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环甲膜穿刺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皮环甲膜穿刺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的改进。
在本发明之前,临床上对急性呼吸道梗阻患者的抢救一般是用气管切开术,这样既耽误了抢救时间,又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皮肤创伤。美国怀斯∠S。WESS
曾提出过紧急环甲膜切开器具,它是由主体外壳、通气管,扩张管状合页三部分组成。使用时,必须用手术刀切开皮肤,将两片扩张管合页插入气管内,再用通气管扩张,这样既手术繁杂,易延误抢救时间,又达不到减少患者痛苦和皮肤创伤的目的。由于该器具仅由主体外壳,通气管、扩张管状合页三部分组成,没有雾化,吸引装置,主体管上又无把手,也不能与其它呼吸器配套使用,操作不便,且不能使用过久,故此,适应范围狭窄。
本发明对原有的主体外壳,通气管、扩张管状合页,特别是在通气管上作了改进,并增加了穿刺棒装置,从而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图一、是为主体外壳装置。图中(1)为原有的通气管;(2)为原扩张管状合页;(3)为新增雾化孔;(4)为新增通气孔;(7)为新增把手;(6)为原有主体外壳;(12)为新增隋园形法蓝。
图二、是穿刺棒;(8)为新增穿刺棒整体。
图三、是通气管;(5)为在小管上新增装的雾化孔;(9)为新增Ⅱ型通气管整体;(10)为新增呼出孔;(11)为新增在Ⅱ型上的小管。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新增加穿刺棒,故此,在抢救病人时不必开刀,可代替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入术,缩短抢救时间;再是对原有的主体外壳(6),通气管(1),扩张管状合页(2)分别进行了改进;首先在通气管上增加雾化孔(3),吸引孔(4);并将通气管分为Ⅰ型和Ⅱ型装置,规格为4-6-8毫米三种,Ⅰ型通气管上有两个孔,分别为雾化孔,吸引孔;Ⅱ型通气管(9)将吸引孔与呼吸孔(10)相通,并装有一毫米的小管(11),使其可与呼吸机配套使用或直接给氧,在小管上还装有一雾化孔(5),其次在主体外壳上增加穿刺把手。并在靠近气管端装一隋园形法蓝(12),可系在颈部固定其穿刺器具。最后是将两片扩张管状合页前端改为锋锐,以利穿刺时紧贴穿刺棒(8)一道进入气管,因而抢救时使用该器具不必用手术刀切开皮肤。
在抢救呼吸道受阻病人使用该发明器具时,只要在气管合适位置使用该器具穿刺,成功后,拔出穿刺棒,再选择合适通气管,依靠手掌及中、食指在穿刺把手(7)的力量,使扩张管状合页(2)被动将气管扩开,通气管进入后,使管状合页呈前大后小而形成内固定效果,由此不会因咳嗽或人为地使器具跳出而发生危险,又因主体外壳前端是45度,从而决定着气流方向,并可保持与气管纵轴一致,尺寸合适,不会因穿刺用力过大而刺破气管后壁的危险。该器具的通气管,主体外壳可用塑料或金属制成,其它部件均须用金属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①设计合理,功能特殊,可代替传统的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减少患者对手术的痛苦和皮肤创伤疤痕,缩短抢救时间,②操作简单方便,便于现场抢救;③因有雾化、吸引装置,既可长期使用,又可从雾化孔中加入急救药品及防止肺部感染药品;④该器具可与其它呼吸具配套使用,适应范围广泛,既可用来直接供氧,又可与其它呼吸器具配套使用;既可用来抢救成年人,也可用来抢救婴儿;既可用于医院抢救,也可用于野外现场抢救;⑤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随身可携带。
权利要求
1.经皮环甲膜穿刺器具,它利用原有的通气管(1),主体外壳(6),扩张管状合页(2)其特征在于具有穿刺棒,通气管(1)上按有雾化(3)。吸引孔(4),通气管有I型和n型,规格有4-6-8毫米三种,I型通气管有雾化孔和吸引孔;n型通气管(9)的吸引孔与呼出孔相通,并装有一毫米的小管(11),可与其它呼吸机配套使用或直接供氧,在该小管上按有一雾化孔(5),主体外壳按有穿刺把手,并在靠近气管端装有一隋园形法蓝(12),两片扩张管状合页前端锋锐,穿刺时紧贴穿刺棒一道进入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经皮环甲膜穿刺器具,其特征在于通气管,主体外壳可用塑料或金属制成,其它部件均须用金属制成。
专利摘要
经皮环甲膜穿刺器具利用原有的通气管,主体外壳,扩张管状合页,在通气管上装有通气孔和吸引孔,并有I型和II型通气管,在主体外壳上装有穿刺把手和一椭圆形法兰,由上述部件与穿刺器构成一体,即成经皮环甲膜穿刺器具,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代替传统的气管切开术,该器具插入时,不须用手术刀,可缩短抢救时间,适用于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急救,不仅用于医院,也可用于野外现场的急救。
文档编号A61B17/24GK87206498SQ87206498
公开日1987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87年4月10日
发明者陈国振, 辜方燮, 潘德根 申请人: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