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717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引器,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气动吸引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吸引器产品多为电动,体积大、较重,移动不便,且结构较为复杂,还有振动和噪音;另外,电动产品价位高,无电不能使用,使用场合有局限性。并且现有的吸引器只能将液体吸进瓶内,即只能单向吸引。如果吸引管内有堵塞物,很难将堵塞物取出,从而影响吸引的速度和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气动吸引器,既避免以电为动力,又具有反冲功能,能较容易地清洗吸引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动吸引器,包括储液瓶、用于密封负压瓶口并可打开的瓶塞、吸引管、用于与吸引管连通的吸引管接头和用于将吸引管接头与储液瓶内连通的出液管;设在瓶塞上的用于与气源相连的进气管接头;设在瓶塞内的与进气管接头顺序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管径大于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的管径,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管径大于第二气流通道的管径,第三气流通道的尾端为通向瓶塞外的气流出口;第四气流通道,与第三气流通道连通并通向储液瓶内。
优选的,所述第四气流通道的管径等于第三气流通道的管径。
所述第四气流通道与第三气流通道基本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阻止气流流经第三气流通道和第四气流通道的气流控制开关。
气流控制开关的优选方案是还包括连通第二气流通道和瓶塞外部的内孔,所述气流控制开关为控制栓,可移动地位于瓶塞的内孔中,以便于移出时使第二气流通道可通过气流,移入时使气流不能进入第二气流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引管还包括用于由操作者手持、与病人相接触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设有用于控制气流大小的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吸引动力通过以下方式产生通过连通高压气源,气流由大管径的通道流入小管径的通道,根据伯努力方程,在与储液瓶连通的第四气流通道的气流入口处形成低压,从而使储液瓶内与外界相比形成负压,使液体通过吸引管被压进储液瓶。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机械结构设计,不需要电路部分,既减小了吸引器的体积,又脱离了电动力的限制,在使用场合和时间上,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反向冲洗能力,当将第三气流通道尾端的气流出口堵塞时,气流由第四气流通道流入储液瓶中,使储液瓶与外界相比形成正压,使气流由吸引管流出,实现反冲功能。特别用于家庭护理吸痰、吸脓和其他负压吸引,亦可用于无电源地区以及临时断电时使用。2)通过控制开关可控制吸引器的吸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满足各医疗单位的手术室、病房等科室大部分的负压吸引要求,实现吸取病人体内的脓、血、痰等液体及诊治的目的。3)在吸引管的手持部设有通气孔,在操作时通过用手遮挡部分或全部通气孔,来控制气流流入的大小,从而控制吸引管的吸力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储液瓶的剖面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瓶塞的剖面结构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结构图;图4是图2的B-B剖面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瓶塞的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开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4所示,气动吸引器包括储液瓶10、用于密封负压瓶口并可打开使瓶口露出的瓶塞1、吸引管接头4和用于将吸引管接头4与储液瓶10内连通的出液管9,吸引管接头4通过吸引软管5与吸引器的手持部6连通。还包括设在瓶塞1上的用于与气源相连的进气管接头7,进气管接头7通过进气软管与高压气源连通;第一气流通道12、第二气流通道13和第三气流通道14为设在瓶塞1内的横向通道,进气管接头7与第一气流通道12、第二气流通道13和第三气流通道14顺序连通,第一气流通道12的管径大于第二气流通道13和第三气流通道14的管径,第三气流通道14的管径大于第二气流通道13的管径,第三气流通道14的尾端为通向瓶塞外的气流出口141。第四气流通道15为设在瓶塞1内的纵向通道,用于与第三气流通道14连通并通向储液瓶10内。第四气流通道15的管径等于第三气流通道14的管径并与第三气流通道14基本垂直。较好的方案是第三气流通道14的管径为第二气流通道13的管径的2.5到3倍,本实施例中,第三气流通道14的管径为第二气流通道13的管径的3倍,如图4所示,当气流由管径最大的第一气流通道12流入管径最小的第二气流通道13时,流速增大,当流速大的气流由第二气流通道13流入管径较大的第三气流通道14时,由于气流的流速和气体的扩散作用,在第三气流通道14内形成一个直径逐渐变大的气流区,同时气流的速度也逐渐变小,实质上相当于气流流入一个直径逐渐变大的管道,根据伯努力方程,在变径处的一段区域内形成负压区,如图4所示。第一气流通道12为“L”形,第二气流通道13和第三气流通道14连通为一直线,第一气流通道12、第二气流通道13和第三气流通道14连通成“U”形。瓶塞1内开有内孔3,内孔3为与“L”形第一气流通道12的底部和第二气流通道13的入口处相连通的通孔,气流控制开关2为控制栓,可移动地位于瓶塞1的内孔3中,以便于移出时使第二气流通道13可通过气流,移入时将第二气流通道13堵塞使气流不能通过。气流控制开关2包括可分开、可通过螺旋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塞栓21和第二塞栓22,第一塞栓21和第二塞栓22结合在一起的、用于在第一气流通道12、第二气流通道13入口处之间移动的部分23(基本位于瓶塞的中间)的半径小于内孔半径,以便于气流通过,第一塞栓21上套有第一密封圈24,随第一塞栓12在第一气流通道的一侧移动,用于防止气流从第一塞栓12处漏出,所述第二塞栓22上套有第二密封圈25,随第二塞栓22在第二气流通道13的左侧和右侧移动,用于通过移动阻止气流流入第二气流通道13或使气流可流入第二气流通道13但防止气流从第二塞栓22处漏出。内孔3的两个孔口处的孔径大于内孔中间的孔径,为哑铃形,第一塞栓21和第二塞栓22的外端部的形状与内孔的孔口处形状相应。控位装置用于固定气流控制开关,包括螺钉26、与螺钉相连接的弹簧27和设在弹簧另一端的小球28,控位装置与第二塞栓22基本垂直,第二塞栓22上设有第一凹槽221和第二凹槽222,小球28通过第二塞栓22的移动可位于第一凹槽221或第二凹槽222的槽口,从而实现控位功能。
如图6所示,第一塞栓21和第二塞栓22可通过螺旋结合在一起,也可以旋开分成两部分,以便于安装到内孔3中。当第一塞栓21和第二塞栓22安装到内孔3中后,旋紧以使两部分结合在一起,第一塞栓21和第二塞栓22结合在一起的长度大于瓶塞的直径,从而使第一塞栓21或第二塞栓22总有一端露于瓶塞1外,按压控制开关2露出瓶塞1外的一端,使控制开关2在内孔3中移动。如图2所示,当控制开关2向第二塞栓22一边移动时,使第二密封圈25移到第二气流通道13进气口的右边,从而使第一气流通道12和第二气流通道13中的气流可畅通;当控制开关2向第一塞栓21一边移动时,使第二密封圈25移到第二气流通道13进气口的左边,从而使第二气流通道13的气流与第一气流通道12中的气流隔绝。
在吸引器的手持部6上设有通气孔8,用于控制气流大小。在操作时通过用手遮挡部分或全部通气孔,来控制气流流入的大小,从而控制吸引管的吸力大小。
如图5所示,瓶塞1为外壳光滑的圆柱体,可用铝合金或铜制作,前后端均有螺纹,分别与吸引管接头4和进气管接头7相连接,瓶塞1上加工有内孔,用于安装气流控制开关2,控制开关2露于瓶塞1外的部分可分别作成绿色和红色,以方便区分第一塞栓和第二塞栓。储液瓶10可以为塑料制品。
高压气源由气瓶或供气管道提供,气源压力在4Kg左右。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一、准备1、检查气动吸引器装配是否完好。
2、气源由气瓶或中央气源提供。气源压力在4kg,关闭气源输出阀,调压至4kg(压力指示值约为4Bar左右)。
3、气源压力接头接瓶塞1上的进气管接头7,拧紧;关闭瓶塞1上控制开关2的第一塞栓(红色部分),打开气源。
打开瓶塞1上控制开关2的第二塞栓(绿色部分),听到“嘶嘶”声,出气孔由明显的气流,表示气路畅通,可以开始吸引。
二、体从进气接头进入控制开关2的中心孔,从气流出口141流出,通过瓶塞1底部的小孔产生负压腔,在气动吸引器开始工作前,用手堵住吸引器手持部6上的通气孔8,吸引器手持部6插入到被吸入物中,吸引开始。高压气源的压力大小和吸引器手持部6上的通气孔8被覆盖程度大小,决定吸引力的大小。
三、吸引结束时,松开手指,堵住瓶塞1上的气流出口141,气源气体经中心孔和瓶塞1下面的小孔,从吸引管出来,实现反冲。
具体实施例二、与具体实施例一相比不同的是第一气流通道12、第二气流通道13和第三气流通道14连通成一条直线,瓶塞1内开有内孔,与第二气流通道13连通且基本垂直,气流控制开关2为控制栓,可移动地位于瓶塞1内的内孔中,当控制栓通过螺旋移出时使第二气流通道可通过气流,当控制栓通过螺旋移入时将第二气流通道堵塞使气流不能通过,从而达到控制吸引器的开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无须电源,无须专门的专业人员,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可以便携使用或作为其他设备的附件。
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吸引器,包括储液瓶、用于密封负压瓶口并可打开的瓶塞、吸引管、用于与吸引管连通的吸引管接头和用于将吸引管接头与储液瓶内连通的出液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瓶塞上的用于与气源相连的进气管接头;设在瓶塞内的与进气管接头顺序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管径大于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的管径,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管径大于第二气流通道的管径,第三气流通道的尾端为通向瓶塞外的气流出口;第四气流通道与第三气流通道连通并通向储液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管径为第二气流通道的管径的2.5到3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管径为第二气流通道的管径的3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气流通道的管径等于第三气流通道的管径,并与第三气流通道基本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吸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阻止气流流经第三气流通道和第四气流通道的气流控制开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吸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第二气流通道和瓶塞外部的内孔,所述气流控制开关为控制塞栓,可移动地位于瓶塞的内孔中,以便于移出时使第二气流通道可通过气流,移入时使气流不能进入第二气流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吸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为“L”形,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连通为一直线,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连通成“U”形,所述瓶塞的内孔为与“L”形第一气流通道的底部和第二气流通道的入口处相连通的通孔,所述气流控制开关包括可分开并可通过螺旋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塞栓和第二塞栓,所述第一塞栓和第二塞栓结合在一起的、用于在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入口处之间移动的部分的半径小于内孔半径,以便于气流通过,所述第一塞栓上套有第一密封圈,随第一塞栓在第一气流通道的一侧移动,用于防止气流从第一塞栓处漏出,所述第二塞栓上套有第二密封圈,随第二塞栓在第二气流通道的左侧和右侧移动,用于通过移动阻止气流流入第二气流通道或使气流可流入第二气流通道但防止气流从第二塞栓处漏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动吸引,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内孔的两个孔口处的孔径大于内孔中间的孔径,为哑铃形,所述第一塞栓和第二塞栓的外端部的形状与内孔的孔口处形状相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动吸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气流控制开关的控位装置,所述控位装置包括螺钉、与螺钉相连接的弹簧和设在弹簧另一端的小球,所述控位装置与第二塞栓基本垂直,所述第二塞栓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小球通过第二塞栓的移动可位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的槽口。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动吸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还包括用于由操作者手持、与病人相接触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设有用于控制气流大小的通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吸引器,包括储液瓶、瓶塞、吸引管、与吸引管连通的吸引管接头和将吸引管接头与储液瓶内连通的出液管;设在瓶塞上的用于与气源相连的进气管接头;设在瓶塞内的与进气管接头顺序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的管径大于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的管径,第三气流通道的管径大于第二气流通道的管径,第三气流通道的尾端为通向瓶塞外的气流出口;第四气流通道,与第三气流通道连通并通向储液瓶内。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机械结构设计,在使用场合和时间上,不受环境条件影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满足医院和家庭的大部分负压吸引要求,并且可实现反冲功能和控制吸引速度。
文档编号A61M1/00GK2759483SQ20042006195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日
发明者王双卫, 杨旭初 申请人:王双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