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具有可附装式上下两半部分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以及方法

文档序号:103130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具有可附装式上下两半部分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张于2002年5月30日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第60/384,744号的权利。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具有可移除可附装式上下两半部分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以及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可具有计算机生成的上牙套与下牙套的牙齿矫正器,该些上牙套与下牙套附装在一起可治疗咬合不正,例如超咬合或覆咬合。
向一患者提供牙齿护理已众所周知。通常,患者可去诊所看(例如)牙医或其他类型的医护人员。然后,牙医会(例如)利用各种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该些技术包括用X射线扫描待治疗区域或其他成像技术。然后,牙医可能向患者提供一牙齿矫正器来治疗患者的疾患。举例而言,一患者可能患有覆咬合,这可能需要将一牙齿矫正器在患者口腔内放置一段时间。治疗该患者的牙医可能会拍摄该患者口腔内部的影像。
该些影像可用来确定分别容纳患者上部及下部牙齿的上牙套与下牙套的尺寸或形状。该上牙套及下牙套可配戴在使用者口腔内来治疗牙齿疾患。然而,该上牙套与下牙套可能未连接在一起。结果,该上牙套与下牙套缺乏对于前后牙矫正及超咬合矫正而言必不可少的互连。
因此,需要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以及方法,其中上牙套与下牙套可附装在一起来治疗咬合不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第一方面提供一包括一上牙套与一下牙套的牙齿矫正器,该上牙套设计用于容纳一使用者的上部牙齿,该下牙套设计用于容纳使用者的下部牙齿,其中该牙齿矫正器包括用于以可移除方式将上牙套附装至下牙套的连接构件。
该连接构件可包括可联锁搭扣、可联锁牙楔、一绞链、磁体、环形紧固件或该些组件的一混合体。
如果该连接构件包括牙楔,则该些牙楔可较佳一体形成于该牙齿矫正器中。更具体而言,该连接构件可包括一附装至上牙套的上颊侧牙楔及一附装至下牙套的下颊侧牙楔。
如果该连接构件包括一绞链,则上牙套可包括一上绞链槽,下牙套可包括一下绞链槽,绞链的一端可插入上绞链槽中而另一端可插入下绞链槽中。该绞链可较佳通过一磨擦配合保持在上下铰链槽中。
如果该连接构件包括磁体,则该些磁体较佳位于上下牙套内,以便在使用中相互靠近。
本发明的牙齿矫正器可较佳包括舌侧突出部(lingual tab),该些舌侧突出部较佳附装至下牙套上。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可另外包括一唇侧牙罩(labial shield),其较佳附装至上牙套上。
本发明的牙齿矫正器可由塑料、橡胶、硅酮或该些材料的一混合体构成。特定言之,本发明牙齿矫正器可包括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或该些材料的一混合体。尤其有利的是,本发明的牙齿矫正器包括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区域及由相对较软材料构成的区域。
有利的是,本发明牙齿矫正器的尺寸设计为不延伸至使用者的第一及/或第二恒磨牙。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牙齿矫正器在下牙套及/或上牙套的一正面部分中具有若干开孔。
本发明的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专门治疗长有乳牙的使用者牙齿咬合不正(特别是超咬合或覆咬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使用者安装一牙齿矫正器的步骤,该牙齿矫正器包括一设计用于容纳一使用者上部牙齿的上牙套及一设计用于容纳使用者下部牙齿的下牙套,其中该牙齿矫正器包括用于以可移除方式将上牙套附装至下牙套的连接构件。
本发明的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专门矫正长有乳牙的使用者牙齿咬合不正(特别是超咬合或覆咬合)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制作使用者口腔的一物理或数字模型;根据该物理或数字模型制作一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包括一设计用于容纳使用者上部牙齿的上牙套及一设计用于容纳使用者下部牙齿的下牙套,其中该牙齿矫正器包括用于以可移除方式将上牙套附装至下牙套的连接构件;给使用者安装上该牙齿矫正器并要求他们以一正确方式配戴该矫正器,直至咬合不正被矫正。
根据该方法,该数字模型可通过用激光扫描使用者的口腔来制备。另外,该牙齿矫正器可以手工方式、通过真空模制、压力或热模制、光固化快速成型法或该些技术的一组合来制作。
为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上牙套,该上牙套具有一具有一周边的第一基托,其中该第一基托具有一大于使用者牙齿宽度的宽度;及一沿该上牙套周边延伸的侧壁,其中该上牙套具有一从该第一基托伸出的凸出部分。该牙齿矫正器亦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下牙套,该下牙套具有一具有一周边的第二基托,其中该第二基托具有一大于使用者牙齿宽度的宽度;及一沿该下牙套周边延伸的侧壁,其中该下牙套具有一凹进部分,该凹进部分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该凸出部分,其中该凸出部分与该凹进部分互相联锁以可移除方式将下牙套固定至上牙套。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上牙套内具有若干牙槽,其中该些牙槽的形状与使用者的单个牙齿相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舌侧突出部自其周边伸出。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该第一基托内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两颗牙。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侧壁内具有若干开孔。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沿上牙套周边一体形成的牙罩。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包括一具有一基托且通常为U形的牙套,其中该牙套的一第一区域由一第一材料构成,该牙套的一第二区域由一第二材料构成,其中该第一材料比该第二材料软。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附装至该通常为U形的牙套的第二牙套,其中该第二牙套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基托。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该牙套内具有若干牙槽,其中该些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牙齿。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自基托伸出的舌侧突出部,其中该突出部伸向使用者的口腔。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牙套内具有若干开孔,其中该些开孔为牙套提供挠性。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材料靠近需要矫正的牙齿。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材料靠近待保持的牙齿。
在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提供一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第一牙套,其中该第一牙套具有一外周边及一内周边。该牙齿矫正器还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第二牙套,其中该第二牙套具有一外周边及一内周边。另外,该牙齿矫正器在第一牙套的外周边上具有一第一牙楔。该牙齿矫正器在该第二牙套的外周边上还具有一第二牙楔,其中该第二牙楔与该第一牙楔接触,以防止第一牙套与第二牙套之间发生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第一牙套内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一颗牙。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沿第一牙套的内周边一体形成的突出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牙槽,该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两颗牙。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牙套由一第一材料构成,第二牙套由一第二材料构成,其中第一材料比第二材料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牙楔与第一牙套一体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牙楔附装至第一牙套上。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包括一具有一基托且通常为U形的上牙套。该牙齿矫正器还包括一具有一基托且通常为U形的下牙套。该牙齿矫正器还具有一绞链,该绞链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连接至上牙套,该第二端连接至下牙套,且其中该绞链在第一端与第二端间的一个点上折叠。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上牙套内具有一具有一咬合面的牙槽,其中该牙槽容纳使用者的一颗牙齿,并且其中该咬合面为一平面。
在一实施例中,上牙套由多种材料构成,其中该些多种材料之一比其中的另一材料软。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与该上牙套一体形成的突出部,其中该突出部具有一顶端。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与上牙套一体形成的牙罩,其中该牙罩与使用者的一颗或多颗牙齿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该器具矫正器在上牙套内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两颗牙。
在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提供一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第一基托。该牙齿矫正器还具有一靠近该第一基托且通常为U形的第二基托。另外,该牙齿矫正器在第一基托内具有一第一磁体。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第二基托内具有一第二磁体,其中在该第一磁体与该第二磁体之间存在一磁力。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第一基托内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两颗牙。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第一基托内具有若干个开孔。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与该第一基托一体形成的牙罩,其中该牙罩覆盖使用者的牙齿。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基托由一第一材料构成,该第二基托由一第二材料构成,其中该第一材料比该第二材料软。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第一基托内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具有一与使用者的一颗牙齿相吻合的形状。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通常为U形且具有一外周边及一内周边的第一牙套。该牙齿矫正器还具有一通常为U形且具有一外周边及一内周边的第二牙套。该牙齿矫正器还具有一附装至该第一牙套及该第二牙套的紧固器件,其中该紧固器件具有一附装至该第一牙套的凸出部分及一附装至该第二牙套的凹进部分,其中该凸出部分与该凹进部分相互啮合,以可移动方式将该第一牙套附装至该第二牙套。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该第一牙套内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一颗牙齿。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牙套由一第一材料及一第二材料构成,其中该第一材料比该第二材料软。
在一实施例中,该紧固器件为搭扣。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与该第一牙套一体形成的牙罩,其中该牙罩与使用者的至少一颗牙齿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该第一牙套内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具有一平咬合面。
在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提供一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通常为U形且具有一顶面的第一牙套,其可容纳使用者的上部牙齿。该牙齿矫正器还包括一通常为U形且具有一底面的第二牙套,其可容纳使用者的下部牙齿。该牙齿矫正器还具有一以移动方式将该第一牙套与该第二牙套附装在一起的紧固器件,其中第一端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一第一距离比第二端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一第二距离大。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第一牙套内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两颗牙齿。
在一实施例中,该紧固器件为一粘合剂。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与该第一牙套一体形成的突出部,其中该突出部向后伸入口腔中。
在一实施例中,该上牙套由多种具有不同硬度的材料构成。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第一牙套内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一颗牙齿。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上牙套。该牙齿矫正器还具有一靠近该上牙套且通常为U形的下牙套,其中该上牙套及该下牙套的尺寸设计为与使用者的前牙接触,且其中该上牙套及该下牙套不接触使用者任何一颗后牙。另外,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以可移除方式将该上牙套与该下牙套附装在一起的紧固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与上牙套一起形成的凹进部分及一与下牙套一起形成的凸出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上牙套中一与需要矫正的牙齿相接触的区域较软。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连接至上牙套及下牙套的绞链。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与上牙套一体形成的牙罩,其中该牙罩覆盖牙齿。
在一实施例中,该紧固器件为搭扣。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该上牙套内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具有一平咬合面。
在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提供一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可容纳上部牙齿且通常为U形的上牙套。该牙齿矫正器还具有一可容纳下部牙齿且通常为U形的下牙套。另外,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位于上牙套与下牙套之间的弹簧,其中该弹簧将上牙套连接至下牙套,且其中该弹簧在上牙套与下牙套之间提供一阻力。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上牙套中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一颗上部牙齿。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连接至第一弹簧的第二弹簧。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与上牙套一体形成的突出部,其中该突出部向后伸入口腔中。
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的上牙套由一第一材料及一第二材料构成,其中该第一材料比该第二材料软。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一使用者上部牙齿的形状制作一第一牙套;根据该使用者下部牙齿的形状制作一第二牙套;及将一紧固器件附装至该第一牙套及该二牙套上,其中该紧固器件具有一第一元件及一第二元件,其中该第一元件与该第二元件相互联锁来以可移除方式固定该第一牙套与该第二牙套。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具有防止第一牙套与第二牙套间发生移动的步骤。
因此,本发明的一优点在于提供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及方法,该些牙齿矫正器和系统及方法可在一上牙套与一下牙套之间提供基本的互连来提供前后牙矫正及超咬合矫正。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提供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及方法,该些牙齿矫正器和系统及方法可在一上牙套与一下牙套之间提供基本的互连来提供覆咬合矫正。
本发明的再一优点在于提供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牙齿矫正器可在使用者口腔内的一第一区段治疗咬合不正而在口腔内的一第二区段保持牙齿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提供用于治疗咬合不正且可降低牙科专家与患者间相互交往量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及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一优点在于提供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及方法,其中可使用一单个牙齿矫正器来治疗一患者的牙齿疾患。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提供用于治疗咬合不正且可降低患者的整个牙齿护理费用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及优点阐述于当前的较佳实施例中且可自附图中看出。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上部牙齿矫正器的俯视透视图。
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下部牙齿矫正器的俯视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俯视透视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图。
图3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图。
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图。
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图。
图4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俯视透视图。
图6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图。
图6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俯视透视图。
图7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俯视分解图。
图7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图。
图8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正视图。
图8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俯视透视图。
图10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透视图。
图10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平面图。
图11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图。
图11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图。
图11C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图。
图1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正视图。
图1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局部侧视剖面图。
图12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图。
图12D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图。
图13A为一个人的一组切牙咬合位置的剖面图。
图13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牙齿矫正器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及方法。该牙齿矫正器可具有一可容纳一使用者上部牙齿的上牙套。该牙齿矫正器还可具有一可容纳使用者下部牙齿的下牙套。该上牙套及下牙套可由计算机生成并通过各种紧固部件附装在一起。通过将该上牙套与该下牙套附装在一起得到的牙齿矫正器可治疗咬合不正,例如超咬合或覆咬合。该上牙套及该下牙套还可设计用于在使用者口腔的一第一区段治疗咬合不正而在口腔的一第二区段保持牙齿状态。
现在参照附图,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上牙套10及一下牙套12。上牙套10及/或下牙套12可由计算机生成。为此,可对患者或使用者进行模型激光扫描、数字摄影或类似技术。然后,可采用手工方式、通过一真空装置或压热机器模制上牙套10及/或下牙套12。在另一实施例中,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可通过光固化快速成型法或其他相关技术制作。
然后,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可附装在一起形成一牙齿矫正器。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可由(例如)塑料、橡胶、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硅酮等构成。上牙套10可具有一基托3。另外,上牙套10可具有形成于基托3内用于容纳使用者单个上部牙齿的牙槽6。同样,下牙套12可具有一基托5及形成于基托5内用于容纳使用者单个下部牙齿的牙槽8。
图2显示,上牙套10靠近下牙套12,其中上牙套10的基托3与下牙套12的基托5接触。上牙套10可通过粘合剂或其他紧固构件(例如搭扣、钩形和环形紧固件等)附装至下牙套12。
图3A及3B显示用于将上牙套10紧固至下牙套12的不同紧固方法。特定言之,图3A显示使用搭扣14a、14b及14c将上牙套10附装至下牙套12。搭扣14a可由(例如)一弹性材料构成且可分别附装至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上。搭扣14b及14c可由(例如)塑料或其他类似材料构成。搭扣14b及14c可具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可插入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内来将搭扣14b、14c固定至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
图3B显示,牙楔18a、18b将上牙套10附装至下牙套12。牙楔18a及18b可由(例如)类似于牙齿矫正器的材料作为牙齿矫正器的一组成部分与牙齿矫正器一起模制或形成,或由不同材料构成,例如木头、金属或塑料。另外,牙楔18a、18b可通过(例如)搭扣、钩形和环形紧固件等附装至上牙套10或下牙套12。牙楔18a、18b可相对于配戴于使用者口腔中的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附装至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的左侧及右侧。具体而言,牙楔18a可为一可附装至上牙套10但不可附装至下牙套12的上颊侧牙楔。牙楔18a的大部分可接触牙楔18b的后部,以使下颌保持在一向前位置。牙楔18b可以是一可附装至下牙套12的下颊侧牙楔。牙楔1 8b的大部分可与牙楔18a接触。使用牙楔18a、18b可迫使使用者将一下颚骨推进至一I类前后颌位置并促使下颚骨生长在该位置中。
图4A至4C显示连接一牙齿矫正器的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的各种方法。参照图4A,可将一绞链20插入上牙套中的一槽22a及下牙套12中的一槽22b中。绞链20可由(例如)金属、塑料、橡胶等构成。绞链20可插入槽22a、22b中且可通过(例如)联锁凸形紧固件与凹形紧固件(未图示)或其他方法来固定。
图4B显示可具有搭扣24的上牙套10。下牙套12亦可具有搭扣26。搭扣24可设计成通过与搭扣26联锁而将上牙套10固定至下牙套12中。搭扣24、26可由(例如)金属、塑料等构成。
图4C显示一实施例,其中一牙楔28可沿一咬合面一体形成于上牙套10的基托3中。一牙楔30可一体形成于下牙套12的基托5中。牙楔28及30可防止上牙套10及/或下牙套12在配戴在使用者口腔中期间移动。在另一实施例中,牙楔28可附装至基托3,及/或牙楔30可附装至基托5。牙楔28、30可通过(例如)粘合剂、搭扣、钩形和环形紧固件等附装在一起。
现在参照图5,上牙套10可以铰接方式连接至下牙套12。具体而言,基托3的一后部32可连接至基托5的一后部34。如图5所概示,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可以一角度从后部32及后部34伸出。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之间可界定一间隔36。
图6A显示一可插入并固定在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的颊侧及/或舌侧的绞链38。绞链38可通过摩擦、粘胶剂或其他类似方法固定。如图6B中所示,下牙套12可具有从基托5伸出的舌侧突出部40。舌侧突出部40可与基托5一体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舌侧突出部40可附装至基托5上。
图7A及7B显示一实施例,其中磁体42可埋植于上牙套10的基托3及下牙套12的基托5内。磁体42的尺寸设计为可装配于基托3及基托5内。在一实施例中,磁体42可附装至基托3及/或基托5上。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的位置可相互靠近,其中各磁体42彼此邻近,如图7B中所示。基托3中的磁体42与基托5中的磁体42之间的吸引力可以可移动方式将上牙套10固定至下牙套12。磁体42可位于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内,其中一第一磁体可位于上牙套10中且一第二磁体可位于下牙套12中。该第一磁体及该第二磁体可定位成其中该第二磁体与该第二磁体彼此产生一排斥力。该排斥力可使下牙套12相对于上牙套10前进至一向前位置。
图8A及8B显示一实施例,其中上牙套10可具有一从一前部(46)伸出的唇侧牙罩44。唇侧牙罩44可一体形成。在一实施例中,唇侧牙罩44可附装至上牙套10。当口腔张开时,唇侧牙罩44可防止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向后进一步滑入使用者的口腔中。唇侧牙罩44还可对上颌骨施加一远端力,其可限制上颌骨向前生长。
现在参照图9,其显示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的一俯视透视图。下牙套12可具有从基托3伸出的舌侧突出部46。突出部46可与基托3一体形成。在一实施例中,舌侧突出部46可通过(例如)粘合剂、搭扣或其他类似紧固方法附装至基托3。舌侧突出部46可防止下颚骨相对于上颌向后滑动。
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可由一或多种材料构成。材料类型可根据所治疗的特定咬合不正来选择。举例而言,在图10A及10B中,上牙套10的一后部区段48可由一硬质材料构成。上牙套10内的一前部区段50可由一较软的材料构成。该设计可用于(举例而言)治疗一上部前牙区段比后牙更需要矫正的使用者。于是,在上部前牙受到矫直的同时,上部后牙可置于适当的位置。治疗该类咬合不正的已知方法要求使用多个牙齿矫正器。然而,本发明的牙齿矫正器仅需要一个或少许几个牙齿矫正器即可治疗该疾患。此外,本发明的牙齿矫正器可使使用者仅需很少几次(若有)调整及/或很少几次(若有)预约即可治好咬合不正。
在一实施例中,上部牙齿及下部前牙可能需要矫直。如图10B中所示,下牙套12的一后部区段52可由一硬质材料构成且其一前部区段54由一较软的材料构成。如果使用者患有一过度超咬合,则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可通过任何一种或多种上文或下文所揭示的紧固器件附装在一起。
图11A及11B显示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的多种不同尺寸及形状。即,在图11A中,上牙套10的基托3及下牙套12的基托5的尺寸可设计为其中,在一前牙部或前部56处,一间隔54从上牙套10内的牙槽6延伸到下牙套12内的牙槽8。在一后牙部或后部60处,一间隔58可从牙槽6延伸至牙槽8。间隔54可比间隔58大。该设计可用于治疗过度覆咬合。在一实施例中,间隔58可比间隔54大。于是,所制成的牙齿矫正器可用于治疗前牙开咬。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的前部56可由一较软的材料构成。因此,前部牙齿可施加抑制力,不会对后部牙齿产生作用力。于是后部牙齿可萌出。
图11B显示一实施例,其中当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配戴在使用者口腔中时,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所具有的长度可不延伸至使用者的第一及/或第二恒磨牙。因此,磨牙可超萌出并迫使患者的咬合呈现一开放状态来矫正覆咬合。
图11C显示一实施例,其中上牙套10及/或下牙套12的一前部62可由(例如)弹性材料构成。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的一后部64可由一硬质材料构成。使用者在配戴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时,会对上切牙和下切牙或后牙施加一轻微的垂直抑制力。该抑制力使使用者能够矫正一覆咬合疾患。
现在参照图12A及12B,上牙套10及/或下牙套12可在一前部区段68中具有开孔66。图12B提供前部区段68的一局部侧视剖面图。开孔66可为前部区段68提供一弹性“感觉”,这对于治疗(例如)覆咬合甚为有用。可为使用者的切牙提供牙槽6、8。在上牙套10上可提供一唇侧牙罩70。另外,可在下牙套12的基托5处提供舌侧突出部72。
图12C显示一实施例,其中一弹簧机构74位于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之间。弹簧机构74可具有一弹簧76,弹簧76可附装至一可附装至上牙套10的基托78。弹簧76亦可附装至一可附装至下牙套12的基托80上。图12D显示一弹簧机构82,其可在基托78与基托80之间具有一基托84。可提供弹簧86来将基托84、基托78及基托80连接在一起。可使用图12C所示实施例通过对使用者的上部及下部前牙提供一轻微的垂直力来治疗覆咬合。
现在参照图13A及13B,其中提供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的一上部切牙88与一下部切牙90的咬合位置剖面图,供治疗一超咬合及/或覆咬合的使用者使用。如图13B所示,上牙套10的牙槽6可特别对齐下牙套12的牙槽8。因此,当配戴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时,上部切牙88与下部切牙90可对齐。于是,使用者可配戴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来矫正一咬合不正,例如覆咬合或超咬合。
总之,一使用者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迫使一下颚骨相对于一上颌骨向前生长。本发明的实施例亦可促使生长发生在一更向前的方向。患者在口腔内配戴上述实施例不但可通过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的一更软预成型部分矫直一前牙区域,且同时还可矫正最初的过度超咬合及II类咬合不正。
在一实施例中,与前部区段54相比,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可在后部区段52附装有更多的材料来限制使用者的后牙萌出。此外,上牙套10及下牙套12可促使前牙萌出来矫正开咬。在一实施例中,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可附装在一起,其中可将使用者的下颌相对于上颌保持在一向后位置。于是,可配戴下牙套10及下牙套12来治疗一III类疾患。
应了解,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构想出对本文所阐述的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各种不同改变及修改。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未减损其伴随优点的前提下,可实施该些改变及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牙齿矫正器,其包括一通常为U形的上牙套,所述上牙套具有一具有一周边的第一基托,其中所述第一基托具有一大于使用者牙齿宽度的宽度,且还具有一沿所述上牙套周边延伸的侧壁,其中所述上牙套具有一从所述第一基托伸出的凸出部分;一通常为U形的下牙套,所述下牙套具有一具有一周边的第二基托,其中所述第二基托具有一大于使用者牙齿宽度的宽度,且还具有一沿所述下牙套周边延伸的侧壁,其中所述下牙套具有一凹进部分,所述凹进部分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所述凸出部分,其中所述凸出部分与所述凹进部分互相联锁以可移除方式将所述下牙套固定至所述上牙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若干牙槽,其中所述牙槽的形状与使用者的单个牙齿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从所述牙齿矫正器周边伸出的舌侧突出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一基托内的牙槽,其中所述牙槽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两颗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侧壁内的若干开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沿所述上牙套的周边一体形成的牙罩。
7.一种在一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一具有一基托且通常为U形的牙套,其中所述牙套的一第一区域由一第一材料构成,所述牙套的一第二区域由一第二材料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比所述第二材料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附装至所述通常为U形的牙套的第二牙套,其中所述第二牙套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基托。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若干牙槽,其中所述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牙齿。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自所述基托伸出的舌侧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伸向所述使用者的口腔。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牙套内的若干开孔,其中所述开孔为牙套提供挠性。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第一材料靠近需要矫正的牙齿。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第二材料靠近待保持的牙齿。
14.一种在一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一通常为U形的第一牙套,其中所述第一牙套具有一外周边及一内周边;一通常为U形的第二牙套,其中所述第二牙套具有一外周边及一内周边;一位于所述第一牙套外周边上的第一牙楔;及一位于所述第二牙套外周边上的第二牙楔,其中所述第二牙楔与所述第一牙楔接触以防止所述第一牙套与所述第二牙套之间发生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一牙套内的牙槽,其中所述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一颗牙。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沿所述第一牙套的内周边一体形成的突出部。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牙槽,所述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两颗牙。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第一牙套由一第一材料构成,所述第二牙套由一第二材料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比所述第二材料软。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第一牙楔与所述第一牙套一体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第一牙楔附装至所述第一牙套。
21.一种在一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一具有一基托且通常为U形的上牙套;一具有一基托且通常为U形的下牙套;及一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的绞链,其中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上牙套,所述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下牙套,且其中所述绞链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一个点上折叠。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上牙套内且具有一咬合面的牙槽,其中所述牙槽容纳所述使用者的一颗牙齿,且进一步其中所述咬合面为一平面。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上牙套由多种材料构成,其中所述多种材料之一比所述多种材料的另一材料要软。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与所述上牙套一体形成的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具有一顶端。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与所述上牙套一体形成的牙罩,其中所述牙罩与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一颗牙齿接触。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上牙套内的牙槽,其中所述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两颗牙。
27.一种在一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一通常为U形的第一基托;一靠近所述第一基托且通常为U形的第二基托;及一位于所述第一基托内的第一磁体。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二基托内的第二磁体,其中在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存在一磁力。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一基托内的牙槽,其中所述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两颗牙。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托内的若干开孔。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与所述第一基托一体形成的牙罩,其中所述牙罩覆盖所述使用者的牙齿。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第一基托由一第一材料构成,所述第二基托由一第二材料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比所述第二材料软。
33.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一基托内的牙槽,其中所述牙槽的形状与所述使用者的一颗牙齿吻合。
34.一种在一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一通常为U形且具有一外周边及一内周边的第一牙套;一通常为U形且具有一外周边及一内周边的第二牙套;及一附装至所述第一牙套及所述第二牙套的紧固器件,其中所述紧固器件具有一附装至所述第一牙套的凸出部分及一附装至所述第二牙套的凹进部分,其中所述凸出部分与所述凹进部分相互啮合以可移除方式将所述第一牙套附装至所述第二牙套。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一牙套内的牙槽,其中所述牙槽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一颗牙齿。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第一牙套由一第一材料及一第二材料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比所述第二材料软。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紧固器件为搭扣。
3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与所述第一牙套一体形成的牙罩,其中所述牙罩与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一颗牙齿相接触。
39.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一牙套内的牙槽,其中所述牙槽具有一平咬合面。
40.一种在一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其具有一界定于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之间的长度,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一通常为U形且具有一顶面的第一牙套,其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上部牙齿;一通常为U形且具有一底面的第二牙套,其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下部牙齿;及一以移除方式将所述第一牙套与所述第二牙套附装在一起的紧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端处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一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处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一第二距离。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一牙套内的牙槽,其中所述牙槽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两颗牙齿。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紧固器件为一粘合剂。
43.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与所述第一牙套一体形成的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向后伸入口腔中。
44.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上牙套由多种具有不同硬度的材料构成。
45.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一牙套内的牙槽,其中所述牙槽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一颗牙齿。
46.一种由一具有前牙及后牙的使用者配戴的牙齿矫正器,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一通常为U形的上牙套;一靠近所述上牙套且通常为U形的下牙套,其中所述上牙套及所述下牙套的尺寸设计为可接触所述使用者的前牙,且其中所述上牙套及所述下牙套不接触所述使用者任何一颗后牙;及一以可移除方式将所述上牙套与所述下牙套附装在一起的紧固器件。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与所述上牙套一起形成的凹进部分及一与所述下牙套一起形成的凸出部分。
48.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上牙套中一接触需矫正牙齿的区域较软。
49.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连接至所述上牙套及所述下牙套的绞链。
50.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与所述上牙套一体形成的牙罩,其中所述牙罩覆盖牙齿。
51.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紧固器件为搭扣。
52.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上牙套内的牙槽,其中所述牙槽具有一平咬合面。
53.一种配戴于一具有上部牙齿及下部牙齿的使用者口腔中的牙齿矫正器,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一可容纳上部牙齿且通常为U形的上牙套;一可容纳下部牙齿且通常为U形的下牙套;及一位于所述上牙套与所述下牙套之间的弹簧,其中所述弹簧将所述上牙套连接至所述下牙套,且其中所述弹簧在所述上牙套与所述下牙套之间提供一阻力。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上牙套中的牙槽,其中所述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一颗上部牙齿。
55.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连接至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弹簧。
56.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与所述上牙套一体形成的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向后伸入口腔中。
57.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上牙套由一第一材料及一第二材料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比所述第二材料软。
58.一种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一使用者上部牙齿的形状制作一第一牙套;根据所述使用者下部牙齿的形状制作一第二牙套;及将一紧固器件附装至所述第一牙套及所述二牙套上,其中所述紧固器件具有一第一元件及一第二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相互联锁,以可移除方式将所述第一牙套固定至所述第二牙套。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防止所述第一牙套与所述第二牙套之间发生移动。
60.一种包括一上牙套与一下牙套的牙齿矫正器,所述上牙套设计用于容纳一使用者的上部牙齿,所述下牙套设计用于容纳所述使用者的下部牙齿,其中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用于以可移除方式将所述上牙套附装至所述下牙套的连接构件。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若干位于所述上牙套与所述下牙套上的可联锁搭扣。
62.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若干位于所述上牙套与所述下牙套上的可联锁牙楔。
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牙楔一体形成于所述牙齿矫正器中。
64.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一附装至所述上牙套的上颊侧牙楔及一附装至所述下牙套的下颊侧牙楔。
65.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上牙套包括一上绞链槽,所述下牙套包括一下绞链槽,且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一绞链,所述绞链的一端可插入所述上绞链槽中而另一端可插入所述下绞链槽中。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绞链通过一磨擦配合夹持在所述上绞链槽及下铰链槽中。
67.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若干磁体。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磁体位于上牙套及下牙套内,以便在使用中相互靠近。
69.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若干环形紧固件。
70.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另外包括若干舌侧突出部。
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舌侧突出部附装至所述下牙套。
72.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另外包括一唇侧牙罩。
73.如权利要求72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唇侧牙罩附装至所述上牙套。
74.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由塑料、橡胶、硅酮或该些材料的一混合体构成。
75.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牙齿矫正器可包括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或该些材料的一混合体。
76.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所述牙齿矫正器的尺寸设计为不延伸至所述使用者的第一及/或第二恒磨牙。
77.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包括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区域及由相对较软材料构成的区域。
78.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牙齿矫正器,其在所述下牙套及/或上牙套的一正面部分中具有若干开孔。
79.一种尤其治疗具有乳牙的使用者牙齿咬合不正且特别是超咬合或覆咬合的方法,其包括给所述使用者安装一牙齿矫正器的步骤,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一设计用于容纳一使用者的上部牙齿的上牙套及一设计用于容纳所述使用者的下部牙齿的下牙套,其中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用于以可移除方式将所述上牙套附装至所述下牙套的连接构件。
80.一种尤其矫正具有乳牙的使用者牙齿咬合不正且特别是超咬合或覆咬合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制作使用者口腔的一物理或数字模型;根据所述物理或数字模型制作一牙齿矫正器,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一设计用于容纳一使用者的上部牙齿的上牙套及一设计用于容纳所述使用者的下部牙齿的下牙套,其中所述牙齿矫正器包括用于以可移除方式将所述上牙套附装至所述下牙套的连接构件;及给使用者安装上所述牙齿矫正器并要求他们以一正确方式配戴所述矫正器,直至咬合不正被矫正为止。
81.如权利要求8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模型可通过激光扫描所述使用者的口腔来制备。
82.如权利要求8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牙齿矫正器可以手工方式、通过真空模制、压力或热模制、光固化快速成型法或该些技术的一组合来制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以及方法。该些牙齿矫正器可具有分别容纳一使用者上部牙齿与下部牙齿的一上牙套(10)与一下牙套(12)。另外,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可通过一紧固器件附装在一起,例如搭扣(14a,14b,14c)、磁体(42)等。通过将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附装在一起,该牙齿矫正器可治疗咬合不正,例如超咬合或覆咬合。上牙套(10)及/或下牙套(12)可分别由一硬质材料与一软质材料构成。在一实施例中,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可通过(例如)一弹簧(76)或一绞链(20)连接。
文档编号A61C7/08GK1655731SQ03812157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30日
发明者厄尔·O·贝格森 申请人:奥尔托-泰恩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