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69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临床应用的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
背景技术
骨科治疗骨折有时需要使用外固定架,现有的各种外固定架,虽然形状结构各异,但均无法进行微动调节,缺少弹性调节装置,应用时易产生应力遮挡形成骨质疏松,去除外固定架后容易发生再骨折。由于骨折端不能微动,无压力刺激,骨痂生成缓慢,生成量少,骨折愈合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当前使用外固定架治疗骨折存在的缺陷,采用具有弹性微动调节装置的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可有效防止产生应力遮挡,避免形成骨质疏松,并可刺激骨折端骨痂生成,加快骨折愈合。
该外固定架弹性器的技术方案是其组成有缸筒和缸筒内部的滑动轴及弹性装置。缸筒壁径向设置滑动轴微动限位螺钉,限位螺钉头端呈圆柱状,限位螺钉从外部旋入时,可防止滑动轴下移,旋出时,滑动轴在轴向力作用下可微动下移。可视情况需要制成头端直径尺寸不同的限位螺钉。
缸筒包括筒壁和上下盖,筒壁上部与滑动轴配合处内径大于下部内径,筒壁径向所设限位螺钉中心线高于筒壁内径台阶。
缸筒内部的弹性装置可做成不同形式。
弹性装置一般做成弹簧式或弹性胶囊式。弹簧式包括弹簧和下底座,弹簧置于滑动轴与下底座之间;弹性胶囊式包括内充液压油的弹形橡胶囊和下部橡胶囊底座,弹性橡胶囊置于滑动轴与下部橡胶囊底座之间。
滑动轴上端与缸筒下盖下端所设轴端可制成不同形状结构,与各种外固定架对应匹配连接。
利用外固定架及该弹性器固定骨折,当滑动轴微动限位螺钉旋出时,骨折骨骼在轴向压力下,通过骨骼上的固定螺钉和外固定架上下端,促使滑动轴下移加压,压缩弹簧或弹性橡胶囊,由于滑动轴可微动下移,随之带动并控制骨折骨骼也微动下移,受骨折端的压力作用,可刺激骨折端骨痂生成,避免骨折端产生应力遮挡。对于粉碎性骨折,轴向压力易使骨折块变形和移位,需旋入限位螺钉,限制滑动轴下移,骨折端不会产生微动及压力,待骨折端软组织愈合牢固,骨折块不易移位时,旋出限位螺钉即可,对于不同的粉碎性骨折及其愈合时间长短的不同可选用直径大小不同的限位螺钉。
该弹性器可匹配任何不同形状结构的外固定架,构成弹性外固定架。当骨折的肢体受到轴向压力时,弹性外固定架轴向有微动,从而使骨折端微动并产生一个相互作用力,刺激骨折端骨痂生成,避免了外固定架应力遮挡形成骨质疏松,可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增强愈合骨质的强度,有效地预防骨折延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I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II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外固定架弹性器由缸筒和缸筒内部的滑动轴及弹性装置等组成。
缸筒包括筒壁(1)和上下盖(2)(3),筒壁(1)上部与滑动轴(4)(或滑动轴(8))配合处内径大于下部内径,筒壁(1)径向设置有滑动轴(4)(或滑动轴(8))微动限位螺钉(5),限位螺钉(5)头端为圆柱状,安装时,其中心线应高于筒壁内径台阶。
图1所示的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I型结构,其弹性装置为弹簧式,包括弹簧(6)和下底座(7),弹簧(6)置于滑动轴(4)和下底座(7)之间。
图2所示的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II型结构,其弹性装置为弹性胶囊式,包括内充液压油的弹形橡胶囊(9)和下部橡胶囊底座(10),弹形橡胶囊(9)为椭圆球状,置于其滑动轴(8)与下部橡胶囊底座(10)之间,后二者与前者椭圆球接触面形状相适应。
权利要求1.骨科临床应用的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其特征是它包括缸筒和缸筒内部的滑动轴及弹性装置,缸筒壁径向设置有滑动轴微动限位螺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其特征是缸筒包括筒壁和上下盖,筒壁上部与滑动轴配合处内径大于下部内径,筒壁径向所设限位螺钉中心线高于筒壁内径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其特征是缸筒壁所设限位螺钉头端为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其特征是缸筒内部的弹性装置包括弹簧和下底座,弹簧置于滑动轴与下底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其特征是缸筒内部的弹性装置包括内充液压油的弹形橡胶囊和下部橡胶囊底座,弹性橡胶囊置于滑动轴与下部橡胶囊底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其特征是滑动轴上端与下盖下端所设轴端可制成不同形状结构,与各种外固定架对应匹配连接。
专利摘要骨科临床应用的一种外固定架弹性器,其组成有缸筒和缸筒内部的滑动轴及弹性装置。缸筒壁径向设置滑动轴微动限位螺钉。弹性装置可做成弹簧式或弹性胶囊式。该弹性器可匹配任何不同形状结构的外固定架,构成弹性外固定架。当骨折的肢体受到轴向压力时,弹性外固定架轴向有微动,从而使骨折端微动并产生一个相互作用力,刺激骨折端骨痂生成,避免了外固定架应力遮挡形成骨质疏松,可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增强愈合骨质的强度,有效地预防骨折延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F5/04GK2631456SQ0324569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8日
发明者宋文超, 王秋霞, 王小引, 张贵虎 申请人:王秋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