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腔t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双腔T管。
T管引流为临床肝胆外科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目的为在胆管切开探查后将T管横臂置入胆总管经腹腔、腹臂引出体外,引流胆汁及细小结石。待T管纵臂周围形成完整窦道后经T管逆行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下端通畅、胆管内无残余结石后拔除T管。目前临床应用的T管为单腔T管(如
图1所示),常规为手术后两周拔管。但由于个体差异,按此常规,则拔管后胆漏在临床上常有发生,甚至有手术后数月拔管仍发生胆漏者。一旦发生拔管后胆漏,多数需再次手术,然而不论是再次手术,还是保守治疗,都将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并将会危极患者的生命。拔管后胆漏除操作不当因素外,主要原因是T管纵臂周围窦道形成不完整造成的,究竟术后多长时间窦道才能完整形成,达到什么条件拔管才能万无一失,目前医学界尚无可靠办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使用方便,通过注入造影剂可显示窦道形成情况的双腔T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则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是在现有由横臂及纵管组成的T管的结构基础上,在纵管下段外套有造影管,该造影管与T管纵臂间形成的空隙为造影腔,在造影管的管壁上均布设有侧孔;用于注入造影剂的注药管设置在T管纵臂内,一端与造影腔连通,另一端从T管纵臂的一侧引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由于可通过造影腔窦道造影后显示窦道形成情况,并由此决定拔管,避免拔管后胆漏发生,所以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经临床应用200余例,拔管时间最短9天,最长136天,无一例拔管后胆漏发生。该双腔T管的应用既避免了拔管后胆漏加重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降低了由此而导致的病死率,也避免了盲目长时间留置T管给病人造成的痛苦与不便,可望取代单腔T管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附
图1为现有T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如
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现有由横臂1及纵臂2组成的T管结构基础上,在纵臂2的近段外套有造影管3,该造影管3与纵臂2间形成的空隙为造影腔4,在造影管3的管壁上均布设有通孔5。用于注入造影剂的注药管6设置在纵臂2内,一端伸入造影腔4内,另一端从纵臂2的远端一侧引出。本实施例在临床使用时,经注药管6注入造影剂至造影腔4内,再经造影管壁上的侧孔5进入并弥散于窦道内,摄X光片,观察造影剂是否外漏,确定窦道是否完整形成,可根据情况反复造影,直至窦道完整后再拔除T管,起到防止胆漏及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双腔T管,包括由横臂(1)及纵臂(2)组成的T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纵臂(2)下段外套有造影管(3),该造影管(3)与纵管(2)间形成的空隙为造影腔(4),在造影管(3)的管壁上均布设有侧孔(5);用于注入造影剂的注药管(6)设置在纵管(2)内,一端与造影腔(4)连通,另一端从纵管(2)的一侧引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腔T管,其是在现有由横臂(1)及纵臂(2)组成的T管结构基础上,在纵管下段外套有造影管(3),该造影管与纵臂间形成的空隙为造影腔(4),在造影管的管壁上均布设有侧孔(5);用于注入造影剂的注药管(6)设置在纵臂内,一端与造影腔连通,另一端从纵臂的一侧引出。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设置造影腔窦道造影后显示窦道形成情况,并由此决定拔管,避免了现有T管不能明确窦道是否已完整形成而造成拔管后胆漏及给患者造成痛苦的弊端。
文档编号A61M27/00GK2488538SQ0124365
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3日
发明者范钦忠, 党建安, 王秉松, 冯大猛, 裴秋立, 王随航, 陈宗建, 郭林现, 赵双林, 李德伟 申请人:范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