现裙形筒体与中间元件的一体化,就会出现另外的问题。即,在不需要什么窍门而将裙形筒体与中间元件一体化时,若将本体103从裙形筒体101上取下,各元件就会散落开来。
再有,将如图6所示的形状复杂的中间元件109与裙形筒体101事先一体成形制作时,技术上也比较困难。
本发明鉴于上述背景,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构成容器的零件数目并且能够防止各零件之间分离脱开的输出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输出容器带有裙形筒体、以与裙形筒体同轴并存有一定间隔的状态配置在该裙形筒体的内侧的本体、配置在裙形筒体与本体之间的外筒体以及滑动嵌合在上述本体内侧的中心锥体,在上述中心锥体上设置有配合凸起,该配合凸起通过沿着本体的纵向所设置的滑动孔而与螺旋状地设置于外筒体内周面上的螺旋槽自由滑动地配合,通过本体与外筒体相对的滑动而使中心锥体伸出或缩回,其特征是将上部一体形成有中间元件的裙形筒体固定在本体上,且将外筒体可自由滑动地夹持在该裙形筒体与本体之间。
这时,应将上述外筒体在本体上端阶梯部与本体的下部阶梯部之间自由滑动地配合,而将上述裙形筒体在外筒体的中间阶梯部与本体的下端阶梯部之间配合,将本体在外筒体上部阶梯部与裙形筒体的下部阶梯部之间配合。
另外,应使裙形筒体中间元件的顶部与外筒体的上述中间阶梯部配合。
此外,应在外筒体的上述中间阶梯部上配合有裙形筒体的中间部上所设置的阶梯部。
再者,应在本体的下部外周上沿着纵向设置肋条,在裙形筒体的内周上设置有与上述肋条对应的凹部。
还有,应将本体的下部外周做成多角形,将裙形筒体的内周做成与该多角形相对应的多角形。


图1是本发明的输出容器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图2是图1中的省略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3(A)是图1中A部的放大立体图,(B)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C)是图1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输出容器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的输出容器再一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图6是以往的这种输出容器的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图中1是裙形筒体,2是孔,3是本体,5是滑动孔,7是外筒体,9是螺旋槽,11是中心锥体,13是配合凸起,15是口缘部,17是上端阶梯部,19是下部,21是下部阶梯部,23是下端部,25是下端阶梯部,27是配合阶梯部(外筒体的),29是下端部,31是中间元件部,32是顶部,33是配合阶梯部(裙形筒体的),35是中间部(外筒体的),37是中间阶梯部,39是肋条,41是嵌合槽,43是帽,44是凸部,45是中间部(裙形筒体的),47是中间阶梯部(裙形筒体的),49是周缘部,51是中间盖。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出容器进行详细说明。在图1至图3中,1是裙形筒体。在该裙形筒体1的内侧配置有与裙形筒体1同轴的本体3。在该本体3上沿纵向设有滑动孔5。在裙形筒体1与本体3之间配置有上下端都敞开的筒状外筒体7。在该外筒体7的内周面上设置有螺旋状的螺旋槽9。11是滑动地嵌合在本体3内侧的中心锥体。在该中心锥体11的外侧设置有配合凸起13,该配合凸起13通过上述滑动孔5自由滑动地与螺旋槽9配合。
上述本体3呈筒状,在作为上端部的口缘部15的外周上设置有作为环状上端部的阶梯部的上端阶梯部17;而在下部19的外周上设置有作为环状下部的阶梯部的下部阶梯部21;并在下端部23的外周上设置有作为环状下端部的阶梯部的下端阶梯部25。上述外筒体7在本体3的上端阶梯部17与下部阶梯部21之间可自由滑动地配合。换言之,在外筒体7的上端部的内周上设置有环状配合阶梯部27,该配合阶梯部27与本体3的上端阶梯部17相配合,同时,外筒体7的下端部29配合在本体3的下部阶梯部21正上方。另外,在下端部29与下部阶梯部21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G1。这会使本体3与外筒体7之间的嵌合变得容易,由于容易产生轴线方向的跳动,因而树脂制的零件是用来吸收该跳动的。
上述裙形筒体1的上部做成延长的结构,成为中间元件部31。即,裙形筒体1与中间元件一体成形为下端敞开的筒状。在裙形筒体1的下端部的内周形成形状与本体3的下端阶梯部25相对应的环状切口,成为配合阶梯部33。另一方面,上述外筒体7的中间部35的外周上设置作为环状中间部的阶梯部的中间阶梯部37。上述裙形筒体1在该中间阶梯部37与本体3的上述下端阶梯部25之间可相对于外筒体7自由滑动地配合着。
上述本体3上部的上端阶梯部17及下部的下端阶梯部25分别与作为外筒体7上部阶梯部的配合阶梯部27及作为裙形筒体1下部阶梯部的配合阶梯部33配合,并可相对于外筒体7自由滑动。
本体3与裙形筒体1一体滑动地配合。在图1的实施例中,本体3的下部19的外周上沿着纵向设置有两根肋条39,另一方面,在裙形筒体1的下部19的内周上设置有8条与上述肋条39相对应的嵌合槽41。这样,本体3与裙形筒体1嵌合时,组装会变得更容易,同时防止了裙形筒体1相对于本体3的空转。在中间元件31的顶部32与中间阶梯部37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G2。这样,由于使本体3与外筒体7的嵌合变得容易,同时,由于容易产生轴向的跳动,树脂制的零件用来吸收该跳动。图中43是帽,44是用于嵌合帽43的设置在中间元件部31的3处凸部。
上述各零件的材料如下,本体3是由例如聚苯乙烯(PS)、含油树脂(樟脑)制成,裙形筒体1由例如丙烯腈-苯乙烯的共聚合树脂(A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合树脂(ABS)以及聚苯乙烯(PS)制成,外筒体7由例如聚苯乙烯(PS)、含油树脂(樟脑)制成,中心锥体11由例如丙烯腈-苯乙烯的共聚合树脂(AS)制成,帽43由例如丙烯腈-苯乙烯的共聚合树脂(A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合树脂(ABS)以及聚苯乙烯(PS)制成。
上述输出容器的组装过程如下所述。首先,将在本体3上安设裙形筒体1。即,从裙形筒体1的下端插入本体3,将肋条39嵌合在任一嵌合槽41中。这种嵌合以随后要插入的中心锥体11以及外筒体7调整时使本体3与裙形筒体1不脱离程度的嵌合强度为准,例如,用手工可以调整的程度。接着,从本体3的口缘部15上插入中心锥体11,使配合凸起13配合在滑动孔5中。在该状态下,再把外筒体7从本体3的口缘部15的方向插入,将配合凸起13配合在螺旋槽9中,从而完成了组装。
在本发明的这种输出容器中,由于减少了零件数目,并且使结构简单,因此容器的组装非常简单。
而一旦组装上了容器,各部分之间就无法相互脱离。即,本体3与裙形筒体1是固定在一起的,而且两者之间夹着外筒体7,因而形成了以下的关系。
首先,由于让外筒体7上部的配合阶梯部27与上端阶梯部17自由滑动地配合,下部的下端部29与本体3的下部阶梯部21自由滑动地配合,因此防止了外筒体7的脱落。另外,将裙形筒体1上部的中间元件部31的顶部32与外筒体7的中间阶梯部37相互配合,下部的配合阶梯部33与本体3的下端阶梯部25之间相互配合,由此防止了裙形筒体1脱落。再者,又使本体3上部的上端阶梯部17与外筒体7的配合阶梯部27相互配合,下部的下端阶梯部25与裙形筒体1的配合阶梯部33相互配合,从而防止了本体3的脱落。
这样,本体3、裙形筒体1、外筒体7相互结合,从而使得各元件之间不会分离脱开。
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在图4所示的裙形筒体1的中间部45上设置阶梯部47,将该阶梯部47与外筒体7的中间阶梯部37相配合也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将中间元件部31与裙形筒体1事先分别制做,在组装完结之后,将裙形筒体1的上端部的内周一侧与中间元件部31的相应周缘部49通过例如超声波焊接、粘合剂等进行固接。另外,中间元件部31与后述中间盖51之间,以及中间元件部31的下端部与中间阶梯部37的周边上设置有使伸出及缩回变得容易的间隙G3。
另外,本发明将裙形筒体1与中间元件制成一体,实现了零件数目的削减,同时,还克服了本体3、裙形筒体1、外筒体7各零件之间脱离的缺点,而对于其它则没有制约。例如,如图4及图5所示,在外筒体7的外侧覆盖由例如铝之类的金属制的中间盖51,便能体现出华丽的感觉,这也是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图4是将中间元件与裙形筒体1事先分别制做,组装完结之后成为一体的情况,图5是将与图1的实施形态相同的中间元件与裙形筒体事先形成一体的情况。另外,在裙形筒体1上覆盖由金属制成的筒体,能够提高容器的气密性,同时,还能体现出华丽的感觉。
防止本体3与裙形筒体1之间旋转的构造是任意的。例如,代替嵌合槽41,而用滚花刻出的切槽。即,将凸部和与之对应的凹部组合也是可以的。另外,在将本体的下部外周形成多角形,而将裙形筒体的内周形成与该多角形相对应的多角形也是可以的。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通过图来说明的是将熔融的化妆原料通过孔2充填的所谓充填式容器,但对于本体3将固化的化妆原料插入中心锥体11中的插入式容器也适用。再者,对于气密性容器或是非气密性容器的任何一种都是适用的。而且,各零件的原材料也可任意,不用树脂制做,也可以用合适的金属材料制做。另外,容器中收容的棒状收容物也可以是化妆原料以外的东西。
再有,在本说明书(包括权利要求的范围)中,“配合”一词适用于通过G1、G2、G3(后附)这种含有或多或少间隙的两个部件对置的场合。
这样,在本发明的输入容器中,除了减少零件数目之外,还可防止零件之间相互分离脱开。
权利要求
1.一种输出容器,带有裙形筒体、以与裙形筒体同轴并存有一定间隔的状态配置在该裙形筒体的内侧的本体、配置在裙形筒体与本体之间的外筒体以及滑动嵌合在上述本体内侧的中心锥体,在上述中心锥体上设置有配合凸起,该配合凸起通过沿着本体的纵向所设置的滑动孔而与螺旋状地设置于外筒体内周面上的螺旋槽自由滑动地配合,通过本体与外筒体相对的滑动而使中心锥体伸出或缩回,其特征在于将上部一体形成有中间元件的裙形筒体固定在本体上,且使外筒体在裙形筒体与本体之间可自由滑动地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容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外筒体在本体上端阶梯部与本体的下部阶梯部之间自由滑动地配合,而将上述裙形筒体在外筒体的中间阶梯部与本体的下端阶梯部之间配合,将本体在外筒体上部阶梯部与裙形筒体的下部阶梯部之间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容器,其特征在于裙形筒体中间元件的顶部与外筒体的上述中间阶梯部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容器,其特征在于裙形筒体的中间部上所设的阶梯部与外筒体的上述中间阶梯部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输出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本体的下部外周上沿着纵向设置肋条,在裙形筒体的内周上设置有与上述肋条对应的凹部。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输出容器,其特征在于将本体的下部外周做成多角形,将裙形筒体的内周做成与该多角形相对应的多角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出容器,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构成容器的零件数目,并且能够防止各零件之间分离脱开。本发明的输出容器将该外筒体在本体上端阶梯部与本体下部阶梯部之间自由滑动地配合,将上述裙形筒体在外筒体的中间阶梯部与本体的下端阶梯部之间相对于外筒体自由滑动并与本体一体滑动地配合。
文档编号A45D40/06GK1161929SQ9710260
公开日1997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8日
发明者伊藤健一, 古山雅久, 鸟越一利 申请人:株式会社希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