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型胸腔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管型胸腔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套管型胸腔穿刺针。
在人体胸部,医学上通常把壁层胸膜和紧贴在肺脏表面的脏层胸膜之间的间隙称为胸膜腔。胸膜腔有积液时称胸腔积液,积液的性质因病因不同而异,临床上常常抽取积液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目前临床上抽取胸腔积液用的胸腔穿刺针如17号胸腔穿刺针,其针尖是尖锐的,虽然穿过皮肤进入胸腔比较容易,但是当积液被慢慢抽出时,被积液压迫的肺脏便逐渐恢复原来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尖锐的针尖往往会刺伤脏层胸膜而引起继发性损伤改变如气胸、出血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一种容易穿过皮肤进入胸腔又能在抽 取积液过程中不损伤脏层胸膜的胸腔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外管针和内管针配套组成,其特征在于,外管针的针尖为平面型或园弧型是钝的,针梗壁上有刻度,针栓上有带内螺纹的孔,孔内有固定内管针用的螺栓;内管针是空蕊针,针尖较尖锐,针梗壁上也有刻度;外管针针梗的内表面和内管针针梗的外表面紧密吻合,内管针的长度以将其在外管针内推到尽头时,内管针针尖越过外管针针尖,在两者接缝处不形成台阶为宜,两个针尖组成一个整体,形如一只穿刺针尖。当要临床使用时,先将内管针推到尽头,尖锐的针尖容易穿过皮肤进入胸腔,当整体针尖到达胸腔后,将内管针后退一定距离,使内管针尖锐的针尖缩入外管针内,并用外管针栓上的螺钉固定,此时可以开始抽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抽液过程中直至积液抽取完毕,留在胸腔内同脏层胸膜接触的不是尖锐的针尖,而是外管针的平面型或圆弧型的针尖,因此不会刺伤脏
层胸膜而引起继发性损伤改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管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管针示意图。
图3为内管针在外管针内推到尽头时的状态示意图。
1、针尖, 2、针梗, 3、针栓, 4、针尾, 5、固定螺钉。
下面结合附图,对非限定的实施例叙述如下内管针全长78毫米,针梗为φ1.2×60毫米,针梗长18毫米,针尾为φ8×3毫米,针尖角度为20度,针梗壁厚0.3毫米,其上有间隔为10毫米的刻度;外管针全长70毫米,针梗为φ1.8×50毫米,针栓为φ8×20毫米,针尖为平面型,针梗壁厚为0.3毫米,其上有间隔为10毫米的刻度,螺栓孔内径为2.5毫米,配以适当大小的螺钉。
内、外管针均由不锈钢用通常的加工方法制作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套管型胸腔穿刺针,由外管针和内管针所组成,其特征在于(1)外管针的针尖是钝的;(2)内管针是空蕊针,针尖是尖锐的;(3)外管针针梗的内表面与内管针针梗的外表面紧密吻合;(4)内管针的针尖可越出外管针的针尖,两者组成一个整体的穿刺针尖。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套管型胸腔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内、外管针的针梗上有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套管型胸腔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外管针的针栓上有带内螺纹的孔,孔内有固定内管针用的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
内管针及外管针针壁上(针梗上及针栓上),有侧口或无侧口。
专利摘要
本针主要用于穿刺胸腔,作为抽液抽气之用。其优点是全针为套管型,外管针上有固定螺栓,当全针进入胸腔后,内管针的针尖,能退入外管针内固定。此时针头呈圆钝形。在液气抽完以后,不会刺伤脏层胸膜。针壁上的刻度可以显示进针深度。
文档编号A61M1/00GK87205874SQ87205874
公开日1988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30日
发明者许申 申请人:许申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