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291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管。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因该病起病急,致残率高,多年来一直是神经科的重点研究课题。
蛛网膜下腔中积血易引起脑血管痉挛、蛛网膜粘连、交通性积水的发生,因此如何及时彻底清除蛛网膜的积血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以前,清除蛛网膜的积血是通过在蛛网膜的下腔用穿刺针反复穿刺放血的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反复在患者的蛛风膜的下腔用穿刺针穿进穿出,给病人增加痛苦又增加针口部位感染的机会。患者有恐惧感,不愿意接受此种治疗方法,加之此方法大夫劳动强度大,每次不可能时间太长,也不可能做到匀速排血,需要用甘露醇等脱水剂脱水,易给患者造成其他病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设了一种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管帽、导管帽座、与导管帽座穿结一起的导管,套入导管末端的穿刺针;导管帽呈圆形,下端外径与针座外径相同,与导管硬配合;导管帽座呈圆形或多棱形,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直径大于导管直径小于针座的外径;导管帽穿入导管,导管帽下端插进导管而后座入导管帽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整个疗程只需一次穿刺。
2、反复引流方便,可以随时通过引流降低颅内压。
3、因不受时间限制所以引流清除积血彻底。
4、此法较易控制流速因此放液非常安全。
5、置管后所有病人均不需要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消除了甘露醇所致肾功能损害和水电平衡紊乱等并发症。
6、因引流管较长(75cm)、管径细、不返流、不用反复穿刺、实施无菌操作容易等不会出现颅内感染。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
、通过
权利要求1.一种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设有导管帽、导管帽座、与导管帽座穿结一起的导管,套入导管末端的穿刺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导管帽呈圆形,下端外径与针座外径相同,与导管硬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导管帽座呈圆形或多棱形,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直径大于导管直径小于针座的外径。
专利摘要一种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管,其特征设有圆形导管帽、圆形或多棱形导管帽座、与导管帽座穿结一起的导管,套入导管末端的穿刺针。使用该引流管治疗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的患者,能够安全有效、迅速彻底清除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有效地降低脑血管痉挛,蛛网膜粘连、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率。
文档编号A61M25/00GK2494208SQ0123150
公开日2002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6日
发明者高向玲, 扈书军, 魏俊兰, 陈新华, 吕建波 申请人: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