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082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气囊的硅橡胶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的胸腔引流管均为橡胶管,且无定位气囊。胸腔引流管在临床使用中必须留置,生物相容性差的橡胶材料会引发患者伤口组织的粘连、感染。无定位装置的胸腔引流管在留置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运动会使胸腔引流管非预期脱落和外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它解决了由橡胶材料制成的胸腔引流管会引发患者伤口组织粘连和感染的问题,以及胸腔引流管在留置过程中无法定位而导致非预期脱落和外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它包括带有引流通道的管体,以及在管体前端安置的带有引流通道和引流孔的导头,它还包括在管体后端安置的带有引流通道和气囊通道的腔头,以及在腔头气囊通道的进口端安置的单向阀;所述管体的前端装有定位气囊,管体内还设置分别与定位气囊和腔头气囊通道连通的管体气囊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胸腔引流管由医用硅橡胶制成,与人体组织、血液、组织液生物相容性优异,可有效地避免粘连和感染的发生。同时在管体前端设计有定位气囊,胸腔引流管插入胸腔后,医师通过单向阀向气囊内注入规定量的生理盐水使气囊成球形,从而使胸腔引流管在患者胸腔壁上可靠定位,防止胸腔引流管的非预期脱落和外滑,另外可延长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本实用新型为医师进行胸腔引流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医疗质量,降低了胸腔引流的风险,其引流阻力小,可防止外界空气经胸腔引流管进入患者胸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短导头的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短导头胸腔引流管的气囊充盈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导头的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长导头胸腔引流管的气囊充盈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主要由管体1、导头2、腔头3、单向阀4、定位气囊5组成,采用挤压、模压、镶接技术而制成,除单向阀4外,所有与患者接触的材料均以医用硅橡胶为原料。
管体1内有引流通道11,管体1内还设置气囊通道12。导头2安置在管体1前端,导头2内有引流通道21,并设置引流孔22。腔头3安置在管体1后端,腔头3设有引流通道31和气囊通道32。在腔头气囊通道32的进口端装有单向阀4。定位气囊5安装在管体1前端,管体1前端的侧壁设有通向定位气囊5的小孔13,由此使得管体气囊通道12的二端分别与定位气囊5和腔头气囊通道32连通。定位气囊5的设置位置应最接近于引流孔22,如此可使患者胸腔积液排放至最少残留程度。
在腔头3处通过单向阀4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经腔头气囊通道32和管体气囊通道12注入至定位气囊5,使定位气囊5充盈成球形(如图2和图4所示)。定位气囊5可使胸腔引流管在患者胸壁可靠定位,当顶开单向阀4抽出充盈气囊的生理盐水时,即可使定位气囊5恢复成图1所示的原始状态,并可方便地抽出胸腔引流管。
位于腔头3内的引流通道31的出口端可安装污物收集袋。污物收集袋接口33和单向阀4的设置可有效地避免外界空气经胸腔引流管进入患者胸腔。
本实用新型的导头2可以是短导头(如图1和图2所示),也可以是长导头(如图3和图4所示)。导头2的引流孔22分别设置于导头2的端部和侧壁上,导头引流孔22的双向布置可使患者胸腔内的积液和污物在胸腔压力下,由管体引流通道经腔头引流通道流入污物收集袋。
权利要求1.一种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它包括带有引流通道的管体,以及在管体前端安置的带有引流通道和引流孔的导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管体后端安置的带有引流通道和气囊通道的腔头,以及在腔头气囊通道的进口端安置的单向阀;所述管体的前端装有定位气囊,管体内还设置分别与定位气囊和腔头气囊通道连通的管体气囊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头内的引流通道的出口端装有污物收集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头是短导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头是长导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头的引流孔设置于导头的端部和侧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橡胶带囊胸腔引流管,它包括带有引流通道的管体,在管体前端安置的带有引流通道和引流孔的导头,在管体后端安置的带有引流通道和气囊通道的腔头,以及在腔头气囊通道的进口端安置的单向阀。管体的前端装有定位气囊,管体内还设置分别与定位气囊和腔头气囊通道连通的管体气囊通道。本实用新型的胸腔引流管由医用硅橡胶制成,与人体组织、血液、组织液生物相容性优异,可有效地避免粘连和感染的发生。同时在管体前端设计有定位气囊,其定位可靠,可防止胸腔引流管的非预期脱落和外滑,另外可延长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为医师进行胸腔引流提供方便。
文档编号A61M39/00GK2596990SQ0322804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8日
发明者贺大功 申请人:上海淞行实业有限公司, 贺大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