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267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防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蒸汽压缩制冷而对皮肤进行降温减湿达到防暑降温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包含了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两个方面。舒适的热环境条件,不仅直接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提高工作效率,振奋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通常,裸体的人在气温为29~31℃的环境中,一般着装的人在23~27℃的环境中,既不感到冷,也不感到热,称之为处于热中性状态。此时,人体的生理控制系统不必为了维持一定的体温而进行工作,例如增加或者减少流向皮肤的血液、出汗、使肌肉收缩或打冷战等。此时,人体的皮肤平均温度为33~34℃,直肠温度为36.9~37.1℃,相应的人体平均温度为36.3~36.5℃(魏润柏和徐文华主编,热环境,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如果人处在较热的环境里,通过辐射及对流损失的热量变小,为了维持热平衡,只好增加出汗来使蒸发热量增加。但是在很热的环境里,人体的出汗机能也无法保证人体的热平衡,体温就会逐渐上升。因此,在过热的环境中滞留的时间将取决于人体被加热到危险水平的时间。夏季是最炎热的季节,当气温接近皮肤温度时,散热就会不畅,人体会增加汗液释放热量。如果此时空气中相对湿度很高,阻止汗液蒸发,人就会感到闷热不适,极易发生中暑,尤其是露天作业的劳动者和体弱多病者。对于从事消防、高温作业(例如执勤的警察、交警、炼钢工人)、野外作业(例如地质勘测、军人)的人群,甚至对于旅游和观看比赛等,预防中暑就尤为重要。近年受全球气候变暖气温明显升高的影响,中暑已成为一种更具威胁性的疾病。
现有在室内降温防暑的设施比较多,可以通过各种风扇和空调进行降温。也有通过液体汽化冷却的降温床帮助人夏季睡眠的专利出现(王德兴,徐玉娥,忻培钧,专利液体汽化冷却降温床,公开号CN85205882U)。该装置利用液体汽化吸热而冷却周围物体的原理,在床面的背面植绒或粘贴纤维材料治疗渗液层,通过毛细现象将液体从贮液容器引至渗液层,渗液层吸附的液体自然汽化吸热,从而达到冷却降温效果。然而,对于室外活动,这些装置都很难发挥其降温作用。因此寻求切实可行的降温措施一直是医学界和工程界人士竞相追求的目标。这方面,改善衣服的隔热、散热被认为是一种极其有效的途径。人体散热的途径主要有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但在热环境或运动条件下,人体主要是靠蒸发散热来维持热平衡,它占人体总散热量的75%以上。在人体蒸发散热的同时,必然引起服装与皮肤间微气候区的湿度上升,使人体产生不舒适感,这又阻碍了皮肤表面汗液的进一步蒸发。服装作为人体与环境间的防护层,它应能使热量快速散发又不引起衣内微气候湿度过度增加,因此在热湿条件下,改善服装的综合散热、散湿性能对人体热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其改善的途径也主要是依照人体散热的几个主要途径一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ZL90207709.0专利(韦卓锋,离身隔热、散热防暑衣服,)在日常的衣服内侧,按照一定的间距并列安装若干条充气的管道,依靠充气管道支撑使衣服离开皮肤成为隔热层,从一定程度克服了日常衣服直接将太阳的热量传给人体皮肤的缺点,而且也有利于人体释放出热量。也有在管道中充水和利用动力使水或者空气流动的做法(马锡洪,专利降温升温服装行李做垫,公开号CN86101745A),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公开号CN87101081.X(于志伟,专利冷气服装)还提到加水雾化送往体表,利用其蒸发降温。也有利用相变吸热对人体进行降温的衣服、头巾和围巾,在国外已经有商品出售。除了这些改善衣服的综合散热和散湿的方法以外,也有对其他局部例如帽子和做垫等进行改善的(邓昌沪,专利太阳能制冷防暑安全帽,公开号CN2044422U;李文华,专利高效降温保健做垫,公开号CN1058573A)。
现有的降温防暑衣服,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服装的综合散热、散湿性能对人体热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有的可以在皮肤和衣服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层,减弱外界热量的直接传导;有的利用管道中空气或者水的强制对流来降低体温;还有的利用外界相变吸热来冷却体表。在室外温度不是很高而且不需要在室外长时间工作时,这些方法和装置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但是一旦室外温度比较高,特别是湿度很大时这些装置的降温能力就非常有限,如果要求在室外长时间工作这些装置就更无能为力,也许这正是这些方法和装置没有能进行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国外出售的相变材料吸热的衣服也有很多不可避免的缺陷。这种利用相变材料制成的衣服重量比较轻(成人的服装只有约4kg),能够使温度维持在19℃,而且可以反复使用又有可替代的优点(www.coolsport.net)。但是它所能维持的时间只有2.5小时,价格也偏高1500元左右,不使用的时候需要放在冰箱中保存。利用半导体制冷片能够比较容易实现小型化,但是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电流一般要求比较大。同时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系数很小,要达到一定的制冷量需要比较大的输入功率(徐德胜主编,半导体制冷与应用技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这样很难通过蓄电池长时间供电。在这种情况下,就目前的技术利用太阳能电池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对于真正的户外活动,特别是野外作业这些装置和方法基本上就不适用。
而另一个方面,近两个世纪以来,人类不断燃烧石油产品、天然气和煤炭,部分地区的森林遭到了过度砍伐。这些行为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总共增加了约三分之一,不断增多的二氧化碳改变了地球大气层的结构,使原本可以进入宇宙的地球热量更多地被大气层吸收,继而把更多的能量反射至地球,从而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温度。预计到2100年热带和中纬度地区地面温度大约要上升2℃(约翰.T霍顿主编,金奎译,全球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明显升高,很多地方的气温都会接近40℃。人体对于温度是相当敏感的,对于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来说已经很难忍受,对于长期在是外高温下执勤的警察、野外勘探的地质工作者来说就是更大的危险,急切希望能有一种服装或者装置来帮助人体长时间持续降低体温防止中暑。对付越来越高的气温,利用制冷主动降低温度是一个可行的方法。目前有的制冷方法有利用冰熔化来产生低温;利用冰和盐类的混合物的溶解热产生低温;利用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为气体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升华热来实现降温;利用低温状态下容易蒸发的液体蒸发时吸热的特点实现制冷;利用高压气体膨胀时吸热而产生低温的特点实现制冷;热电制冷等几种(苏庆瑞和李华春主编,制冷与空调,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其中利用物质的溶解、升华、蒸发等物理变化实现制冷的自然制冷方法在目前都应有所尝试,但是很难满足长时间降温的要求。消耗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等)从低温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此热量传递至高温物体而实现制冷的机械制冷就能够满足这一要求。机械制冷是利用制冷剂实现的,制冷方式主要有蒸汽压缩、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热电制冷等。在机械制冷中,蒸汽压缩制冷是最经济而且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方法(苏庆瑞和李华春主编,制冷与空调,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对于一般情况下成人在40℃的高温环境中所获得加热功率低于100W,利用蒸汽压缩制冷需要的输入功率也就在20W左右,这样的蒸汽压缩机目前市面上已经可以做到微型化,而且很多蓄电池可以提供这样的功率满足长时间工作。相反要达到同样的制冷量,半导体制冷片所要求的输入功率要大得多。因此,基于蒸汽压缩制冷而对皮肤进行降温减湿完全可以达到长时间降温防暑的目的,这也将提出一个全新的“个体空调”概念,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调节皮肤周围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达到自己喜欢的舒适状态。
综上所述,利用蒸汽压缩制冷可以提供人们长时间在炎热的环境中所需要的冷量,而且自身需要的输入功率利用蓄电池完全可以满足。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充分考虑到目前的技术基础上,利用蒸汽压缩制冷技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将蒸发器管道盘绕在一个两层夹板之间,然后将这个夹板缝在衣服背部就可以轻易实现降温防暑。且可根据不同群体、环境需要选择不同的制冷量对人体进行降温防暑,同时缝有制冷双层夹板的服装也可以根据不同群体的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款式。
如前所述,目前利用自然制冷方法应用在服装上对人体进行降温的专利已经问世,还没有利用蒸汽压缩制冷应用在服装上。就目前的技术利用蒸汽压缩制冷可以很容易将它安装在服装上,根据环境变化调节合适的温度,达到降温防暑的目的。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望提出“个体空调”的新概念,提供一种新型的可以长时间提供制冷的降温防暑服装,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蒸汽压缩制冷对人体进行长时间降温可以达到很好的降温防暑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制冷装置提供的制冷量比较大而消耗功率很小,可以根据不同的群体和环境选择不同的最大制冷量以及服装款式,是一种经济、简单的降温防暑装置,其可在广泛的人群中找到用户,是一种适用面较广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环境下适用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可根据不同群体、环境需要对人体进行降温防暑,且用较小的能源,即可获得有效地长时间降温目的、小型化、低能耗、降温大、轻便携带、噪音小、可靠性高、寿命长、结构简单、成本低而操作十分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安置在两蒸发器夹板1中间的蒸发器9;一安置在两冷凝器夹板7中间的冷凝器10;两蒸发器夹板1与两冷凝器夹板7的大平面平行叠放,之间设有隔热层8;且蒸发器夹板1与冷凝器夹板7的宽度相同,蒸发器夹板1大于冷凝器夹板7的长度;冷凝器夹板7之上的蒸发器夹板1的表面上固定微型制冷器、蓄电池4、控制器5和风扇6,所述微型制冷器由微型压缩机11、蒸发器9膨胀阀12,贮液器13,冷凝器10和油分离器14组成,其连接顺序为微型压缩机11连接蒸发器9,蒸发器9连接膨胀阀12,膨胀阀12连接贮液器13,贮液器13连接冷凝器10,冷凝器10连接油分离器14,油分离器14再与微型压缩机11相连并形成制冷循环回路;蓄电池4与控制器5相连为控制器5和风扇6提供电源,控制器5控制微型压缩机11和风扇6;所述的微型制冷器为蒸汽压缩制冷器、吸收式制冷器、蒸汽喷射式制冷器、压缩气体制冷器、气体涡流制冷器、斯特林制冷器、维勒米尔制冷器或GM制冷器,其制冷量为50~200W,输入功率为10~40W;所述蒸发器9的蒸发器盘管和所述冷凝器10的冷凝器盘管为高导热率金属盘管;所述蒸发器9的蒸发器盘管和所述冷凝器10的冷凝器盘管为铝管或铜管制备的盘管;所述蒸发器夹板1的长×宽×厚=10-150cm×10-50cm×1-5cm,冷凝器夹板7的宽度与蒸发器夹板1的宽度相同,冷凝器夹板7的长度比蒸发器夹板1的长度短20-30cm;
所述蒸发器夹板1外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上固定带15和下固定带16;所述的冷凝器夹板7的长度比蒸发器夹板1为由铜、铝或不锈钢材质的金属板;所述微型制冷器使用的制冷剂为HFC-123、HFC-22、HFC-152或HFC134a。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压缩机11可以根据不同的群体和环境选择不同的额定制冷量,以尽可能适合不同群体不同环境的需要。同时尽可能选择目前市面上已经有的由直流供电的微型制冷机,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生产的成本。制冷的方式还可以用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压缩气体制冷、气体涡流制冷、斯特林制冷、维勒米尔(VM)制冷、GM制冷等多种制冷方式,之所以采用蒸汽压缩制冷是因为它是目前最经济而且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方法,制冷系数比较大能耗小。制冷工质要求选用无毒无污染且不可燃的新型工质,例如HFC-123、HFC-22、HFC-152、HFC134a等,可以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的工质。
蒸汽压缩制冷的工作原理是使制冷剂在微型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热力设备中进行压缩、放热、节流和吸热四个主要热力过程组成的。从微型压缩机11出来的制冷剂经过油分离器14进入冷凝器10的冷凝管道对环境散热,为了加强散热,将冷凝器10的冷凝管道并列安装在冷凝器夹板7中间,以增大换热面积,蒸发器9的蒸发管道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安装在蒸发器夹板1中间。同时利用风扇6对冷凝器夹板7中吹风进一步加强散热。之所以将冷凝器10封在冷凝器夹板7中间,是为了避免外界撞击致使冷凝器10的冷凝管道破裂造成制冷剂泄漏。从冷凝管道出来的制冷剂经过膨胀阀12进入蒸发器9的蒸发管道从人体吸热。蒸发管道并列安装在蒸发器夹板1中间,以增大换热面积,通过在蒸发管道内流动的制冷工质对人体进行冷却,同理蒸发器9的蒸发管道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安装在蒸发器夹板1中间。蒸发器夹板1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型做成不同的大小型号,以尽可能适合不同群体不同体型人穿戴。来自蒸发器管道9的气态制冷剂先进入贮液器13,降低气流速度,分离较重的液滴后被微型压缩机11吸入,保证干压缩。
在平行的冷凝器夹板7和蒸发器夹板1中间填充隔热层8,避免冷凝器夹板7和蒸发器夹板1之间的换热,影响对人体本身的制冷效果。微型压缩机11和风扇6均由蓄电池4供电,同时受控制器5控制。在控制器5内安装好已经编好程序的芯片,并配置显示屏、开关和键盘等附件。控制器5连接并控制微型压缩机11、风扇6和蓄电池4。可以根据选择使用者喜好的舒适温度和环境温度、湿度等通过键盘设定选用合适的制冷量,同时控制微型压缩机11和风扇6的开与关。此外,还可以显示蓄电池中还有的电量等其他附加功能。
整个装置的总重量在4kg左右,利用安装在蒸发器夹板1上的固定带15和下固定带16,类似背书包一样背起来,既省事又不影响美观。上固定带15和下固定带16可以由松紧带、弹力布或者其他弹性比较好的材料做成,两个下固定带16接头的地方可以用粘结纽扣连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原理在于利用蒸汽压缩制冷冷却和蒸发器连接,达到降温防暑的目的。该装置能够更加有效是因为蒸汽压缩制冷的制冷系数比较高,得到相同的制冷量需要的功率很小,现有的蓄电池可以满足较长时间的要求。同时微型制冷压缩机和蓄电池的体积都比较小,总重量在4kg以下,这都能够为人们所接受。而且,可根据不同人群、年龄、性别不同的尺寸以适合不同的群体需求,具有小型化、低能耗、降温大、轻便携带、噪音小、可靠性高、寿命长、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使用十分简单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的制冷机的制冷循环回路示意图;其中蒸发器夹板1容器2 压缩机容器3蓄电池4控制器5 风扇6冷凝器夹板7隔热层8 蒸发器9冷凝器10 微型压缩机11膨胀阀12贮液器13 油分离器14 上固定带15下固定带1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图,其后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由图2、图3和图4所示。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防暑服装,包括蒸发器夹板1,装制冷系统的包2,装压缩机的部分3,蓄电池4,控制器5,风扇6,冷凝器夹板7,隔热层8,蒸发器管道9,冷凝器管道10,微型压缩机11,膨胀阀12,贮液器13,油分离器14,上固定带15,下固定带16等。其中蒸发器夹板1由铜板、铝板或者不锈钢板做成,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型做成不同的大小型号,以尽可能适合不同群体不同体型人穿戴。可以将其装入背心中用于人体的防暑降温,放在帽子的夹层中便可以用于头部的防暑降温,本装置还可以放在衣服中做成防暑降温服装,只需保证适体,选择合适的蒸发器夹板形状和微型压缩机制冷量。而且采用的制冷方法也不局限于蒸汽压缩制冷,还可以采用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压缩气体制冷、气体涡流制冷、斯特林制冷、维勒米尔(VM)制冷、GM制冷等多种制冷方式,这些在此不一而足。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的制做步骤如下(参见图1)1)先截取四块铜板(也可为铝板或不锈钢板),长度和宽度根据需要的尺寸(以人体背心为例)而定,其长度在10~150cm范围内,厚度在1~5cm范围内,宽度在10~50cm范围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其中两块板为蒸发器夹板1,另两块板为冷凝器夹板7,蒸发器夹板1的长度可大于冷凝器夹板7长度20mm、25mm、28mm、30mm,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需要;2)然后截取两段直径为2~5mm的铝管,其长度根据步骤1)中截取的铜板大小决定;3)按照图4所示,盘绕铝管,间距大约在2~5mm之间,将一根盘绕好的铝管焊接在长度长的铜板上,并用与该铜板同样长度的铜板将铝管封装起来,便制备好了蒸发器夹板1;用同样的办法制备冷凝器夹板7;4)在蒸发器夹板1一侧表面的上、下部按照图2安装上固定带15和下固定带16;在蒸发器夹板1另一表面上图1中标号3所示的位置固定制冷器,所述制冷器由微型压缩机11,膨胀阀12,贮液器13,油分离器14及蒸发器管道9和冷凝器管道10组成,其连接顺序如图4所示微型压缩机11连接蒸发器管道9,蒸发器管道9连接膨胀阀12,膨胀阀12连接贮液器13,贮液器13连接冷凝器管道10,冷凝器管道10连接油分离器14,油分离器14在与微型压缩机11连接,并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同时在图1所示的位置上同定好蓄电池4、风扇6和控制器5,控制器5连接并控制微型压缩机11、风扇6和蓄电池4;然后将这一部分用容器2封装起来,使其隔音、隔热并防振;再在蒸发器夹板1该侧的下半部分粘结上一隔热层8,然后在隔热层8的外表面上再粘结固定步骤3)制备的冷凝器夹板7;5)焊接完连接各个部分的管道,充满制冷剂封装后的如图1所示。其中选用制冷剂要求无毒无污染且不可燃,例如HFC-123、HFC-22、HFC-152、HFC134a等,可以根据不同要求选择。
在控制器5内安装好已经编好程序的芯片,并配置显示屏、开关和键盘等附件。控制器5连接并控制微型压缩机11、风扇6和蓄电池4。可以根据选择使用者喜好的舒适温度和环境温度、湿度等通过键盘设定选用合适的制冷量,同时控制微型压缩机11和风扇6的开与关。此外,还可以显示蓄电池4中还有的电量等其他附加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可以在消防、高温作业、野外作业、旅游和观看比赛等地方得到应用。根据环境变化调节合适的温度,达到降温防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多优点,可对皮肤进行降温减湿而使人达到降温防暑和舒适的目的,其可根据不同群体、环境需要对人体进行降温防暑,且用较小的能源,即可获得有效地长时间降温目的、小型化、低能耗、降温大、轻便携带、噪音小、可靠性高、寿命长、结构简单、成本低而操作十分简单。对于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的人群尤为有利,正是由于这些综合因素,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简单易行,制造成本、价格较低,相比以往的利用自然制冷降温防暑有很大的优势。
其使用过程如下1、利用在蒸发器夹板1上固定的上固定带15和下固定带16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绑缚在人体的背部;2、接通控制器5的电源,根据自己喜好的舒适温度和环境温度、湿度等信息分别选择合适的制冷量;3、打开控制器5的控制开关,开动微型压缩机11和风扇6进行降温;4.停止使用的时侯关闭电源,卸下蓄电池4进行充电,注意长时间不使用时要卸下蓄电池4。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安置在两蒸发器夹板(1)中间的蒸发器(9);一安置在两冷凝器夹板(7)中间的冷凝器(10);两蒸发器夹板(1)与两冷凝器夹板(7)的大平面平行叠放,之间设有隔热层(8);且蒸发器夹板(1)与冷凝器夹板(7)的宽度相同,蒸发器夹板(1)大于冷凝器夹板(7)的长度;冷凝器夹板(7)之上的蒸发器夹板(1)的表面上固定微型制冷器、蓄电池(4)、控制器(5)和风扇(6),所述微型制冷器由微型压缩机(11)、蒸发器(9)膨胀阀(12),贮液器(13),冷凝器10和油分离器(14)组成,其连接顺序为微型压缩机(11)连接蒸发器(9),蒸发器(9)连接膨胀阀(12),膨胀阀(12)连接贮液器(13),贮液器(13)连接冷凝器10,冷凝器10连接油分离器(14),油分离器(14)再与微型压缩机(11)相连并形成制冷循环回路;蓄电池(4)与控制器(5)相连为控制器(5)和风扇(6)提供电源,控制器(5)控制微型压缩机(11)和风扇(6)。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制冷器为蒸汽压缩制冷器、吸收式制冷器、蒸汽喷射式制冷器、压缩气体制冷器、气体涡流制冷器、斯特林制冷器、维勒米尔制冷器或GM制冷器,其制冷量为50~200W,输入功率为10~40W。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9)的蒸发器盘管和所述冷凝器(10)的冷凝器盘管为高导热率金属盘管。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9)的蒸发器盘管和所述冷凝器(10)的冷凝器盘管为铝管或铜管制备的盘管。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夹板(1)的长×宽×厚=10-150cm×10-50cm×1-5cm,冷凝器夹板(7)的宽度与蒸发器夹板(1)的宽度相同,冷凝器夹板(7)的长度比蒸发器夹板(1)的长度短20-30cm。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夹板(1)外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上固定带(15)和下固定带(16)。
7.按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夹板(7)的长度比蒸发器夹板(1)为由铜、铝或不锈钢材质的金属板。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制冷器使用的制冷剂为HFC-123、HFC-22、HFC-152或HFC134a。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用于人体降温的防暑降温装置,包括安置在两蒸发器夹板中间的蒸发器;安置在两冷凝器夹板中间的冷凝器;两蒸发器夹板与两冷凝器夹板的大平面平行叠放,之间设有隔热层;冷凝器夹板之上的蒸发器夹板的表面上固定微型制冷机、蓄电池、控制器和风扇,制冷机由相连并形成制冷循环回路的的微型压缩机、蒸发器膨胀阀,贮液器,冷凝器和油分离器组成,蓄电池与控制器相连为控制器和风扇提供电源,控制器控制微型压缩机和风扇;该装置可根据不同群体、环境需要对人体进行降温防暑,且用较小的能源,即可获得有效地长时间降温目的、小型化、低能耗、降温大、轻便携带、噪音小、可靠性高、寿命长、结构简单、成本低而操作十分简单。
文档编号A61F7/00GK2649050SQ0326423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8日
发明者刘静, 吕永钢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