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422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成药物,特别是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中常用的中成药有以下几种1、快胃片主要成分由白芨、甘草、延胡素等,经过配比加工而成,此种中药片的缺点是仅有理气止痛的作用,无明显的其他疗效;2、复方陈香胃片主要成分由陈皮、木香、菖蒲、大黄等,竟配比加工而成,此种中药片的缺点是仅有行气止痛、嗳气、反酸、腹胀腹满的疗效,而治疗溃疡的功效较差;3、胃灵口服液主要成分由白术、白芍、延胡素、海螵蛸、甘草、党参等配比加工而成,此种中成药有益气健脾、舒肝理气、抗溃疡疗效,但没有活血化瘀、止血定疼和修复胃粘膜的功效。从以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分析看,以上各种药物均在某一方面有特定的功效,综合治疗功效较差,特别是没有健脾益胃、护胃、养胃功能,更不能快速修复胃粘膜,而且治愈率低、复发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健脾治胃、护胃、养胃,能综合治疗彻底修复胃粘膜,使溃疡快速愈合的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其组份含有羊肚粉(制)、党参(制)、甘草、白术(制)、砂仁、木香、延胡素、三七、白芨、海螵蛸,其配比为羊肚粉(制)5-10%,党参(制)6-18%,甘草5-12%,白术(制)8-18%,砂仁5-10%,木香5-10%,延胡素7-14%,三七3-12%,白芨8-18%,海螵蛸6-20%。其加工方法为首先精选各组份原料,除去杂质、过筛,粉碎成细粉,混匀、灭菌,其中羊肚粉要经过炮制,党参和白术也要经过炮制,再按各组份配比称取重量,先将羊肚粉以外的各组份药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灭菌,再与羊肚粉混合均匀,装成胶囊,每粒胶囊0.5g,装好后即为成品备用。羊肚粉炮制方法为羊肚一具(1000g),洗净去油,加大茴香20g、小茴香30g、良姜20g、草豆蔻30g,放入锅内,加水2000ml,浸泡10分钟,煮沸30分钟,捞出凉后,烘干研末为细粉,装入灭菌的容器内备用;党参、白术炮制为炒制。应用方法口服,每日三次,每次3-4粒,饭前半小时服用。忌生冷与辛辣等食物。
该配方的原理是中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多因气候寒冷、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嗜酒无度、情志不调、气滞寒邪,导致中阳不振、寒积于胃、寒湿捆脾,使脾虚不运、胃气下降、损伤胃络、瘀积成病,日久造成胃粘膜缺损,形成溃疡。根据这一理论,治疗溃疡应以健脾养胃为主,因此,本发明组方中采用了羊肚粉、党参、白术、甘草,以健脾益胃、护胃和中、增强体质、提高肌体抗病能力;引用木香、延胡素、砂仁,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三七、白芨、海螵蛸有活血化瘀、收敛止酸、止血定疼、祛腐生肌、增加胃粘膜血动力促进胃粘膜再生的作用,使溃疡快速愈合。
本发明的优点1、该药服用后,在胃内迅速溶解,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胶膜层,保护胃粘膜,防止胃酸及有害物质的侵袭;2、组方严谨、药性温和、护胃养胃、养治并行,具有健脾益胃、护胃和中、补脾养胃等综合功效;3、疗程段、见效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价格低、无任何毒副作用等优点。
实施例1首先精选各组份原料,除杂过筛、粉碎成细粉,混匀、灭菌,其中羊肚粉要经炮制,党参和白术也要经过炮制。羊肚粉炮制方法为羊肚一具(1000g),洗净去油,加大茴香20g、小茴香30g、良姜20g、草豆蔻30g,放入锅内,加水2000ml,浸泡10分钟,煮沸30分钟,捞出凉后,烘干研末为细粉,装入灭菌的溶器内,即成为炮制的羊肚粉;党参、白术要炮制,即炒制。各组份备足后,再按比例称取各组份重量,其各组份配比为羊肚粉(制)10%、党参(制)10%、甘草5%、白术(制)17%、砂仁8%、木香10%、延胡素12%、三七5%、白芨14%、海螵蛸9%,各组份配好后,先将羊肚粉以外的各组份药细粉混合均匀,灭菌,再与羊肚粉混匀,再按每粒0.5g装成胶囊即为成品备用。
实施例2原料选取、炮制及药的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其各组份配比为羊肚粉(制)7%、党参(制)17%、甘草9%、白术(制)9%、砂仁6%、木香6%、延胡素8%、三七11%、白芨8%、海螵蛸19%。
实施例3
原料选取、炮制及药的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其各组份配比为羊肚粉(制)10%、党参(制)6%、甘草11%、白术(制)13%、砂仁13%、木香8%、延胡素10%、三七7%、白芨12%、海螵蛸13%。
应用该中成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共158例,其中男133例,女25例,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37.05岁;胃溃疡40例,十二指肠溃疡118例。以上病例均经胃镜证实为无病发症的活动性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分别给于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每日三次,每次3粒,饭前半小时服用,四周为一疗程,此治疗期间不用其它药物,疗程结束后,两周内复查,经胃镜观察,溃疡愈合118例,十二指肠溃疡服药四周后,82例愈合,愈合率为69.49%,另外34例溃疡明显缩小,总有效率为98.30%。胃溃疡40例中,四周后,愈合31例,愈合为77.5%,总有效率9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组份含有羊肚粉(制)、党参(制)、甘草、白术(制)、砂仁、木香、延胡素、三七、白芨、海螵蛸,各组份配比为羊肚粉(制)5-10%,党参(制)6-18%,甘草5-12%,白术(制)8-18%,砂仁5-10%,木香5-10%,延胡素7-14%,三七3-12%,白芨8-18%,海螵蛸6-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羊肚粉(制)的制取方法为羊肚一具(1000g),洗净去油,加大茴香20g、小茴香30g、良姜20g、草豆蔻30g,放入锅内,加水2000ml,浸泡10分钟,煮沸30分钟,捞出凉后,烘干研末为细粉;党参、白术为炒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为首先选各组份原料,除杂、过筛,粉碎成细粉,混匀、灭菌,可先将羊肚粉以外的各组份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灭菌,再与羊肚粉混合均匀,装成胶囊,每粒胶囊0.5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由羊肚粉、党参、甘草、白术、砂仁、木香、延胡素、三七、白芨、海螵蛸,按合理配比加工而成,该中成药组方严谨、药性温和、护胃养胃、养治并行,具有健脾益胃、护胃和中、补脾养胃等综合功效,服用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费用低、无毒副作用,可广泛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文档编号A61K35/37GK1343508SQ0110772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9日
发明者刘宝泉, 李传福 申请人:刘宝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