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单向阀多通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阀多通器,包括:长方体形连通管,所述长方体形连通管内部具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内腔,所述长方体形连通管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注药管和一个输药管,所述注药管和输药管均与长条形内腔相通,所述注药管上端连接有单向阀,所述输药管上端连接有一个软体延长输药管,所述长方体形连通管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与长条形内腔相通,所述出药管下端连接有一个软体延长出药管,所述长条形内腔为一个宽度为2~2.5mm、高度为1~1.2mm的长方体形内腔。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且药物残留少。
【专利说明】
单向阀多通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向阀多通器。
【背景技术】
[0002]在临床过程中,病人在术中或术后需多种药物同时治疗或维持时,一般会使用单向阀多通器。单向阀多通器能够减少频繁更换加药器具所造成的麻烦及药物的混用和误用,方便区分所加的药物,而无需担心药物或血液的反流,给医生和患者均带来许多方便。现有的单向阀多通器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向阀多通器,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且药物残留少。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向阀多通器,包括:长方体形连通管,所述长方体形连通管内部具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内腔,所述长方体形连通管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注药管和一个输药管,所述注药管和输药管均与长条形内腔相通,所述注药管上端连接有单向阀,所述输药管上端连接有一个软体延长输药管,所述长方体形连通管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与长条形内腔相通,所述出药管下端连接有一个软体延长出药管,所述长条形内腔为一个宽度为2?2.5mm、高度为卜1.2mm的长方体形内腔。
[000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包括一个由上板、下板和侧板围构成的空腔体,所述上板上设有进液孔和进液管,所述下板上设有出液孔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注药管相连接,所述下板的上表面上位于出液孔四周具有多个独立的支脚;
[0006]所述单向阀还包括密封板部件,所述密封板部件包括硬质密封板本体和位于硬质密封板本体下表面上的挡圈,所述多个支脚围构在挡圈四周,所述挡圈的高度小于支脚的高度。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密封板本体的上表面上粘结有软体橡胶密封垫,所述软体橡胶密封垫的上表面上具有从内向外的多道密封环,所述多道密封环中直径最小的一道密封环的直径大于进液孔的直径。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腔体的外壁上粘结有可供写字的标签。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的上端旋合有密封帽盖。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软体延长输药管和软体延长出药管上均设置有截止阀。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多通器,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且药物残留少。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多通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所述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长方体形连通管,2、长条形内腔,3、注药管,4、输药管,5、单向阀,6、软体延长输药管,7、出药管,8、软体延长出药管,9、上板,10、下板,11、侧板,12、进液孔,13、进液管,14、出液孔,15、出液管,16、支脚,17、硬质密封板本体,18、挡圈,19、软体橡胶密封垫,20、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0018]—种单向阀多通器,包括:长方体形连通管I,所述长方体形连通管I内部具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内腔2,所述长方体形连通管I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注药管3和一个输药管4,所述注药管3和输药管4均与长条形内腔2相通,所述注药管上端连接有单向阀5,所述输药管4上端连接有一个软体延长输药管6,所述长方体形连通管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出药管7,所述出药管7与长条形内腔相通,所述出药管7下端连接有一个软体延长出药管8,所述长条形内腔2为一个宽度为2?2.5mm、高度为I?1.2mm的长方体形内腔,长度根据注药管数量进行调节,腔体设置合理,容积相对较小,既能保证输液流通顺畅,又能减少药物残留。
[0019]所述单向阀包括一个由上板9、下板10和侧板11围构成的空腔体,所述上板9上设有进液孔12和进液管13,所述下板10上设有出液孔14和出液管15,所述出液管15与注药管相连接,所述下板10的上表面上位于出液孔四周具有多个独立的支脚16,多个支脚之间彼此独立,不连接,构成一个支脚圈,每两个相邻的支脚之间均有间隙。
[0020]所述单向阀还包括密封板部件,所述密封板部件包括硬质密封板本体17和位于硬质密封板本体17下表面上的挡圈18,所述多个支脚围构在挡圈四周,所述挡圈的高度小于支脚的高度,注药时,硬质密封板本体向下移动贴靠在支脚圈上,药液从支脚之间的间隙流入出液孔14;注药完成后,注药压力消失,内部压力使得硬质密封板本体向上移动,贴紧在上板下表面上,形成阻隔。
[002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硬质密封板本体,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许多软体密封片,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因为它的硬质能够抵住更大的压力,不会因压力挤压而发生漏缝现象,从而保证较好的密封性能。
[0022]优选的,所述硬质密封板本体17的上表面上粘结有软体橡胶密封垫19,所述软体橡胶密封垫19的上表面上具有从内向外的多道密封环20,所述多道密封环中直径最小的一道密封环的直径大于进液孔的直径,所述密封环20与软体橡胶密封垫19为一体式结构,能够紧密贴合在上板的下表面上,从而达到较好的密封性能。
[0023]优选的,由上板、下板和侧板围构而成的空腔体的外壁上粘结有可供写字的标签,这样就可以在标签上写上药物名称或者标记不同颜色的涂料,以便与不同的药物相对接,不会混淆;最佳的,所述空腔体整体呈正方体形,这样写字比较方便。
[0024]优选的,所述进液管的上端旋合有密封帽盖。
[0025]优选的,所述软体延长输药管和软体延长出药管上均设置有截止阀。
[00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多通器,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且药物残留少。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单向阀多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形连通管,所述长方体形连通管内部具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内腔,所述长方体形连通管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注药管和一个输药管,所述注药管和输药管均与长条形内腔相通,所述注药管上端连接有单向阀,所述输药管上端连接有一个软体延长输药管,所述长方体形连通管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与长条形内腔相通,所述出药管下端连接有一个软体延长出药管,所述长条形内腔为一个宽度为2?2.5_、高度为I?1.2mm的长方体形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多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一个由上板、下板和侧板围构成的空腔体,所述上板上设有进液孔和进液管,所述下板上设有出液孔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注药管相连接,所述下板的上表面上位于出液孔四周具有多个独立的支脚; 所述单向阀还包括密封板部件,所述密封板部件包括硬质密封板本体和位于硬质密封板本体下表面上的挡圈,所述多个支脚围构在挡圈四周,所述挡圈的高度小于支脚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阀多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密封板本体的上表面上粘结有软体橡胶密封垫,所述软体橡胶密封垫的上表面上具有从内向外的多道密封环,所述多道密封环中直径最小的一道密封环的直径大于进液孔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阀多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体的外壁上粘结有可供写字的标签。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阀多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的上端旋合有密封帽至ΠΠ 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多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延长输药管和软体延长出药管上均设置有截止阀。
【文档编号】A61M39/22GK205698895SQ201620217889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2日
【发明人】李业中
【申请人】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