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髋部骨折用多种钉兼容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98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髋部骨折用多种钉兼容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髋部骨折用多种钉兼容钉板。
股骨头及转子部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因该处是一个复杂的力学复合体,治疗时该部位的固定是治疗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常用的一般有Steinmann钉、Knowles钉、Richard钉、Gamma钉等,它们虽然各有优势,但往往不能同时满足该部骨折的力学要求,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有些还存在着破坏血运重现象。因多钉固定时,由于转子部骨皮质薄,转子间骨折时,与股骨颈长轴平行插入的高位Knowles钉或其它钉针类,其受力点集中在股骨外侧皮质处,易出现固定物松动,股骨头下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固定钉结合使用的治疗髋部骨折用多种钉兼容钉板,骨折部位固定牢固、治疗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髋部骨折用多种钉兼容钉板,主要由一个钢制钉板组成,其特征在于该钉板的上部设计为弯曲的,在该弯曲的上部设有至少二个可穿入医用固定钉的横向钉槽,在钉板的下部设有至少三个可穿入螺钉的螺钉孔;在螺钉孔与上述横向钉槽之间的钉板上还设有一个可穿入医用固定钉的纵向钉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后,由于与固定钉结合使用,当通过钉板安置固定钉后,受力点就由股骨外侧皮质部转在钢板上;而且由于多钉与钉板相连,其力点分散在钢板上,避免了钉板的折断,也避免了股骨头的下沉,从而有效防止髋内翻;当旋紧固定钉时,钉板同时产生加压作用,更符合力学要求。具有固定牢固、不易折弯、稳定性高的效果,满足抗扭转、抗压缩、抗张力等性能,负载后承载力高。同时应力遮挡轻、对固定部位血运损伤小、治疗效果好。由于固定钉通过横向钉槽和纵向钉槽在股骨头、颈内任意调整位置,增加了固定钉位置的准确性,位置选择性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侧视结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1为钉板、2为横向钉槽、3为纵向钉槽、4为螺钉孔。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专用于治疗髋部骨折用多种钉兼容钉板,如股骨头、颈和转子部骨折,主要由一个钢制钉板1组成,该钉板1的上端部设计为弯曲的,与人体股骨上段及转子外侧的外表形状相适应,在钉板1上端部上设有三个平行排列的横向钉槽2,用于穿入Knowles钉或其它钉类;在钉板1的中部设有一个纵向钉槽3,用于穿入Steinmann钉或其它钉类;在钉板1的下部还设有五个螺钉孔4,用于穿入医用固定螺钉。
上述横向钉槽2的内外侧面均为两侧为弧边的长方形,使得横向钉槽2主体的横断面和纵断面呈梯形,便于Knowles钉向股骨头内调整方向,同时横向钉槽2外侧面或远骨面的宽度与Knowles钉相适应。上述纵向钉槽3的内外侧面为上下呈弧边的长方形,外侧面或远骨面的宽度与Steinmann钉相适应。上述螺钉孔4内外面均为圆形,直径与螺钉相适应。
上述纵向钉槽3也可设计为多个Steinmann钉孔。上述螺钉孔4可设计在一条直线上,也可设计为纵向交叉排列。
使用时,采取硬膜外麻醉,切开并暴露股骨上段及转子外侧面,骨折直视或闭合复位后,把钉板1附于股骨上段外侧面,将二枚克氏针自横向钉槽2穿过股骨头、颈,固定在髋臼上。在上述纵向钉槽3选择合适位置,将一枚Steinmann钉通过该纵向钉槽3向内经股骨距压力骨小梁至股骨头中心,软骨面下0.5cm处,截断Steinmann钉。在下位的横向钉槽2内向上向内旋入一枚Knowles钉,使之与Steinmann钉交叉。将上述横向钉槽2内的克氏针逐个拔除,并更换为Knowles钉,两Knowles钉在头颈内亦交叉;通过钉板1上的螺钉孔4用普通螺钉固定在股骨上,缝合切口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髋部骨折用多种钉兼容钉板,主要由一个钢制钉板(1)组成,其特征在于该钉板(1)的上部设计为弯曲的,在该弯曲的上部设有至少二个可穿入医用固定钉的横向钉槽(2),在钉板(1)的下部设有至少三个可穿入螺钉的螺钉孔(4);在螺钉孔(4)与上述横向钉槽(2)之间的钉板(1)上还设有一个可穿入医用固定钉的纵向钉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部骨折用钉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横向钉槽(2)设计为三个,螺钉孔(4)设计为五个,纵向钉槽(3)设计为一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治疗髋部骨折用多种钉兼容钉板属于医疗器械,特点是钉板的上部设计为弯曲的,在钉板上分别设有可穿入固定钉的横向钉槽和纵向钉槽,在钉板的下部还设有可穿入螺钉的螺钉孔:通过钉板安置固定钉后,受力点就由股骨外侧皮质部转在钢板上,具有自身强度高、不易折弯、稳定性高的效果,同时满足抗扭转、抗压缩、抗张力、选择性高等性能。
文档编号A61B17/58GK2443705SQ0025615
公开日2001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7日
发明者王成江, 张长利, 任玉波 申请人:王成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