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关闭医疗采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52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关闭医疗采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采尿器具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关闭医疗采尿器,适用于人尿化验采样。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临床中所使用的人尿采样化验器具,一般为一次性的软塑料杯。使用这种塑料杯采样的缺点一是过于柔软,采尿量不易掌握,在送检途中携带不方便,且易产生倾倒和洒出,污染环境;二是敞口携带,易造成尿液的污染及氧化;三是在化验室内放置时,占用面积大,化验操作时需用移液管移到试管内,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采尿方便、便于携带,而且可避免环境污染、尿液能自动定量封存、无须再转换试管的自动关闭医疗采尿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关闭医疗采尿器,由采尿管和接尿漏斗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采尿管内的上部设有浮子,在浮子的上部固定上连接杆,浮子的连接杆穿过支撑环中心的导向孔与锥体状堵尿头固定连接,在锥体状堵尿头的上端连接通气管,在接尿漏斗的下端设密封塞,在密封塞的中部设锥形漏尿孔,当采尿管内的尿液接到标定值时,浮子上升,推动锥体状堵尿头堵在锥形漏尿孔上,使接尿漏斗内的尿不在漏下。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采尿管为试管,这样到化验室后无须再转换试管,采尿管由透明塑料制成,标定容量为10ml,在采尿管的壁上设有容量标记刻度线,采尿管的下端设与接尿漏斗下口内径相一致的座台,以便在使用中将接尿漏斗倒置时,采尿管能固定牢固,在接尿漏斗的上口沿上还设手柄;所述的通气管为一细管,下端设进气口,上端伸至接尿漏斗的中部,便于尿的下漏。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尿量达到要求标记刻度时,浮子上升,锥体状堵尿头封闭锥形漏尿孔,实现自动关闭,将接尿漏斗多余的尿液倒掉后转移,防止环境污染。使用时,可将接尿漏斗取下,取出密封塞,将接尿漏斗倒置,作为采尿管的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软塑料杯接尿相比,采尿量准确、携带方便、可定量自动封堵,且减少污染,同时无须转换试管,可节约化验时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放置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自动关闭医疗采尿器,由采尿管1和接尿漏斗2构成,在采尿管1内的上部设有浮子3,在浮子3的上部固定上连接杆4,浮子3的连接杆4穿过支撑环5中心的导向孔与锥体状堵尿头6固定连接,在锥体状堵尿头6的上端连接通气管7,在接尿漏斗2的下端设密封塞8,在密封塞8的中部设锥形漏尿孔9。所述的采尿管1为试管,采尿管1由透明塑料制成,标定容量为10ml,在采尿管1的壁上设有容量标记刻度线12,采尿管1的下端设与接尿漏斗2下口内径相一致的座台13,在接尿漏斗2的上口沿上还设手柄10;所述的通气管7为一细管,下端设进气口11,上端伸至接尿漏斗2的中部。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关闭医疗采尿器,由采尿管(1)和接尿漏斗(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采尿管(1)内的上部设有浮子(3),在浮子(3)的上部固定上连接杆(4),浮子(3)的连接杆(4)穿过支撑环(5)中心的导向孔与锥体状堵尿头(6)固定连接,在锥体状堵尿头(6)的上端连接通气管(7),在接尿漏斗(2)的下端设密封塞(8),在密封塞(8)的中部设锥形漏尿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关闭医疗采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尿管(1)为试管,采尿管(1)由透明塑料制成,标定容量为10ml,在采尿管(1)的壁上设有容量标记刻度线(12),采尿管(1)的下端设与接尿漏斗(2)下口内径相一致的座台(13),在接尿漏斗(2)的上口沿上还设手柄(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关闭医疗采尿器,由采尿管1和接尿漏斗2构成,在采尿管1内的上部设有浮子3,在浮子3的上部固定上连接杆4,浮子3的连接杆4穿过支撑环5中心的导向孔与锥体状堵尿头6固定连接,在锥体状堵尿头6的上端连接通气管7,在接尿漏斗2的下端设密封塞8,在密封塞8的中部设锥形漏尿孔9。该自动关闭医疗采尿器,采尿量准确、携带方便、可定量自动封堵,且减少污染,同时无须转换试管,可节约化验时间,可广泛用于人尿化验采样。
文档编号A61B10/00GK2693178SQ200420038970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2日
发明者吕宜爱, 蔡华, 李凤巧, 徐凯 申请人:吕宜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