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辅酶q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口服药物,更准确地说,是涉及一种生物利用度、稳定性更好的辅酶Q10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辅酶Q10(可简称为Co Q10,如果包括同系物时,则简称为Co Q,IUPAC-IUB-CBN名称为Ubiquinone-10,药品名称为Ubibecarenone)存在于以人类为主的许多高级动植物线粒体的内膜中,是组成呼吸链的必要成分。人到20岁时,体内辅酶Q10达到最高值,20岁以后逐渐降低。最初的辅酶Q10是从牛的心肌线粒体中分离出来的。目前市场上的辅酶Q10制剂存在生物利用度差、效果受个体差异大的影响较为突出等缺陷。因此,寻找新的辅酶Q10制剂技术和/或配方,以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个体差异的影响是当前开发这类药品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迄今尚未发现有辅酶Q10的微囊剂研究报道和专利申请。辅酶Q10由于其分子量较大(分子量>863.36),又是长链烃类化合物,在消化系统内分散性差、溶解度低,因而导致人体口服辅酶Q10后的生物利用度很差,故提高辅酶Q10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是其口服制剂的一个重要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依据当代高新制剂的一般原理,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能有效提高辅酶Q10药物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并能很好地解决口感问题的辅酶Q10微囊剂。这是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的辅酶Q10分子微囊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辅酶Q10微囊或辅酶Q10分子微囊的药物制剂。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辅酶Q10微囊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质量百分比为0.1~30%的辅酶Q10有效成分,以及余量的制备微囊剂所需的囊材或载体材料和/或药用辅料。
所述囊材或载体材料为(一)环糊精类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甲基-环糊精、羟丙基-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分子囊材;或者(二)西黄耆胶(Gum Tragacanth)、玉米朊(Zein)、果胶(Pectin)、壳多糖(Chitin)、明胶、阿拉白胶、海藻酸盐、蛋白类、植物油、淀粉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或者(三)羧甲基纤维素盐(SCMC)、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乙基纤维素(EC)、甲基纤维素(MC)、羟丙甲纤维素(HPMC)中的一种或几种半合成高分子材料;或者(四)聚酯、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中的一种或几种合成高分子材料。
所述药用辅料为提高辅酶Q10生物利用度的胆酸、磷脂或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改善辅酶Q10口感的柠檬酸、L-苹果酸、丁二酸、马来酸、延胡素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酸;或者增加辅酶Q10香味的柠檬香、桔子香、香兰素、薄荷脑中的一种或几种食用或药用香料。
所述辅酶Q10微囊的制备方法是首先要将辅酶Q10进行超细化处理,使其粒径<25μm,以便得到含量均匀的微囊;再用下列任意一种现有的(一)凝聚法、(二)溶剂-非溶剂法、(三)复乳包囊法界、(四)面缩聚法、(五)辐射化学法、(六)喷雾干燥法、(七)喷雾冻结法、(八)空气悬浮法,即可制得辅酶Q10微囊。
实现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辅酶Q10分子微囊剂,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下列方法制得先将辅酶Q10和分子囊材按1∶1~3的重量量比混合后,进行超细化处理,实现分子微囊化;或者,先将辅酶Q10和分子囊材按1∶1~3的重量比充分混合研磨后,溶于水,喷雾干燥,实现分子微囊化;用上述现有的任何一种微囊加工方法,即可制得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分子微囊剂。
实现本发明第三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辅酶Q10微囊或分子微囊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用每粒含5~30mg的辅酶Q10微囊或分子微囊,配入质量百分比为0-95%的药用辅料制成医药上可接受的制剂。
所述药用辅料为乳糖、淀粉、糊精、PEG-2000、薄荷醇中和一种或几种。
用本发明制备的辅酶Q10微囊剂经实验表明1、稳定性在常温下可放置1年,产品稳定可靠,各项指标均合格,完全符合微囊剂的技术要求;2、水溶解度增加;3、生物利用度提高,临床剂量下降,患者依从性提高,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内容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配方辅酶Q10(超细粉) 8g明胶 80g制备工艺首先将辅酶Q10用超细粉碎法中的气流冷冻粉碎法进行超细化处理,使其粒径<25μm,再用单凝聚法制备辅酶Q10微囊剂,具体是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辅酶Q10加入60℃的2400ml无盐水中,用0.01%NaOH调节pH7.2~7.8,于37℃下加入明胶,保温于37℃,搅拌溶解,滴加10%的醋酸液至pH3.5~3.8,将反应器置于50℃水浴中保温搅拌45分钟,滴加硫酸钠溶液进行稀释,在显微镜下观察至聚成囊为止,再倒入搅拌着的稀释液中,待胶凝沉降后,倾去上清液,用稀释液洗涤2~3次,除去未凝聚的囊材,最后再将微囊混悬于适量稀释液中,加入37%甲醛溶液2~3ml,搅拌并滴加氢氧化钠调节pH至8~9,低温放置过夜,过滤,用水洗涤至无甲醛味,低温干燥即得辅酶Q10微囊剂。
实施列2配方辅酶Q10(粒径<10μm) 8g明胶 60g
果胶40g制备工艺先将辅酶Q10用超细粉碎法中的气流冷冻粉碎法进行超细化处理,使其粒径<25μm,再用复凝聚法制备辅酶Q10微囊剂,具体是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辅酶Q10先加入96ml的醋酸乙酯中,并充分搅均,待用;取适量果胶与辅酶Q10的上述液制成初乳,以3%果胶溶液4800ml稀释初乳成为O/W乳剂;另将明胶溶成4800ml的明胶溶液,用10%氢氧化钠调节pH至8,将两液反应器置于50℃水浴中保温搅拌45分钟,用10%醋酸液调节混合液至pH4.05,继续搅拌5分钟,以两倍体积的水稀释,冷却至28℃左右,然后转移到冰水浴中迅速冷却至10℃以下,加入37%甲醛溶液4~8ml,搅拌,滴加氢氧化钠调节pH至7~8,继续搅拌3~4小时,低温放置过夜,过滤,用水洗涤至无甲醛味,低温干燥即得辅酶Q10微囊剂。
实施例3配方辅酶Q10(粒径<10μm) 9g醋酸纤维素丁酯 240g丁酮 6000g兴制备工艺超细化同上,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辅酶Q10微囊剂,即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醋酸纤维素丁酯先溶于6000ml丁酮的中,并注意使其完全溶解,待用。再将辅酶Q10加入其中,把盛有反应液的反应器置于55℃水浴中加温搅拌45分钟。在搅拌情况下将非溶剂异丙醚缓慢加入,当发生凝聚相分离时即将混悬的芯材包成微囊。慢慢冷至室温,用离心法分离微囊,异丙醚洗涤,真空干燥即得所需的微囊。
实施例4配方辅酶Q10(粒径<10μm) 10g乙基纤微素 98g阿拉伯胶 38g制备工艺超细化同上,用复乳包囊法制备辅酶Q10微囊剂,即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乙基纤微素先溶于2500ml的醋酸乙酯中,并注意使其完全溶解,再将辅酶Q10加入其中,得有机相(含适量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作增塑剂)。以5%阿拉白胶溶液2500ml,滴加分散在上述有机相中,形成W/O型乳剂。并进一步形成复乳。过滤,低温干燥即得微囊直径在50μm以下,多数为15μm左右。该微囊的内外层是阿拉伯胶膜,中间层是乙基纤微素膜。
实施例5用界面缩聚法制备辅酶Q10微囊剂,配方辅酶Q10(粒径<10μm) 8g羟乙基淀粉 100g邻苯二甲酰氯 6g制备工艺超细化同上,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辅酶Q10先加于600ml的氯仿/环己烷中,加入30g Span85,滴加入400ml羟乙基淀粉溶于的pH9.8的缓冲液中,乳化成W/O型乳状液。加入邻苯二甲酰氯搅拌30分钟,进行交联反应,加环己烷稀释,离心、微囊分别用Tween-80的95%乙醇溶液、95%乙醇及水洗涤。抽干、低温干燥即得微囊。
实施例6辐射化学法制备辅酶Q10微囊剂,配方辅酶Q10(粒径<10μm) 12gPVP280g硬脂酸钙 适量制备工艺超细化同上,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PVP溶入3600ml的水中,然后将辅酶Q10加入其中,混均。加入3g硬脂酸钙作乳化剂及40ml的液体石蜡油,搅拌30分钟,形成W/O的乳剂,通入氮气,用60Co辐射,剂量为1.2×105伦琴/h,总剂量为3×106~5×108伦琴。将辐射后的乳浊液取出,超速离心破乳,倾去析出的液状石蜡,用乙醚和乙醇洗涤,抽干、真空低温干燥即得白色粉末状的微囊。
实施例7喷雾干燥法制备辅酶Q10微囊剂,配方辅酶Q10(粒径<10μm)10g
乙基纤维素 258gL-精氨酸6g羟丙甲纤维素9gPEG-10000 2g制备工艺超细化同上,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辅酶Q10和精氨酸加入3500ml的乙基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PEG-10000的异丙醇溶液中,选择进口温度在80℃~95℃,出口温度在50℃~72℃,经喷雾干燥即得辅酶Q10的微囊。用该微囊直接压成片剂。
实施例8喷雾冻结法制备辅酶Q10微囊剂,配方辅酶Q10(粒径<10μm)10g聚异丁基丙烯酸酯4000g亚油酸 10gPEG-10000 7g制备工艺细化处理同上,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聚异丁基丙烯酸酯和亚油酸加热融化,搅拌下加入辅酶Q10,分散,保温,将此熔液喷射于高速搅拌的(加有PEG-10000溶入3800ml的水)形成的的冰水之中,形成微囊自水中析出,抽干,低温干燥即得微囊。
实施例9空气悬浮法制备辅酶Q10微囊剂,配方辅酶Q10(粒径<10μm)10g海藻酸钠1670g乙基纤维素 240g制备工艺细化处理同上,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辅酶Q10先溶于1800ml的无盐水(用0.01%NaOH调节pH至7以上溶解)得液(1),再将海藻酸钠溶于1670ml水中得液(2),然后将液(1)于搅拌下加入液(2),加完后搅拌均匀,置冰箱于5℃下静置,分离出固体物,干燥研细(直径为0.3~1.0mm)作心材;置流化床中,用囊材溶液(将乙基纤维素240g溶入3600ml的二氯甲烷及适量环己烷中)沸腾包衣即得辅酶Q10微囊。
实施例10有香味的辅酶Q10微囊剂,配方辅酶Q10(粒径<10μm) 10g乙基纤维素600gPVA 200g桔子香料 0.1g制备工艺细化处理同上,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辅酶Q10和桔子香料溶于9000ml的乙基纤维素和PVA的异丙醇溶液中,选择进口温度在75℃~88℃,出口温度在50℃~65℃。经喷雾干燥即得有桔子香味的辅酶Q10的微囊。用该微囊直接压成片剂。
实施例11有香味的辅酶Q10微囊剂,配方辅酶Q10(粒径<10μm) 10g乙基纤维素 240gPVP135g亚油酸 10g卵磷脂 3g柠檬香料 0.05g制备工艺细化处理同上,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辅酶Q10、柠檬香料、亚油酸、卵磷脂溶于3800ml的乙基纤维素和PVP的异丙醇溶液中,选择进口温度在80℃~90℃,出口温度在52℃~65℃。经喷雾干燥即得有柠檬香味的辅酶Q10的微囊。该微囊可直接压成片剂、并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
实施例12辅酶Q10分子微囊剂,配方辅酶Q10(超细粉)8gβ-环糊精 16g制备工艺直接将辅酶Q10和β-环糊精以1∶2混合后,用气流冷冻粉碎法进行超细化处理,同时实现分子微囊化,用该分子微囊剂30~80mg,配上70~150mg的药用固体辅料,制成含辅酶Q10分子微囊的胶囊。
实施例13辅酶Q10分子微囊剂,配方辅酶Q10(超细粉)8g甲基-环糊精24g制备工艺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辅酶Q10和甲基-环糊精加3500ml的水中,混匀,选择进口温度在85℃~98℃,出口温度在55℃~72℃,经喷雾干燥即得辅酶Q10的分子微囊。用该分子微囊直接压成片剂。
实施例14照口服制剂制备通用方法,将下列处方量的原辅料进行制粒、整粒、干燥、压片或装胶囊即可得含辅酶Q10微囊的药用制剂,配方(1000粒)
本发明提供的产品经药学研究及部分药理研究,结果如下一、辅酶Q10微囊及其制剂的稳定性实施例14个样品在室温下避光保管,放置1、2、3、6、12个月,按时检查,外观基本不变,有效成分经检验也未发生变化。因此,初步认为该辅酶Q10微囊及其制剂各种处方制得的产品均可达到1年左右的保质期。
稳定性试验结果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和鉴别等参照现行中国药典及微囊剂通则。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该发明制备的样品,经过初步稳定性考察,产品质量基本稳定,可达一年以上。由于微囊的包结等作用,使产品中易氧化、见光易分解的辅酶Q10稳定性提高。
二、辅酶Q10分子微囊的水中溶解度(g/100ml)。
从上表可见,分子微囊化后辅酶Q10的溶解度大大提升,极有利于生物利用度的提高。
三、辅酶Q10微囊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人体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反映制剂中主药吸收进入人体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ancy)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以相同剂量用于人体,其吸收程度和速度无显著性差异。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属临床试验范畴。故按我国药品临床管理规范要求的各项必要条件进行试验。
1、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根据辅酶Q10微囊的理化特性建立样品分析方法。基本要求(1)特异性根据药物结构特性,选色普法,以确定分析方法特异性的最佳条件。提供空白生物样品、标准品、空白生物样品加入标准品及用药后生物样品的色谱图,以反映分析方法的特意性。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将测定物质的浓度与相应的相关性,用回归分析方法所得的回归方程来评价。采用至少五个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并使用与待测样品相同的生物介质。其中线性范围完全能覆盖全部待测浓度,标准曲线不包括零点。
(3)精密度与准确度按要求选择三个浓度的质控样品同时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低浓度选择在低量限(LOQ)附近,高浓度在标准曲线的上限附近,中间选一个浓度,每一个浓度至少测定5个样品。
精密度用质控样品的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RSD)表示,一般RSD小于15%,在LOQ附近RSD小于20%。
准确度是指用特定方法测得的生物样品浓度与真实浓度的接近程度,用相对回收率表示,一般在85%~115%范围内,在LOQ附近RSD在80%~120%范围内。
(4)最低定量限最低定量限是标准曲线上的最低浓度点,又称灵敏度,表示测定样品中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最低药物浓度。LOQ能满足测定3~5个半衰期时样品中的药物浓度,或Cmax1/10~1/20时的药物浓度。
(5)样品稳定性对含药生物样品在室温、冰冻和冰融条件下以及不同存放时间进行稳定性考察,以确定生物样品的存放时间和条件。
(6)提取回收率考查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其限度一般都高于50%。
(7)质控样品质控样品系将已知量的待测药物加入到生介质物中配制的样品,用于质量控制。一般配制高、中、低三个浓度的质控样品。
(8)质量控制在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确证完成之后开始确定未知样品。每个未知样品测定一次。每批生物样品测定时均建立新的标准曲线,并随行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的质控样品。质控样品测定结果的偏差一般小于20%。
2、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1)受试者入选条件一般情况下选择健康男性志愿者。受试者具备如下条件性别男性年龄18~40周岁。同一批受试者年龄相差10岁以下。
体重同一批受试者体重(kg)悬殊不大,均在标准体重±10%范围内,且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在20~40范围内。
身体状况无心、肾、消化道、神经系统、精神异常及代谢异常等病史;体格检查示血压、心率、心电图、呼吸状况、肝肾功能和血象无异常。
其它试验前两周内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
(2)受试者例数按有关规定,受试者例数为24例。
(3)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参比制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故选定经批准上市的辅酶Q10片作为参比制剂。
受试制剂为符合临床应用质量标准的辅酶Q10微囊。
(4)试验设计1、设计方案在一个受试制剂与一个参比制剂比较的情况下,采用两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以减少不同试验周期和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受试者按随机原则分成两组。一组受试者先服用受试制剂,后服用参比制剂;另一组受试者先服用参比制剂,后服用受试制剂。间隔1周。
试验包括3个制剂(受试制剂2个和参比制剂1个),采用3制剂3周期二重3×3拉丁方试验设计。各周期间的间隔期,通常为1周。
2、生物样品采集点的确定采样点的设计对保证试验结果可靠性及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的合理性,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血药浓度测定法,在服药前先取空白血样。在药--时曲线峰前部分取4个点,峰后部分取6个点。采样持续到受试药原形或其活性物3~5个半衰期时。
(5)服药剂量药品剂量与临床用药剂量一致。
(6)研究过程1、对受试者的要求受试者于试验前一天和试验期内均勿饮用酒类和咖啡类饮料;试验前禁食过夜10小时。于次日早晨空腹服用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用150~200ml温开水送服;服药2小时后方可再饮水,4小时后进统一餐。
受试者服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亦不得长时间卧床。
2、试验管理试验工作在一期临床试验观察室进行。受试者均得到医护人员的监护。受试期间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均及时做了处理和记录。
(7)药代动力学分析1、生物样品药物浓度列表提供各受试者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生物样品药物浓度及其均数与标准差,给出各受试者不同制剂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2、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AUC0 t以梯形法计算;AUC0 ∞按下式计算 (t为最后一次可实测血药浓度的采样时间;Ct为末次可测定样本药物浓度;λz系对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末端直线部分求得的末端消除速率常数);t1/2用浓度时间曲线末端相计算(t1/2=0.693/λz)。Cmax和Tmax均以实测值表示。
(8)生物利用度的计算1、单次给药按下式分别计算其生物利用度(F)。 F=AUCT/AUCR×100%式中AUCT、AUCR分别为T和R的AUC。
2、多次给药当受试者不能耐受单次给药剂量,或受试药的生物利用度有较大个体差异,或受试药品单次服用后原形药或活性代谢产物浓度很低,难以用相应分析方法精密测定血药浓度时,可采用多次给药方法,待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进行测定,并据此计算生物利用度。F值按下式计算F=AUCSST/AUCSSR×100%式中AUCSST和AUCSSR分别为T和R稳态条件下的AUC。
(9)生物等效性的评价对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从药物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两方面进行。当受试制剂AUC的90%可信限落在参比制剂80~125%范围内,Cmax的90%可信限落在70~143%范围内,Tmax经非参数法检验无差异,可以认定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按照上述规定的方法,经自愿受试者对辅酶Q10微囊和辅酶Q10片进行的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表明辅酶Q10微囊的生物利用度比辅酶Q10片高28.9%以上。
四、辅酶Q10微囊的包封率按照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测辅酶Q10的包封率,各实施方案有差别,包封率为52%~87.6%。其中以喷雾干燥法包封率较高和较实用。分子微囊也较好。
权利要求
1.一种辅酶Q10微囊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质量百分比为0.1~30%的辅酶Q10有效成分,以及余量的制备微囊剂所需的囊材或载体材料和/或药用辅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囊材或载体材料为(一)环糊精类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甲基-环糊精、羟丙基-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分子囊材;或者(二)西黄耆胶(Gum Tragacanth)、玉米朊(Zein)、果胶(Pectin)、壳多糖(Chitin)、明胶、阿拉白胶、海藻酸盐、蛋白类、植物油、淀粉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或者(三)羧甲基纤维素盐(SCMC)、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乙基纤维素(EC)、甲基纤维素(MC)、羟丙甲纤维素(HPMC)中的一种或几种半合成高分子材料;或者(四)聚酯、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中的一种或几种合成高分子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辅料为提高辅酶Q10生物利用度的胆酸、磷脂或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改善辅酶Q10口感的柠檬酸、L-苹果酸、丁二酸、马来酸、延胡素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酸;或者增加辅酶Q10香味的柠檬香、桔子香、香兰素、薄荷脑中的一种或几种食用或药用香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酶Q10微囊由下列方法制得首先要将辅酶Q10进行超细化处理,使其粒径<25μm,以便得到含量均匀的微囊;再用下列任意一种现有的(一)凝聚法、(二)溶剂-非溶剂法、(三)复乳包囊法界、(四)面缩聚法、(五)辐射化学法、(六)喷雾干燥法、(七)喷雾冻结法、(八)空气悬浮法,即可制得辅酶Q10微囊。
5.一种辅酶Q10分子微囊剂,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下列方法制得先将辅酶Q10和分子囊材按1∶1~3的重量量比混合后,进行超细化处理,实现分子微囊化;或者,先将辅酶Q10和分子囊材按1∶1~3的重量比充分混合研磨后,溶于水,喷雾干燥,实现分子微囊化;用现有的任何一种微囊加工方法,即可制得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分子微囊剂。
6.一种含有辅酶Q10微囊或分子微囊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用每粒含辅酶Q105~30mg的微囊或分子微囊,配入质量百分比为0-95%的药用辅料制成医药上可接受的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辅料为乳糖、淀粉、糊精、PEG-2000、薄荷醇中和一种或几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酶Q
文档编号A61K31/122GK1711993SQ200410040078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3日
发明者任杨帆 申请人:昆明一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