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或生理用卫生巾等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
现有技术中,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有各种形式。例如在无纺布或具有开孔的塑料薄膜上形成朝一个方向排列的由多个峰部和谷部构成的波纹状,使其具有伸缩性。或者将伸缩性部件以伸长状态固定在无纺布上,形成为一体,形成为具有伸缩性的复合层。
形成有波纹状的层,具有朝一个方向的伸缩性,推压该波纹部分时,虽然朝着与推压方向相反的方向形成凹槽,但不能朝四方伸缩,所以,在这些面的所需部位,不能形成与沟不同的可伸缩凹面或凸面。
把伸缩性部件固定在无纺布上的复合层,伸缩性部件收缩时在层上产生很多细的皱褶,该皱褶与肌肤接触有不舒服的感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液性表面层,该表面层具有能在所需部位局部地形成凹面或凸面的伸缩区域,在伸缩区域,使用者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在层面的所需部位具有可朝上述层面的上下方向伸缩的伸缩区域,该伸缩区域由许多褶裥部形成,该褶裥部从上述区域的周缘向该区域的中央部进行波浪状地起伏,呈回归线状延伸。这里所说的回归线状,包含圆形、椭圆形、角部弯曲的略长方形和角部弯曲的略四边形。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其特征是,上述层在层面的所需部位具有可朝上述层面的上下方向伸缩的伸缩区域,该伸缩区域由褶裥部形成,该褶裥部从上述区域的周缘向该区域的中央部进行波状起伏,并螺旋状延伸。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其特征在于,上述层是由热可塑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透液性无纺布。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其特征在于,呈回归线状延伸的上述褶裥部朝向上述区域的中央部排列成同心状。
图1是透液性表面层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断面图。
图3是不同于图1的透液性表面层的立体图。
图4是采用图1所示层的一次性尿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5是图4的B-B线断面图。
图6是不同于图4的一次性尿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7是图6的C-C线断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
图1是透液性表面层1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A-A线断面图。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层1在伸缩区域2中朝层1的上下方向伸长的状态。表面层1是矩形,是由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透液性无纺布。层1在层面1a、1b的略中央部具有可朝层面1a、1b的上下方向伸缩的伸缩区域2。区域2由许多圆形褶裥部2a形成,该褶裥部2a从区域2的周缘朝着区域2的中央部呈波状起伏。在区域2中同心圆状地排列着褶裥部2a,该褶裥部2a向着区域2的中央部其圆周渐渐减小。
层1借助褶裥部2a的伸缩,在区域2可朝箭头X-X′所示层面1a、1b的上下方向伸缩,当褶裥部2a伸长时,在层1上形成凹面或凸面。
图3是不同于图1的透液性表面层1的立体图。表面层1是由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透液性无纺布,在层面1a、1b的大致中央部具有可朝层面1a、1b的上下方向伸缩的伸缩区域2,这一点与图1的层1相同。图中,伸缩区域2由褶裥部2a形成,该褶裥部2a从区域2的周缘朝着区域2的中央部波浪状地起伏并呈螺旋状延伸。
图1、图3所示的层1中,区域2不仅可以形成在层面1a、1b的中央部,还可以形成在层面1a、1b的其它部位。在层面1a、1b上也可形成许多区域2。
表面层1是采用由亲水化剂处理过的疏水性无纺布,或采用由渗入了亲水化剂的纤维形成的亲水性无纺布。也可以采用具有许多个开孔的热可塑性合成树脂薄膜代替这些无纺布。采用无纺布时,最好采用由短纤维形成的气喷无纺布、点粘型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等。
图4是采用图1所示的层1的一次性尿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5是图4的B-B线断面图。图5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层1在伸缩区域2中朝尿布下方伸长的状态。尿布由叠层片体20构成,该叠层片体20具有透液性表面层1、不透液性背面层21和吸液性芯22,吸液性芯22夹在表面层1与背面层21之间,并且与层1、21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面接合。
片体20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前腰围区30、后腰围区32和位于前后腰围区30、32之间的裆下区31。还具有两侧缘部20a和两端缘部20b。两侧缘部20a彼此相对并沿长度方向延伸,在裆下区31朝片体20的宽度方向内方弯曲。两端缘部20b彼此相对地沿宽度方向延伸。
在片体20内面的臀部相接部位,形成可收容大便的圆筒状凹部40。凹部40是在芯22上形成的,具有顶部开口40a、侧面40b和底面40c。在覆盖凹部40的顶部开口40a的表面层1与凹部40的底面40c之间,形成空间。
表面层1,在凹部40的位置具有可向表面层1的上下方向伸缩的伸缩区域2。区域2由圆形的许多个褶裥部2a形成,褶裥部2a从区域2的周缘朝着区域2的中央部呈波浪状起伏。在区域2,褶裥部2a呈同心圆状排列,该褶裥部2a随着朝区域2的中央部去其圆周渐渐变小。最外侧的褶裥部2a位于凹部40的顶部开口40a的周缘附近,最内侧的褶裥部2a位于凹部40的底面40c的略中央部。
在片体20的前后腰围区30、32上,在表面层1与背面层21之间夹着沿片体20的两端缘部20b向宽度方向延伸的薄片状腰围用弹性部件23、24,并且该弹性部件23、24以伸长状态固定在层1、21中的至少一方上。在片体20上,在表面层1与背面层21之间夹着沿两侧缘部20a向长度方向延伸的腿围用弹性部件25,该弹性部件25以伸长状态固定在层1、21中的至少一方上。在片体20的后腰围区32上,带式拉锁26从片体20的两侧缘部20a向片体20宽度方向内方延伸。带式拉锁26的基端部固定在两侧缘部20a。
表面层1和背面层21,从芯22的两侧缘部向宽度方向外方伸出的部分、和从芯22的两端缘部向长度方向外方伸出的部分相互固定着。
当大便排泄到区域2时,在大便重量作用下,表面层1的褶裥部2a伸长,区域2向片体20的下方延伸并与芯22的侧面40b和底面40c相接。由于褶裥部2a排列成同心圆,所以,区域2的略中央部与凹部40的底面40c相接。因此,区域2可沿着凹部40的形状凹入,可切实将大便容纳在凹部40内。在大便排泄前,表面层1的区域2与使用者的臀部相接,所以,肌肤与凹部40的顶部开口40a的周缘相接,可减少不舒服感。表面层1也可采用图3所示的层1,该层1的区域2由褶裥部2a形成,该褶裥部2a从区域2的周缘朝着区域2的中央部波浪状起伏并呈螺旋状延伸。
大便容纳用凹部40,也可以是从凹部40的顶部开口40a朝向底面40c地扩大为喇叭形,也可以将凹部40的顶部开口40a做成大于底面40c。
图6是不同于图4的一次性尿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7是图6的C-C线断面图。图7中,用双点划线表示表面层1向层1的下方伸长的状态。尿布由叠层片体20构成,该叠层片体20具有透液性表面层、不透液性背面层21和吸液性芯22,该吸液性芯22夹在该表面层1与背面层21之间,并且接合在该层1、21中的任一方内面上。
片体20在长度方向,具有前腰围区30、后腰围区32和位于前后腰围区30、32之间的裆下区31。还具有两侧缘部20a和两端缘部20b。两侧缘部20a彼此相对并沿长度方向延伸,在裆下区31朝片体20的宽度方向内方弯曲。两端缘部20b彼此相对并沿宽度方向延伸。芯22由上层芯22a和下层芯22b形成,上层芯22a的上面被表面层1覆盖,下层芯22b的下面被背面层21覆盖。
在片体20内面的臀部相接部位,形成可容纳大便的前后方向的长凹部40。凹部40是用下层芯22b从下面堵住形成在上层芯22a的略中央部的通孔而形成的,具有顶部开口40a、侧面40b和底面40c。覆盖凹部40的顶部开口40a的表面层1与凹部40的底面40c之间形成空间。
表面层1,在凹部40的位置,具有可朝表面层1的上下方向伸缩的伸缩区域2。区域2由角部弯曲的略长方形的多个褶裥部2a形成,该褶裥部2a从区域2的周缘向区域2的中央部呈波浪形起伏状,在区域2,褶裥部2a呈同心状地等间隔排列,其周长随着朝中区域2的中央部去渐渐减小。最外侧的褶裥部2a位于凹部40的顶部开口40a的周缘附近,最内侧的褶裥部2a位于凹部40的底面40c的略中央部。
在片体20的前后腰围区30、32,在表面层1与背面层21之间夹着沿片体20的两端缘部20b向宽度方向延伸的薄片状腰围用弹性部件23、24,并且该弹性部件23、24以伸长状态固定在层1、21中的至少一方上。在片体20上,在表面层1与背面层21之间夹着沿两侧缘部20a向长度方向延伸的腿围用弹性部件25,该弹性部件25以伸长状态固定在层1、21中的至少一方上。在片体20的后腰围区32中,带式拉锁26从片体20的两侧缘部20a向片体20宽度方向内方延伸。带式拉锁26的基端部固定在两侧缘部20a上。
表面层1和背面层21,从上下层芯22a、22b的两侧缘部向宽度方向外方伸出的部分和从上下层芯22a、22b的两端部分向长度方向外方伸出的部分相互固接着。
当大便排泄到区域2时,在大便重量作用下,表面层1的褶裥部2a伸长,区域2向片体20的下方延伸,与芯22的侧面和底面相接。由于褶裥部2a排列成等间隔的同心圆,所以,区域2的略中央部与凹部40的底面40c相接。因此,区域2可沿着凹部40的形状凹入,可切实将大便容纳在凹部40内。在大便排泄前,表面层1的区域2与使用者的臀部相接,所以,肌肤与凹部40的顶部开口40a的周缘相接,可减少不舒服感。表面层1也可采用图3所示的层1,该层1的区域2由褶裥部2a形成,该褶裥部2a从区域2的周缘朝着区域2的中央部波浪状起伏并呈螺旋状延伸。
日本实开平6-21624号公报中揭示的一次性尿布,具有透液性表面层、不透液性背面层和夹在该两层间的吸液性芯。在使用者臀部部件的芯上备有大便容纳用凹部,从凹部的顶部周缘沿凹部的侧面下降的表面层固定在凹部的侧面和底面上。日本特开平8-191857号公报揭示的一次性尿布,具有透液性表面层、不透液性背面层和夹在该两层间的吸液性芯。在使用者臀部相接部位备有凹部,该凹部可容纳大便,是由具有通孔的上层芯和从下面堵住通孔的下层芯围成的。从凹部的顶部周缘沿凹部的两侧下降的表面层固定在凹部的侧面和底面上。
实开平6-21624号公报和特开平8-191857号公报揭示的尿布,在制造尿布时,需要把表面层接合在芯的凹部的侧面和底面上的工序。而图4、图6所示的尿布,在用表面层覆盖芯的上面时,不必将表面层接合在芯的凹部的侧面和底面上,所以,可省略一部分尿布的制造工序。
背面层21可采用合成树脂薄膜或合成树脂薄膜与疏水性无纺布的叠层片。芯22是フラツフパルプ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的混合物、或在其中加入了保持吸收体形状的纤维的混合物,压缩成所需厚度,再用薄纸等透液性层将其整体包覆。部件的固定、粘接可采用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剂或接合剂,或者利用热封或超声波密封等热融敷技术。
图1、图3所示的层1,也能用于图4、图6所示尿布以外的尿布。只要是备有大便容纳用凹部的尿布,均能适用。图4、图6所示尿布以外的、备有大便容纳用凹部的尿布,例如有实开平5-86320号公报、实开平6-5614号公报、特开平8-196565号公报揭示的尿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次性透液性表面层,可在所需部位局部地形成朝层的上下方向伸缩的伸缩区域,伸缩区域伸长时,可在层上凹面或凸面。在伸缩区域,不会产生许多细小的皱褶,所以不会给予使用者不舒服的感觉。
权利要求
1.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在层面的所需部位具有可朝上述层面的上下方向伸缩的伸缩区域,该伸缩区域由许多褶裥部形成,该褶裥部从上述区域的周缘向该区域的中央部波浪状起伏,并呈回归线状延伸。
2.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在层面的所需部位具有可朝上述层面的上下方向伸缩的伸缩区域,该伸缩区域由褶裥部形成,该褶裥部从上述区域的周缘向该区域的中央部波浪状起伏,并呈螺旋状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其特征在于,上述层是由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透液性无纺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其特征在于,呈回归线状延伸的上述褶裥部,朝着上述区域的中央部排列成同心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透液性表面层,在所需部位具有伸缩区域,该伸缩区域可局部地形成凹面或凸面。本发明的体液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表面层1,在层面1a、1b的所需部位具有可朝层面1a、1b的上下方向伸缩的区域2,区域2由多个褶裥部2a形成,该褶裥部2a从区域2的周缘朝着区域2的中央部波浪状起伏,并呈回归线状延伸。
文档编号A61F13/15GK1277011SQ0011813
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9日
发明者丹治浩之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