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宝玉石相互嵌合的首饰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首饰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宝玉石相互嵌合的首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首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发常见,而首饰也从最初单一的原材料制作发展成几种材料组装制作。首饰件的组装技术,一般都是镶嵌,即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嵌入另一种材料,组成不同的造型和款式的一种首饰加工工艺。考虑到金属件,尤其是贵金属件的良好延展性,现有技术一般都是将宝玉石嵌合在金属件制成的基座上,例如常见的戒指,吊坠,手镯等所采用的宝玉石和金属件之间的组装方式,就是将贵金属敲打,延展做成基座,再将钻石或宝玉石镶嵌其中,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过宝玉石之间的相互嵌合方案,即以一块宝玉石作为基座,再容纳镶嵌另一块宝玉石的首饰装置。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一块宝玉石镶嵌在另一块宝玉石中的首饰装置,从而拓宽宝玉石首饰件加工时候的组装方式,为人们佩戴首饰提供更多的花样选择。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宝玉石相互嵌合的首饰装置,其中,包括一作为基座的第一宝玉石和作为内嵌件的至少一个第二宝玉石,所述第二宝玉石嵌入第一宝玉石内设置。
[0007]所述的首饰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宝玉石的形状设置为球珠形。
[0008]所述的首饰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宝玉石的中间形成用于嵌合所述第二宝玉石的孔部,所述孔部在第一宝玉石外表面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直径略大于所述第二宝玉石的最宽径向尺寸。
[0009]所述的首饰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宝玉石的孔部的另一侧设有一直径略小于所述第二宝玉石的最宽径向尺寸的开口,用于使所述第二宝玉石可以部分暴露在外且无法从所述孔部开口脱出。
[0010]所述的首饰装置,其中,在所述孔部的较大孔径开口一侧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卡合槽。
[0011]所述的首饰装置,其中,在所述孔部的较大孔径开口一侧的卡合槽中设置有一阻挡件,用于保持所述第二宝玉石的嵌合位置。
[0012]所述的首饰装置,其中,所述阻挡件采用金属环圈结构,用于适配所述卡合槽,且与所述卡合槽卡合后所述阻挡件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宝玉石的最宽径向尺寸,用于使所述第二宝玉石可以部分暴露在外且无法从所述孔部开口脱出。
[0013]所述的首饰装置,其中,所述阻挡件还设置有在所述环圈径向上的开口部,以使所述阻挡件具备弹性。
[00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宝玉石相互嵌合的首饰装置,由于采用了将至少一个宝玉石镶嵌进另一宝玉石的技术,能够制作由一宝玉石容纳镶嵌另外宝玉石的组合首饰,从而增加佩戴首饰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首饰装置中第一宝玉石的小孔径开口一侧的正视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首饰装置中第一宝玉石的大孔径开口一侧的正视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首饰装置中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首饰装置中首饰中间断面的横截面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I第一宝玉石2第二宝玉石3阻挡件4径向开口 5大孔径开口 6小孔径开口 7卡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首饰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其分别显示了装配好后的两块宝玉石镶嵌的首饰装置的上下面正视图,其中,以一第一宝玉石I作为基座,所述第一宝玉石I中开有用于嵌合所述第二宝玉石2的孔部,用于镶嵌容纳所述第二宝玉石2,所述孔部可以是任意形状和大小,只要能够容纳所述第二宝玉石2即可。再由一阻挡件3关闭作为基座的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大孔径开口 5。如图3本实用新型的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所示,阻挡件3可以由具有一定刚度的金属环,尤其是具有一定刚度的贵金属环所构成,其上开有一径向开口 4,使得所述金属环制成的阻挡件3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受到压缩而直径缩小,并在外力撤除后由于自身刚性而产生的弹性恢复其原有直径。这样,对所述环状阻挡件3施加外力压缩后,通过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大孔径开口 5,放置于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孔部侧壁上的卡合槽7中,撤除外力,所述环形阻挡件3则弹性恢复至其初始状态,直径增大,从而卡合于所述卡合槽7中,而此时,所述环形阻挡件3的内圈开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宝玉石2的最小直径,因此保证内嵌的第二宝玉石2不会通过所述环形阻挡件3的内圈开口而脱落。所述第二宝玉石2的形状优选为球珠形,但也可以是任意所期待的形状,只要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大孔径开口 5而置入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孔部中即可。
[0023]所述孔部的一侧开口孔径,即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大孔径开口 5的直径,应大于所述第二宝玉石2的最宽径向尺寸,这样可以将所述第二宝玉石2通过所述大孔径开口 5而装配入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孔部,最好是在装配好后,所述第二宝玉石在所述孔部中仍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以增加所述首饰装置的趣味性。而所述孔部的另一侧开口的孔径,即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小孔径开口 6的直径,则略小于所述第二宝玉石2的最宽径向尺寸,以保证所述第二宝玉石2无法从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小孔径开口 6中漏出。
[0024]在通过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大孔径开口 5将所述第二宝玉石2嵌入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孔部后,所述具有一定刚度的由贵金属制成的开有径向开口的阻挡件3则在被外力压缩后,直径缩小,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大孔径开口 5塞入至所述孔部中的卡合槽7中,放松外力后,所述环形阻挡件3则因为其自身刚度而弹性回弹,恢复其原始直径,大于所述卡合槽7上下沿所处的孔部位置的直径,从而无法从所述卡合槽7中脱离掉落。而所述环形阻挡件3的内径则小于所述第二宝玉石2的最宽径向尺寸,从而阻挡了所述第二宝玉石2从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孔部内通过所述大孔径开口 5而脱落。
[0025]图4显示了装配好后的两块宝玉石镶嵌的首饰装置的中间断面图,该实施例中,第一宝玉石I采用扁珠状结构,中间开槽,容纳镶嵌一球形第二宝玉石2,当然,所述第一宝玉石I可以采用任何所希望的形状,甚至可以设置为极其复杂的形状,比如双龙戏珠等的龙形,只要可以在其上开有上述孔部用于容纳镶嵌所述第二宝玉石2即可,且所述第一宝玉石I外表面也可以根据美观或实用需要,装饰更多花纹或零件;而所述第二宝玉石2也可以不限于球珠形,只要其可以嵌入所述第一宝玉石I中的孔部即可。
[0026]本实用新型的另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宝玉石2可以是不止一个,只要可以全部容纳镶嵌于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孔部即可。相应地,所述第一宝玉石I的小孔径开口 6的孔径和装配好后所述阻挡件3的内径也应小于所述第二宝玉石2的最大直径中尺寸最小的一个,防止任何一个第二宝玉石2从所述孔部脱落。
[0027]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件3可以不为金属环状结构,而呈网状结构或其他在一定压力下可以缩小直径的结构,且其原始松弛状态的尺寸大于所述卡合槽上下沿处孔部的直径,只要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施加压力压缩卡合于所述第一宝玉石I中的卡合槽7后,撤除外力放松,即可复原至原大小,从而不会从所述卡合槽7中脱落即可。
[0028]当然,所述阻挡件3的数目也可以设为不止一个,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层,以增加美感或满足其他目的。
[0029]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例如,所述第一和第二宝玉石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任何形状或增加任何花纹等装饰,只要所述第二宝玉石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宝玉石的大孔径开口,而镶嵌于所述第一宝玉石中,且可以被卡合于所述大孔径开口附近的阻挡件和所述小孔径开口限制于所述第一宝玉石的孔部内即可,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宝玉石相互嵌合的首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作为基座的第一宝玉石和作为内嵌件的至少一个第二宝玉石,所述第二宝玉石嵌入第一宝玉石内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首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宝玉石的形状设置为球珠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首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宝玉石的中间形成用于嵌合所述第二宝玉石的孔部,所述孔部在第一宝玉石外表面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宝玉石的最宽径向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首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宝玉石的孔部的另一侧设有一直径略小于所述第二宝玉石的最宽径向尺寸的开口,用于使所述第二宝玉石可以部分暴露在外且无法从所述孔部开口脱出。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首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孔部的较大孔径开口一侧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卡合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首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孔部的卡合槽中设置有一阻挡件,用于保持所述第二宝玉石的嵌合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首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采用金属环圈结构,用于适配所述卡合槽,且与所述卡合槽卡合后所述阻挡件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宝玉石的最宽径向尺寸,用于使所述第二宝玉石可以部分暴露在外且无法从所述孔部开口脱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首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还设置有在所述环圈径向上的开口部,以使所述阻挡件具备弹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宝玉石相互嵌合的首饰装置,包括一作为基座的第一宝玉石和作为内嵌件的至少一个第二宝玉石,所述第二宝玉石嵌入第一宝玉石内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宝玉石相互嵌合的首饰装置,由于采用了将至少一个宝玉石镶嵌进另一宝玉石的技术,能够制作由一宝玉石容纳镶嵌另外宝玉石的组合首饰,从而增加佩戴首饰的多样性。
【IPC分类】A44C17/00
【公开号】CN205106620
【申请号】CN201520861022
【发明人】李珏
【申请人】李珏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