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863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EGF-PLGA)及其制备方法与以其为活性成分的药物。
背景技术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简称EGF)可以促进细胞有丝分裂以及糖、蛋白质、DNA、RNA合成,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分裂增殖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与免疫性皮肤病和创面组织修复的治疗密切相关(Hom DB.Growth factorsin wound healing[J].Otolaryngol Clin NorthAm,1995,28(5)933-953)。临床上应用精制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创面愈合,配合常规烧伤创面处理,对烧伤浅II度、深II度(尤其是后者)慢性创面、供皮区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加速愈合的作用,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由于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半衰期只有数小时或更短时间,而在创伤局部,表皮生长因子(EGF)与细胞的接触,必须超过一定时间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再者表皮生长因子(EGF)作为多肽和蛋白质,在室温和有水的情况下又非常的不稳定,加上伤口部位存在的蛋白酶对表皮生长因子(EGF)有降解作用,凡此种种原因会使表皮生长因子(EGF)丧失其生物活性。因此,在临床使用上,不得不采用多次给药的方法,来弥补表皮生长因子(EGF)容易丧失其生物活性的缺陷,但这样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欧洲专利EP0637450公开了一种促进伤口组织愈合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含具有生物活性的生长因子,同时还含有生物可降解缓释材料,以达到缓释生长因子的目的。该缓释材料包括胶原、葡萄糖铵聚糖、白明胶、白蛋白、透明质酸、肝素、氧化纤维素、右旋糖苷、聚乙醇酸和聚乳酸等。
与欧洲专利EP0637450不同的是,采用生物高分子材料(PLGA)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进行基体包埋,将EGF包埋于PLGA微球中,既可以保持EGF的生物活性,又能达到缓释EGF的目的。为此,在我国相关的生物高分子材料(PLGA)已有了一些发展,近年来出现的合成高分子材料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吸收、在体内降解期可调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是一类理想的PLGA微球制备材料。在此基础上,中国专利申请02133476.5公开了一种bFGF-PLGA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发明提供了一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微球所包封的药物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PLGA微球基质成分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通过W/O/W复乳-干燥法,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制备出该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PLGA微球,其缓释时间在两周以上。该bFGF-PLGA缓释微球可用于关节间隙、骨折和骨缺损等局部给药或静脉给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缓慢释放表皮生长因子(EGF)功能、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的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以该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所提供的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EGF-PLGA),由生物高分子基质材料(PLGA)包埋表皮生长因子(EGF)而成。
所述基质材料(PLGA)为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
所述基质材料(PLG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103~1.0×105道尔顿。
所述基质材料(PLGA)中聚乳酸∶乙醇酸的摩尔百分比为30∶70~70∶30。
所述基质材料与表皮生长因子的重量份数比为基质材料∶表皮生长因子=80-99.99%∶0.01-20%所述缓释微球的粒径<5μm。
所述缓释微球的缓释期>两周。
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生物高分子基质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制成油相;B、取表皮生长因子加入A步骤制成的油相中,搅拌,得到乳化溶液;C、加入乳化剂聚乙烯醇的水溶液,浓度为1%~3%,搅拌2~3小时;D、将上述乳化溶液倒入浓度为0.1~1%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搅拌10~30小时;E、在旋转蒸发器中除尽有机溶剂,所得微粒在滤器上抽滤收集,室温下真空干燥,灭菌得到产品。
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DCM)和丙酮(AC)的混合液;DCM与AC的体积百分比为80~100∶0.1~20。
为了防止表皮生长因子降解,所述步骤B中的表皮生长因子中还加有蛋白酶抑制剂,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表皮生长因子∶蛋白酶抑制剂=1∶0.1-1.
所述搅拌速度为400~1000r/min。
所述缓释微球的载药量≥10%,包封率≥60%。
本发明的以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均为外用剂型,一般为凝胶剂、膏剂、膜剂、霜剂、海绵剂、粉末剂或贴剂。所述组合物的辅料为凡士林、甘油、月桂醇硫酸钠、单硬脂酸甘油酯、醋酸纤维素、鲸蜡油或羊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些组合物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制备。
本发明提供的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EGF-PLGA),由于采用了生物高分子材料(PLGA)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进行基体包埋,避免了EGF的不稳定性和被降解的缺陷,既起到了保持EGF生物活性的作用,又达到了EGF缓释的效果。所述药物可用于治疗浅II度或深II度烧伤的慢性创面、供皮区创伤面及其他外伤创面,在缓释EGF的过程中,增加了EGF与创伤患处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EGF缓慢而均匀地释放到伤口部位,达到治愈伤口的目的。
制备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EGF-PLGA)时,可以通过改变PLA/PGA摩尔百分比和所加入PLGA的量来调节微球内药物的释放时间,提高了EGF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1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EGF-PLGA)的制备。
(1)取100g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Da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溶于3000ml二氯甲烷(DCM)和丙酮(AC)的混合液中,二氯甲烷(DCM)和丙酮(AC)的体积比为90∶10,PLGA中聚乳酸∶乙醇酸(LA∶GA)的摩尔百分比为50∶50,有机溶剂中制成油相;(2)取28g粉末状表皮生长因子(EGF)加入上述油相中,以800r/min(400~1000r/min均可)的速度进行搅拌,均匀乳化数分钟;(3)加入3000ml乳化剂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浓度为2%,以800r/min(400~1000r/min均可)的速度搅拌2~3小时;(4)在100升的不锈钢容器中,将上述乳化溶液倒入10升浓度为0.4%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5)以800r/min(400~1000r/min均可)的速度搅拌28小时,最后在旋转蒸发器中除尽有机溶剂,所得微粒在滤器上抽滤收集。室温下真空干燥,1.0Kgy60Co灭菌备用。
实施例2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EGF-PLGA)的制备。
(1)取100g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Da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溶于3000ml二氯甲烷(DCM)和丙酮(AC)的混合液中,二氯甲烷(DCM)和丙酮(AC)的体积比为80∶20,PLGA中聚乳酸∶乙醇酸(LA∶GA)的摩尔百分比为40∶60,有机溶剂中制成油相;(2)取28g粉末状表皮生长因子(EGF)加入上述油相中,以400r/min(400~1000r/min均可)的速度进行搅拌,均匀乳化数分钟;(3)加入3000ml乳化剂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浓度为3%,以1000r/min(400~1000r/min均可)的速度搅拌2~3小时;(4)在100升的不锈钢容器中,将上述乳化溶液倒入10升浓度为0.2%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5)以600r/min(400~1000r/min均可)的速度搅拌20小时,最后在旋转蒸发器中除尽有机溶剂,所得微粒在滤器上抽滤收集。室温下真空干燥,1.0Kgy60Co灭菌备用。
实施例3EGF缓释微球薄膜的制备。
以10公斤纯原料重量计,不包括水及醇醚混合物。配剂如下A.取聚乙烯醇4公斤(PVA17-88 1.6公斤,PVA25-99 2.4公斤)溶于20升水中,加入0.8公斤的淀粉甘醇酸钠,溶解后搅拌均匀,加入15升纯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120克月桂醇硫酸钠,搅拌溶解后再加入20克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EGF-PLGA),搅拌使之成悬浮均匀的水溶液;B.制取10%PVA17-99的水溶液;C.制取4%硝化纤维素的醇(1体积)醚(2体积)的混合溶液;D.制取4%胶原蛋白的冰醋酸溶液;将B液均匀涂抹在水平玻璃板上,在40℃条件下干燥后,依次涂敷C液、A液和D液,在40℃水浴上加热至充分干燥,然后切成小片即成EGF缓释微球薄膜。
实施例4EGF缓释微球凝胶的制备。
取以下处方的组分EGF缓释微球 2.000g胶原蛋白9.000g聚乙二醇65.690g羧甲基纤维素钠 22.690g羟基苯甲酸甲酯 0.570g羟基苯甲酸丙酯 0.050g合计100.000g将上述成分搅拌混合,用蒸馏水(PH 6-7)补足体积,混匀后即得EGF缓释微球凝胶。
实施例5EGF缓释微球海绵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比处方。
EGF缓释微球 2.000g胶原蛋白 28.000g壳聚糖20.000g藻酸钙50.000g合计 100.000g将EGF缓释微球、胶原蛋白、藻酸钙和壳聚糖混合均匀,加适量水,在-70℃下冷冻2天,冻干后得到EGF缓释微球海绵状敷料。
实施例6EGF缓释微球粉末的制备。
下列成分以常规方法混合,得到含一定重量比组分的粉末。
EGF缓释微球 2.000g胶原蛋白 9.000g羧甲基纤维素钠68.000g壳聚糖20.000g硬脂酸镁 1.000g合计 100.000g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壳聚糖粉碎,过100目筛,加入EGF缓释微球和胶原蛋白,混合均匀,最后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灭菌,分装,得EGF缓释微球粉末。
实施例7EGF缓释微球凝胶临床治疗创伤面试验。
临床治疗创伤面试验,以EGF缓释微球凝胶为试验药物剂型,以单层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外加多层无菌纱布包扎为对照组,分别对受试24例患者的伤口创面进行局部用药,经临床试验表明,该EGF缓释微球凝胶有明显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EGF缓释微球凝胶临床治疗创伤面试验创面愈合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由生物高分子基质材料包埋表皮生长因子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材料为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103~1.0×105道尔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材料中聚乳酸∶乙醇酸的摩尔百分比为30∶70~70∶30。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材料与表皮生长因子的重量份数比为基质材料∶表皮生长因子=80-99.99%∶0.01-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微球的粒径<5μm。
7.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生物高分子基质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制成油相;B、取表皮生长因子加入A步骤制成的油相中,搅拌,得到乳化溶液;C、加入乳化剂聚乙烯醇的水溶液,浓度为1%~3%,搅拌2~3小时;D、将上述乳化溶液倒入浓度为0.1~1%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搅拌10~30小时;E、在旋转蒸发器中除尽有机溶剂,所得微粒在滤器上抽滤收集,室温下真空干燥,灭菌得到产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材料为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与丙酮的体积百分比为80~100∶0.1~20的混合液。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表皮生长因子中还加有蛋白酶抑制剂,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表皮生长因子∶蛋白酶抑制剂=1∶0.1-1。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速度均为400~1000r/min;所述灭菌采用1.0Kgy60Co。
11.以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凝胶剂、膏剂、膜剂、霜剂、海绵剂、粉末剂或贴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辅料为凡士林、甘油、月桂醇硫酸钠、单硬脂酸甘油酯、醋酸纤维素、鲸蜡油或羊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缓释微球由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作为基质材料(PLGA),包埋表皮生长因子(EGF)而成。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缓释微球(EGF-PLGA)的制备方法。所述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EGF-PLGA),可用于制备治疗包括浅II度或深II度烧伤的慢性创面、供皮区创伤面及其他外伤创面的凝胶剂、膏剂、膜剂、霜剂和贴剂等药物。本发明由于采用了生物高分子材料(PLGA)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进行基体包埋,避免了EGF的不稳定性和被降解的缺陷,既起到了保持EGF生物活性的作用,又达到了EGF药物缓释的效果,增加了EGF与创伤患处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EGF缓慢而均匀地释放到伤口部位,达到治愈伤口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K9/00GK1720989SQ20041006899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5日
发明者郑荣宇, 罗小明, 兰平, 蒋华德, 孙勇, 韩碧顺, 邱冬招 申请人:深圳市清华源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