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7528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包括鞋底与鞋跟,鞋底与鞋跟之间设有脱跟对接装置,脱跟对接装置包括卡接结构,固定于鞋跟上、卡接鞋底的弹性顶杆,及固定于鞋底上、驱使弹性顶杆脱离鞋底的压杆结构;本发明压杆结构与弹性顶杆分离设计,更换零件方便,鞋底鞋跟空间利用率恰当,降低零件损耗成本,按压更省力,按钮位于鞋体表面,按压方便,脱换高跟鞋简单快捷,可以将按钮设于鞋底上,隐藏于鞋跟与鞋底的衔接处,高跟鞋外形线条更加光滑美观,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和高跟鞋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一种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高跟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更换方便、舒适性好且外形美观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
【背景技术】
[0002]高跟鞋几乎是现在女性鞋柜中必备的鞋类。出席不同的场合需要穿着不同跟型或不同款型的高跟鞋,不同跟型的高跟鞋适合不同风格的女性,高跟鞋需要按场合搭配,同一天或经常在外出席不同场合就需要携带众多鞋型的高跟鞋,增加生活负担,如果能够克服固定式的鞋跟设计,随心更换女性喜爱的跟型,从而来应对各式各样的场合,这是爱美女性梦寐以求的理想高跟鞋。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专利号201520780664.4)公开了一种带有触发开关的高跟鞋,通过在高跟鞋本体和鞋跟之间设置带有触发开关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可以防止鞋跟意外与高跟鞋本体脱离,触发开关可实现快速拆卸鞋跟的目的。但是,该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如下缺陷:I)、锁定机构包括触发开关、固定套、弹性锁片、活动轴(如附图4所示),为一体设计结构固定于与鞋底固定连接的承接结构层,相当于一体化结构的锁定机构各部件安装在鞋底,一方面,鞋底必须设有大面积的空间来容纳锁定机构,这势必影响了鞋底的强度;另一方面,由于整体的结构设计,在遇到锁定机构零部件损坏需要更换时,必须把锁定机构整体取出,不仅更换步骤麻烦,而且多次操作会影响锁定机构与鞋底的配合强度及鞋子的使用寿命,容易破坏鞋底,同时,在更换零部件时要对锁定机构进行拆卸,同样影响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强度,另外,若有些零部件无法通过拆卸更换,就需要更换整个锁定机构,增加维修成本。2)、触发开关设置在鞋底的位置,如此鞋底内置按钮式设计操作繁琐,更换鞋跟时,需要脱鞋操作,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操作十分不便,严重影响女性形象;鞋底设置有触发开关会导致鞋底存在凹凸感,轻则影响女性穿着高跟鞋的舒适性,重则磨破脚底皮肤而受伤;3)、固定套套在弹性锁片外,不仅使得加工工艺复杂化,还增加了鞋底的容纳空间,相应的鞋底的底面体积就减小,强度同样跟着受影响。4)、为了实现技术方案,弹性锁片必须伸出鞋底的承接结构层与鞋底的凹陷部扣合,鞋底的空心腔体与导向滑槽连通,如果下雨天穿着此类可换跟式高跟鞋,容易使鞋底进水,严重影响穿着的舒适性和高跟鞋的使用寿命;5)、鞋跟凸块与鞋底的导向滑槽相配合,在位于鞋跟后面的配合处存有明显的“几”字形接缝,严重影响高跟鞋的美观。
[0004]中国专利(专利号201520683915.7)公开了一种可拆卸鞋跟的高跟鞋,通过在分别鞋跟与鞋底上卡扣和卡槽以及锁槽和锁扣来实现鞋跟与鞋底的拆卸与拼合连接。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I)、该实用新型中,锁扣以贯穿于鞋底的方式设置于卡槽内,通过按下鞋底锁扣的方式,实现鞋跟与鞋底的可拆卸连接,其锁定机构的锁扣和按压锁扣的按钮与上述专利一样一体安装在鞋底,若更换必须把锁定机构整体取出,不仅更换步骤麻烦,而且拔进拔出会影响锁定机构与鞋底的配合强度及鞋子的使用寿命,容易破坏鞋底,增加维修的风险性和成本;2)、单纯的锁扣与连接锁扣的鞋底按键,所需要的按在鞋底按键上的力要比较大,才能保证锁扣脱离鞋底,女性往往力气比较小,有时甚至会因为按不动而无法更换鞋跟;锁扣结构单薄,没有弹性,需要的力过大,经过多次按压容易按断按坏,会造成锁扣按键卡在鞋底弹不出来的现象,还会造成锁扣卡不住鞋跟的现象,如此一来不仅使用吃力,还影响质量,换跟却变成了修鞋换鞋,得不偿失,这样设计的高跟鞋不会成为女性的最终选择;3)、锁扣按键设置在鞋底的位置,如此鞋底内置按钮式设计操作繁琐,更换鞋跟时,需要脱鞋操作,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操作十分不便,严重影响女性形象;另外,鞋底设置有按键会导致鞋底存在凹凸感,轻则影响女性穿着高跟鞋的舒适性,重则磨破脚底皮肤而受伤;4)、锁扣伸出鞋底与鞋底的锁槽扣合,鞋底与卡槽连通,如果下雨天穿着此类可换跟式高跟鞋,容易使鞋底进水,严重影响穿着的舒适性和高跟鞋的使用寿命;5)、鞋跟卡扣与鞋底的卡槽相配合,在位于鞋跟后面的配合处存有明显的“几”字形接缝,严重影响高跟鞋的美观。
[0005]法国专利(专利号201290000822.4)公开了一种多种高度的鞋子,包括鞋帮、鞋内底和鞋跟,其中鞋跟包括锁和可移除的鞋跟,鞋跟固定至锁并且能够从锁拆卸下来,锁延伸通过厚鞋跟到鞋跟座的基本整个表面上,锁延伸通过盖子到鞋腰的基本整个表面上,并且锁在鞋跟座和鞋腰的基本整个表面上固定至鞋内底。该实用新型缺陷如下:I)、锁在鞋跟座和鞋腰的基本整个表面上固定至鞋内底,锁仍为一体设计结构安装在鞋底,一方面,鞋底必须设有大面积的空间来容纳锁定机构,这势必影响了鞋底的强度;另一方面,由于整体的结构设计,在遇到锁定机构零部件损坏需要更换时,必须把锁定机构整体取出,不仅更换步骤麻烦,而且多次操作会影响锁定机构与鞋底的配合强度及鞋子的使用寿命,容易破坏鞋底,同时,在更换零部件时要对锁定机构进行拆卸,同样影响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强度,另外,若有些零部件无法通过拆卸更换,就需要更换整个锁定机构,增加维修成本。2)、锁的机构在鞋体的表面有接缝,影响高跟鞋体的美观度;3)、由文件所公开的内容可推知解锁按键有设置在鞋底的可能性,如此鞋底内置按钮式设计操作繁琐,更换鞋跟时,需要脱鞋操作,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操作十分不便,严重影响女性形象;另外,鞋底设置有按键会导致鞋底存在凹凸感,轻则影响女性穿着高跟鞋的舒适性,重则磨破脚底皮肤而受伤;4)、锁在鞋跟座和鞋腰的基本整个表面上固定至鞋内底,锁要因为扣住鞋跟,所以鞋底内部需要与外部连通,如果下雨天穿着此类可换跟式高跟鞋,容易使鞋底进水,严重影响穿着的舒适性和高跟鞋的使用寿命。
[0006]因此,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避免造成女性在应对不同场合需要携带较多跟型的高跟鞋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正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所作出的改进,提供了一种更换方便、舒适性好且外形美观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包括鞋底与鞋跟,鞋底与鞋跟之间设有脱跟对接装置,脱跟对接装置包括卡接结构,固定于鞋跟上、卡接鞋底的弹性顶杆,及固定于鞋底上、驱使弹性顶杆脱离鞋底的压杆结构;或包括卡接结构,固定于鞋底上,卡接鞋跟的弹性顶杆,及固定于鞋跟上、驱使弹性顶杆脱离鞋跟的压杆结构。本发明压杆结构与弹性顶杆分离设计,更换零件方便,鞋底鞋跟空间利用率恰当,降低零件损耗成本,按压更省力。
[00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压杆结构的一端对应于弹性顶杆,另一端位于高跟鞋鞋体的外表面。压杆结构另一端位于鞋体的表面,接触按钮意味着更换鞋跟方便简单。
[00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压杆结构包括位于压杆结构一端、与弹性顶杆相对应的压头,位于压杆结构另一端的按钮、连接按钮与压头的压杆、及用于固定压杆结构的固定轴。
[00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固定轴是穿过压杆通孔、与压杆侧面成角度的轴,或是从压杆侧边凸起、与压杆一体成型的两个半轴。固定轴的两种加工方式,压杆以固定轴为轴线旋转,通过杠杆原理实现弹性顶杆脱离鞋底的目的。压杆可以设置多种形式,直杆型,月牙形,半圆形等,作为优选,选用月牙形,中部打通孔,加工和装配方便。固定轴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多边形(少于8边形),圆形最佳,选用圆形固定轴,加工方便,圆度好。
[00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开设于鞋跟顶面的卡槽,和开设于鞋底、与卡槽榫接的卡块;弹性顶杆包括活动顶杆和第一弹簧。卡接结构通过卡块与卡槽固定连接鞋跟与鞋底,使得鞋跟与鞋底之间稳固连接,不会前后移动和上下脱离,第一弹簧可以是Y型压缩弹簧,可以是碟簧,螺旋压缩弹簧,空气弹簧。作为优选,选用Y型压缩弹簧,成本低,加工制造方便。
[001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当弹性顶杆固定于鞋跟上、压杆结构固定于鞋底上时,压杆结构位于卡块上形成的凹槽内,弹性顶杆位于卡槽上、与卡槽底面成角度的槽孔内,活动顶杆卡接于由鞋底卡块凹槽形成的凸缘上,与压头活动连接。压杆结构设置于鞋底凹槽内,弹性顶杆设置于鞋跟的槽孔内,有效利于鞋底和鞋跟内部空间,鞋跟与鞋底衔接处接合线条流畅,没有留下装有脱跟对接装置的痕迹,美观大方,另外,通过固定于鞋跟的活动顶杆卡接住鞋底,鞋跟牢牢与鞋底扣合,解决了可拆卸鞋跟有脱落风险的问题,女性使用时可以如同穿着一体成型的高跟鞋一样自如,不用小心翼翼担心脱落,穿着更安心。
[00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压杆结构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接于固定轴上,固定轴通过过盈配合、过渡配合、间隙配合与压片结合的方式固定于鞋底的凹槽内,或者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于鞋底上开设的槽孔或通孔内。第二弹簧用于在压杆完成压出弹性顶杆的动作后将压杆复位,固定轴的安装方式为过盈配合的方式加工最为方便,过盈配合是在鞋底表面开出孔径略小于轴径的孔,将固定轴压入即可,或者是在鞋底卡块上开设孔径略小于轴径的通孔,将固定轴穿过通孔过盈配合,加工工艺简单,装配效率高,间隙配合与压片结合的方式是在底表面开出孔径大于轴径的孔,将固定轴放入后用压片压固。
[001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按钮与压杆一体成型,按钮上附着独立的或与鞋底表面成一体的软胶垫,软胶垫悬置于鞋底开设的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的按钮凹槽内。按钮与压杆一体成型,衔接更牢固,以免按钮从压杆脱落,软胶垫一方面是按键接触时手感更好,另一方面可以悬置于鞋底开设的按钮凹槽的表面,与鞋底材质成为一体,没有接缝,同时也避免污垢和水进入,实用且美观,另外,经过试验研究,按钮凹槽为椭圆形时更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与手指指腹形状相仿,按压更加省力便捷,使用时按压软胶垫实现弹性顶杆脱离鞋底后,软胶垫会带动按钮自动复位。当然,软胶垫也可以与按钮一体成型。
[001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活动顶杆与凸缘的卡接处设有耐磨金属片,固定弹性顶杆的凹槽槽口位置设置有固定片,固定片上开设有用于活动顶杆上下滑动的通孔。耐磨金属片即起到耐磨的作用,以免活动顶杆与鞋底凸缘多次接触摩擦后磨损鞋底使其变形,影响活动顶杆的卡接效果。固定片同样是用于提高活动顶杆与鞋跟接触面的强度,在固定片上开设通孔,加工制造便易,质量轻。
[001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当弹性顶杆固定于鞋底上、压杆结构固定于鞋跟上时,弹性顶杆位于卡块上与卡块表面成角度的槽孔内,压杆结构位于卡槽上、于卡槽底面上形成凹槽内,压头与压杆成30到100度角,活动顶杆设有与压头活动连接的挡板。
[001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鞋底上形成卡块的凹槽的底面与鞋跟的上平面平行,固定耐磨金属片凹槽的底面与鞋跟的上平面成5°?15°夹角,鞋跟中部设有加强杆,加强杆与鞋跟的上平面成60°?90°的夹角,活动顶杆与耐磨钢片之间的贴合面或活动顶杆与凸缘之间的贴合面,与弹性顶杆的底面成75°?85°夹角。鞋底上形成卡块的凹槽的底面与鞋跟的上平面平行,固定耐磨金属片凹槽的底面与鞋跟的上平面成5°?15°夹角,角度太大,鞋底容易脱落,角度太小,鞋底容易松动。鞋跟中部设有加强杆,加强杆与鞋跟的上平面成60°?70°的夹角,角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加强杆的可装配性。活动顶杆与耐磨钢片之间的贴合面或活动顶杆与凸缘之间的贴合面,与弹性顶杆的底面成75°?85°夹角角度太小容易使鞋底脱落,太大,鞋底容易松动。
[002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鞋底厚度为6?15mm,鞋跟的材质是ABS或有机玻璃或金属,金属是航空铝或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固定轴、压杆、按钮、活动顶杆的材质是ABS或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或航空铝或碳纤维中的任意一种,耐磨金属片、固定片是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或航空铝中的任意一种。鞋跟材质作为优选,选用ABS,因为材料制造成本低,强度能够满足要求,鞋底厚度作为优选选用8mm,太厚穿着舒适度不好,不够美观大方,太薄,强度不够,刚性不好。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0022]I)、本发明通过卡槽与卡块对接鞋跟与鞋底,并通过脱跟对接装置可拆卸连接鞋跟与鞋底,脱跟对接装置的压杆结构与弹性顶杆分别位于鞋跟与鞋底上或者鞋底与鞋跟上,如此分离式的结构设计,避免了一体化脱跟对接装置全部设置在鞋底或者鞋跟上的缺陷和设置固定套的空间浪费,鞋底与鞋跟均提供空间用于容纳脱跟对接装置,合理利用空间,分散鞋跟和鞋底的材料损耗和强度损耗,使得鞋跟与鞋底的材料利用率和强度性能达到最高;另一方面,由于分离式的结构设计,在遇到零部件损坏需要更换时,不需要整体取出脱跟对接装置而影响其与鞋底、鞋跟的配合强度及鞋子的使用寿命,零件处于可视与可直接接触的位置,故仅仅需要拆卸和更换有故障的零件,其余良好零部件不受影响,更换步骤简单,不需要拆卸整个脱跟对接装置,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强度也不会因此减弱,工艺简单,维修成本低。
[0023]2)、触发开关设置在鞋体的表面,更换鞋跟时,不需要脱鞋操作,不会因为鞋底设置有触发开关导致鞋底存在凹凸感,引起影响女性穿着高跟鞋的舒适性或磨破脚底皮肤而受伤的问题,按钮位于鞋体表面,按压方便,脱换高跟鞋简单快捷,更进一步地,可以将按钮设于鞋底上,隐藏于鞋跟与鞋底的衔接处,高跟鞋外形线条更加光滑美观;
[0024]3)、本发明的弹性顶杆与压杆结构分离式设计,避免了鞋底的空心腔体与导向滑槽连通致使下雨天鞋底进水的问题,鞋底与外部不连通,即使下雨天使用,也不会使鞋内底进水,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和高跟鞋的使用寿命;
[0025]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跟鞋的流线美,鞋跟和鞋底之间采用特殊型面连接,使得鞋跟外形如普通高跟鞋一样,没有留下装有脱跟对接装置的痕迹,尤其是在鞋底后跟接合处,没有明显的异型接缝,美观大方。
[0026]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鞋跟与鞋底的相互活动连接,通过压杆组件、活动顶杆和第一弹簧的相互作用使得活动顶杆可以升降,从而使鞋跟和鞋底牢牢接合在一起,只要稍微用力向上按下按钮,即可使得活动顶杆压缩第一弹簧向下运动,使得活动顶杆与鞋底的分离,此时再稍微用力拉下鞋跟,即可使得鞋跟和鞋底分离,从而方便快捷的拆卸和更换鞋跟,压杆结构包括压杆和固定轴,通过与压杆按压端配合设置的凹槽,方便使用者按压压杆从而便捷的更换鞋跟,更符合人机工学的设计,压杆以固定轴为轴线旋转,通过杠杆原理实现弹性顶杆脱离鞋底的目的。该技术方案避免中国专利201520683915.7中提到的需要的按在鞋底按键上的力要比较大,才能保证锁扣脱离鞋底,锁扣结构单薄,没有弹性,经过多次按压容易按断按坏,会造成锁扣按键卡在鞋底弹不出来的情况及锁扣卡不住鞋跟的现象,更换鞋跟时也不需要脱鞋,操作便利,快捷省力,;
[0027]6)、压杆结构设置于鞋底凹槽内,弹性顶杆设置于鞋跟的槽孔内,有效利于鞋底和鞋跟内部空间,鞋跟与鞋底衔接处接合线条流畅,没有留下装有脱跟对接装置的痕迹,美观大方,另外,通过固定于鞋跟的活动顶杆卡接住鞋底,鞋跟牢牢与鞋底扣合,解决了可拆卸鞋跟有脱落风险的问题,女性使用时可以如同穿着一体成型的高跟鞋一样自如,不用小心翼翼担心脱洛,穿着更安心。
[0028]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更好的受力状态,压杆的按压端设置为圆片状,亦可设置成其它不同的截面形状实现更好的受力,使得操作者按压时轻便快捷,按钮与压杆一体成型,衔接更牢固,以免按钮从压杆脱落,软胶垫一方面是按键接触时手感更好,另一方面可以悬置于鞋底开设的按钮凹槽的表面,与鞋底材质成为一体,没有接缝,同时也避免污垢和水进入,实用且美观,另外,经过试验研究,按钮凹槽为椭圆形时更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与手指指腹形状相仿,按压更加省力便捷,使用时按压软胶垫实现弹性顶杆脱离鞋底后,软胶垫会带动按钮自动复位。
[0029]8)、卡接结构通过卡块与卡槽固定连接鞋跟与鞋底,使得鞋跟与鞋底之间稳固连接,不会前后移动和上下脱离。耐磨金属片即起到耐磨的作用,以免活动顶杆与鞋底凸缘多次接触摩擦后磨损鞋底使其变形,影响活动顶杆的卡接效果。固定片同样是用于提高活动顶杆与鞋跟接触面的强度,在固定片上开设通孔,加工制造便易,质量轻。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压杆结构与弹性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鞋底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鞋跟鞋底结合装配后的鞋底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鞋底结构示意图;
[003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压杆结构与弹性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鞋跟,2-第一弹簧,3-活动顶杆,4-固定片,5-鞋底,501-第一凹槽,502-第二凹槽,503-第三凹槽,504-第四凹槽,505-第五凹槽,506-第六凹槽,6-耐磨金属片,7-压杆,8-第二弹簧,9-固定轴,10-按钮,11-挡板,12-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0039]实施例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种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包括鞋底5与鞋跟I,高跟鞋的鞋底5与鞋跟I之间设置有脱跟对接装置,脱跟对接装置包括卡接结构,固定于鞋跟I上、卡接鞋底5的弹性顶杆,及固定于鞋底5、驱使弹性顶杆脱离鞋底5的压杆结构,卡接结构包括开设于鞋跟I顶面卡槽和与卡槽榫接的卡块,卡块开设于鞋底5上,卡块由鞋底5上的第一凹槽501形成,第一凹槽501的底面与鞋跟I的上平面平行,弹性顶杆位于鞋跟I的卡槽内,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压杆结构与弹性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压杆结构位于卡块上形成的凹槽内,压杆结构包括位于压杆结构一端、与弹性顶杆相对应的压头,位于压杆结构另一端的按钮10、连接按钮10与压头的压杆7、及用于固定压杆结构的固定轴9,按钮10位于高跟鞋鞋体的外表面。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鞋底5结构示意图,卡块上形成的凹槽包括第二凹槽502、第三,503、第四凹槽504和第五凹槽505,固定轴9是穿过压杆7通孔、与压杆7侧面成90度角的轴,通过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与压片结合的方式固定于鞋底5的第四凹槽504内,用于复位的第二弹簧8套接于固定轴9上位于第五凹槽505内,圆片状按钮10悬置于鞋底5开设的椭圆形的第六凹槽506内,椭圆形的凹槽更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手指按压按钮10更方便;按钮10的表面附着了一层软胶垫,压杆7形状是月牙形,中部打通孔,加工和装配方便,压杆7位于第三凹槽503内,压杆7的支点位于鞋跟I卡槽的底面,第二凹槽502、第三凹槽503、第四凹槽504、第五凹槽505和第六凹槽506均连通。弹性顶杆包括活动顶杆3和第一弹簧2,固定于与卡槽底面成90度角的槽孔内,活动顶杆3卡接于耐磨金属片6上,耐磨金属片6固定在由卡块形成的第二凹槽502内,固定弹性顶杆的凹槽槽口位置设置有固定片4,固定片4上开设有用于活动顶杆3上下滑动的通孔,固定片4位于固定弹性顶杆凹槽槽口开设的凹槽内,固定片4的表面与卡槽的底面成一个平面,第一弹簧2是Y型压缩弹簧,成本低,加工制造方便,压杆结构的压头与活动顶杆3活动连接,压杆7作用于活动顶杆3上的力使第一弹簧2压缩直至脱离鞋底5,鞋跟I轻易脱出。固定耐磨金属片6凹槽的底面与鞋跟I的上平面成10度夹角,鞋跟I中部设有加强杆,加强杆与鞋跟I的上平面成60度的夹角,活动顶杆3与耐磨金属片6之间的贴合面与弹性顶杆的底面成85度夹角,鞋底5厚度为8mm,鞋跟I的材质是ABS,材料制造成本低,强度能够满足要求,耐磨金属片6、固定片4是304不锈钢,第一弹簧2、第二弹簧8、固定轴9、压杆7、按钮10、活动顶杆3的材质是304不锈钢,选用304不锈钢,耐腐蚀性好,强度高,易加工。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鞋跟I鞋底5结合装配后的鞋底5结构示意图,装配好后的压杆7整体隐藏设置在鞋底5处,按钮10也可以与鞋底5表面材质融合为一体而看不出来,鞋跟I和鞋底5之间采用特殊型面连接,使得鞋跟I外形如普通高跟鞋一样,没有留下装配的痕迹,尤其是在鞋底5后跟接合处,没有明显的异型接缝,美观大方。
[0040]通过设置的鞋跟I与鞋底5的活动连接,通过压杆结构、活动顶杆3和第一弹簧2的相互作用使得活动顶杆3升降,使鞋跟I和鞋底5可以接合或分开,只要稍微用力向上按下软胶垫,即可使软胶垫带动压杆7沿第六凹槽506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压杆7的另一端向下运动,使得压杆7的另一端与活动顶杆3的顶部接触,进一步按下软胶垫,使得顶杆将活动顶杆3压下,此时再稍微用力拉下鞋跟I,即可使得鞋跟I和鞋底5分离,从而方便快捷的更换鞋跟
1
[0041]以上的实施例中,鞋跟I材质还可以选择有机玻璃、金属等。第一弹簧2和第二弹簧8可以是碟簧、螺旋压缩弹簧或空气弹簧。活动顶杆3的截面是方型截面,圆形截面或多边形截面,材质可以是ABS、聚碳酯、航空铝或316不锈钢。鞋底5可以设置多样,如凉鞋底5,普通鞋底5等,厚度在6?15mm,选用8mm时最好,太厚穿着舒适度不好,不够美观大方,太薄,强度不够,刚性不好。压杆7可以设置多种形式,如直杆型,半圆形等,中部可以打通孔,固定轴9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多边形,圆形最佳,因为加工方便,圆度好。固定耐磨金属片凹槽的底面与鞋跟I的上平面成5?15度夹角,角度太大,鞋底5容易脱落,角度太小,鞋底5容易松动。加强杆与鞋跟I的上平面成60?90度的夹角,角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加强杆的可装配性。活动顶杆3与耐磨金属片6之间的贴合面或活动顶杆3与鞋底5由凹槽形成的凸起面之间的贴合面,与活动顶杆3的底面成75?85度夹角,角度太小容易使鞋底5脱落,太大,鞋底5容易松动。
[0042]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按钮10与压杆7—体成型,按钮10上的软胶垫与鞋底5材料胶结为一体,软胶垫与压杆7固定在一起,装配方便。固定轴9是从压杆7侧边凸起、与压杆7一体成型的两个半轴,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于第四凹槽504,不设置第二弹簧8,因为在鞋底5与鞋跟I结合的过程中,弹性顶杆的活动顶杆3会顶住压杆7端面使其复位,按钮10的形状是圆片状或多边形,第六凹槽506的形状是圆形或多边形。固定耐磨金属片6凹槽的底面与鞋跟I的上平面成15度夹角,鞋跟I中部设有加强杆,加强杆与鞋跟I的上平面成70度的夹角,活动顶杆3与耐磨金属片6之间的贴合面与弹性顶杆的底面成75度夹角,鞋底5厚度为15mm,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0043]实施例3: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鞋底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固定轴9是穿过压杆7通孔、与压杆7侧面成90度角的轴,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于鞋底5上开设的槽孔12或通孔内,鞋跟I与鞋底5的材质是304不锈钢,不设置固定片4、耐磨金属片6和软胶垫,软胶垫不设置不影响功能,活动顶杆3直接卡扣于第二凹槽502的凸缘上,第一弹簧2是空气弹簧,加强杆与鞋跟I的上平面成65度的夹角,鞋跟I中部设有加强杆,加强杆与鞋跟I的上平面成70度的夹角,活动顶杆3与第二凹槽502凸缘的贴合面,与弹性顶杆的底面成80度夹角,鞋底5厚度为6_,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0044]实施例4:图6是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种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包括鞋底5与鞋跟I,高跟鞋的鞋底5与鞋跟I之间设置有脱跟对接装置,脱跟对接装置包括卡接结构,固定于鞋底5上,卡接鞋跟I的弹性顶杆,及固定于鞋跟I上、驱使弹性顶杆脱离鞋跟I的压杆结构,弹性顶杆位于卡块上与卡块表面成角度的槽孔内,压杆结构位于卡槽上、卡槽底面上形成凹槽内。图7是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压杆结构与弹性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压杆结构包括位于压杆结构一端、与弹性顶杆相对应的压头,位于压杆结构另一端的按钮10、连接按钮10与压头的压杆7、及用于固定压杆结构的固定轴9,按钮10位于高跟鞋鞋跟的外表面。圆片状按钮10悬置于鞋跟5开设的椭圆形的凹槽内,弹性顶杆包括活动顶杆3和第一弹簧2,活动顶杆3卡接于耐磨金属片6上,耐磨金属片6固定在由鞋跟凹槽内,固定弹性顶杆的凹槽槽口位置设置有固定片4,固定片4上开设有用于活动顶杆3上下滑动的通孔,压杆结构的压头与压杆7成30到100度角,压头与活动顶杆3活动连接,压头连接在活动顶杆的挡板11上,压杆头作用于活动顶杆3挡板11上的力使第一弹簧2压缩直至脱离鞋底5,鞋跟I轻易脱出。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包括鞋底(5)与鞋跟(I),所述鞋底(5)与鞋跟(I)之间设有脱跟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跟对接装置包括卡接结构,固定于鞋跟(I)上、卡接鞋底(5)的弹性顶杆,及固定于鞋底(5)上、驱使弹性顶杆脱离鞋底(5)的压杆结构;或包括卡接结构,固定于鞋底(5)上,卡接鞋跟(I)的弹性顶杆,及固定于鞋跟(I)上、驱使弹性顶杆脱离鞋跟(I)的压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杆结构的一端对应于弹性顶杆,另一端位于高跟鞋鞋体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杆结构包括位于压杆结构一端、与弹性顶杆相对应的压头,位于压杆结构另一端的按钮(10)、连接按钮(10)与压头的压杆、及用于固定压杆结构的固定轴(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轴(9)是穿过压杆(7)通孔、与压杆(7)侧面成角度的轴,或是从压杆(7)侧边凸起、与压杆(7)—体成型的两个半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开设于鞋跟(I)顶面的卡槽,和开设于鞋底(5)、与卡槽榫接的卡块;所述的弹性顶杆包括活动顶杆(3)和第一弹簧(2)。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其特征在于,当弹性顶杆固定于鞋跟(I)上、压杆结构固定于鞋底(5)上时,所述的压杆结构位于卡块上形成的凹槽内,弹性顶杆位于卡槽上、与卡槽底面成角度的槽孔内,所述的活动顶杆(3)卡接于由鞋底卡块凹槽形成的凸缘上,与压头活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杆结构还包括第二弹簧(8),所述的第二弹簧(8)套接于固定轴(9)上,所述的固定轴(9)通过过盈配合、过渡配合、间隙配合与压片结合的方式固定于鞋底(5)的凹槽内,或者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于鞋底(5)上开设的槽孔(12)或通孔内。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钮(10)与压杆(7)—体成型,所述的按钮(10)上附着独立的或与鞋底(5)表面成一体的软胶垫,所述的软胶垫悬置于鞋底(5)开设的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的按钮(10)凹槽内。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顶杆(3)与凸缘的卡接处设有耐磨金属片,所述的固定弹性顶杆的凹槽槽口位置设置有固定片(4),所述的固定片(4)上开设有用于活动顶杆(3)上下滑动的通孔。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其特征在于,当弹性顶杆固定于鞋底(5)上、压杆结构固定于鞋跟(I)上时,所述的弹性顶杆位于卡块上与卡块表面成角度的槽孔内,压杆结构位于卡槽上、卡槽底面上形成凹槽内,所述的压头与压杆(7)成30至IJlOO度角,所述的活动顶杆(3)设有与压头活动连接的挡板(11)。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7或8所述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其特征在于,鞋底上形成卡块的凹槽的底面与鞋跟(I)的上平面平行,所述的固定耐磨金属片凹槽的底面与鞋跟(I)的上平面成5°?15°夹角,所述鞋跟(I)中部设有加强杆,加强杆与鞋跟(I)的上平面成60°?90°的夹角,所述的活动顶杆(3)与耐磨钢片(6)之间的贴合面或活动顶杆(3)与凸缘之间的贴合面,与弹性顶杆的底面成75°?85°夹角。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7或8所述的跟部可更换式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5)厚度为6?15mm,所述的鞋跟(I)的材质是ABS或有机玻璃或金属,所述的金属是航空铝或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所述的第一弹簧(2)、第二弹簧(8)、固定轴(9)、压杆(7)、按钮(10)、活动顶杆(3)的材质是ABS或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或航空铝或碳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耐磨金属片、固定片(4)是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或航空铝中的任意一种。
【文档编号】A43B7/38GK105831884SQ201610357125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5日
【发明人】李相清, 马丽, 许慧杰
【申请人】杭州玖捌虹图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