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49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具体涉及以插入部的尖端部的结构为特征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到目前,内窥镜在医疗领域等中得到广泛利用。内窥镜通过例如把细长的插入部插入到体腔内,可观察体腔内的脏器等,并可根据需要,使用插入在治疗器具插通通道内的治疗器具进行各种治疗。在插入部的尖端设置弯曲部,通过操作内窥镜的操作部,可改变尖端部的观察窗的观察方向。
以往内窥镜的视野角例如是140度,手术医生使用该视野角的观察图像来观察体腔内,而在体腔内的观察中,当想要观察视野范围外的部位时,通过使弯曲部弯曲,可观察视野范围外的部位。在具有这种视野角的内窥镜中,在插入部的尖端部设置2个照明窗,对该视角用2个照明窗进行照明就足够了。
另一方面,为了能观察更广的范围,还提出了一种视角更广的内窥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插入部的尖端部,为了覆盖广的视野范围,使用多个照明窗给被摄物体照明,使在监视器上显示的观察图像,光量不会在图像的周边部减弱。
并且,内窥镜具有各种功能,特别是,具有使用送水喷嘴来洗净观察窗的功能,一般,该送水喷嘴设置成使其局部从尖端部的表面突出。
特开平4-102432号(图3)然而,在视角广的情况下,需要对更广范围的区域进行照明,因而期望的是有3个以上的照明单元,然而在设置3个以上的照明单元的情况下,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即照明光照到送水喷嘴,因来自该送水喷嘴的表面的反射光而容易使观察图像发生反射光斑,难以获得鲜明的观察图像。上述提案的视角广的内窥镜,对于有可能不能获得鲜明的观察图像的方面未作任何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内窥镜具有广视角的情况下,也不会使照明光照到送水喷嘴而发生反射光斑,结果可获得更鲜明的观察图像的内窥镜。
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在将摄像元件获得的观察图像进行显示的内窥镜装置中使用,并具有观察窗,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尖端部的尖端面,用于把来自被摄物体的光导向所述摄像元件;多个照明单元,设置在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的所述观察窗的周围,射出用于对所述被摄物体进行照明的照明光;以及送水喷嘴,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上,用于向所述观察窗的表面输送液体;为使从所述多个照明单元射出的所述照明光不会照到所述送水喷嘴,使所述照明单元的照射范围的大致中央的轴,相对于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向与包含所述观察窗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的观察方向的前点分离的方向倾斜。
即使在内窥镜具有广视角的情况下,也不会使照明光照到送水喷嘴而发生反射光斑,结果可获得鲜明的观察图像。


图1是概略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说明图。
图2是从圆筒形状的尖端部的尖端侧观看时的主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P-P线的尖端部的剖面图。
图4是用于对考虑了插入部的细径化时的尖端部的形状进行说明的从尖端部的尖端侧观看时的主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平面台上形成具有3根光纤束的导光路的情况下的各光纤束的配置和方向的图。
图6是具有3根光纤束的导光路的沿着图5的Q-Q的剖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平面台上形成具有3根光纤束的导光路的情况下的各光纤束的配置和方向的图。
图8是在摄像单元的周围设有掩膜的尖端部的剖面图。
图中1…内窥镜;2…操作部;3…插入部;7…监视器;10…尖端部;22…观察窗;23…照明窗;31…尖端硬质部;32d…摄像元件;51…光纤束;61…掩膜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图1,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概略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内窥镜1具有操作部2,进行弯曲操作和管路系统控制;插入部3,其基端侧与操作部2连接,用于插入到体腔内;以及通用软线3a,从操作部2延伸出来,并在尖端具有连接器部4。连接器部4通过规定的连接器与光源装置5和视频处理器6连接。视频处理器6与监视器7连接。插入部3设有具有可挠性的管8,设置在该管8的尖端侧的弯曲部9,以及设置在该弯曲部9的尖端侧的尖端部10。尖端部10内装有用于对体腔内的部位进行拍摄的摄像元件32d。
由设置在尖端部10内的摄像元件32d拍摄的体腔内的部位的图像信号通过通用软线3a被传送到视频处理器6。视频处理器6具有对所传送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未图示),并根据所处理的信号把所拍摄的部位的观察图像7a显示在与视频处理器6连接的作为显示装置的监视器7的显示画面上。
在操作部2上配置有用于遥控弯曲部9弯曲的操作旋钮(未图示)。通过操作该操作旋钮,使插通在插入部3内的操作线(未图示)产生拉伸作用和松弛作用,结果,使弯曲部9可在4个方向上弯曲。
图2是从圆筒形状的尖端部10的尖端侧观看时的主视图。即,在尖端部10的尖端面21设置1个观察窗22、3个照明窗23a、23b、23c(以下将3个统称为23)、治疗器具等开口部24、为了清洗观察窗22的表面而进行滴水的送水喷嘴25、以及清洗患者等的患部的血液、粘液等的前方送水喷嘴26。
如图2所示,在尖端部10的尖端面21上,3个照明窗23被配置成在向尖端面21观看时,在观察窗22的光轴中心周围,具有规定的角度θ,例如相隔120度。而且,在各相邻的照明窗之间的在观察窗22的光轴周围配置治疗器具等开口部24、送水喷嘴25和前方送水喷嘴26。具体地说,在照明窗23a和23b之间配置治疗器具等开口部24,在照明窗23b和23c之间配置送水喷嘴25,在照明窗23c和23a之间配置前方送水喷嘴26。即,在3个照明窗23之间,与治疗器具等开口部24等对应的3个窗分别交互配置。
图3是沿着图2的P-P线的尖端部10的剖面图。并且,在尖端部10中设置尖端硬质部31,该尖端硬质部31具有可把与观察窗22对应的摄像单元32、与3个照明窗23对应的导光路等配置在尖端部10的内部的空间。将帽31a罩上,以覆盖尖端硬质部31的尖端侧。为使设置在摄像单元32的尖端的观察窗用透镜32a配置在尖端部10的观察窗22上,把摄像单元32插入固定在尖端硬质部31内。摄像单元32具有观察窗用透镜32a,设置在观察窗用透镜32a的基端侧的由多个透镜组成的观察光学系统32b,设置在该观察光学系统32b的基端侧的护罩玻璃32c,以及设置在该护罩玻璃32c的基端侧的作为CCD等的固态摄像装置的摄像元件32d。摄像单元32还具有与摄像元件32d连接的具有各种电路的基板32e。而且,基板32e与信号电缆32f连接。通过把该信号电缆32f插入在插入部3内而与视频处理器6构成连接。使用未图示的小螺钉和硅橡胶等的填充材料等把摄像单元32固定在尖端硬质部31内。
导光单元33由照明窗用透镜33a和作为导光路的光纤束33b组成。光纤束33b的尖端部使用接合剂等固定在金属管33c内。光纤束33b的尖端部和照明窗用透镜33a被插入固定在框33d内。导光单元33使用固定螺钉34固定在尖端硬质部31内。金属管33c的基端侧和光纤束33b由柔软的管33g覆盖,而且,金属管33c的一部分和管33g由外皮管33e覆盖。外皮管33e使用绕线33f固定在金属管33c上。金属管33c在途中的规定的位置P1形成弯曲,结果,光纤束33b也沿着金属管33c的折曲形状而折曲。因此,射出照明光的照明窗用透镜33a等的照明单元的照射范围的大致中央的轴(以下,为便于说明,把该轴称为照射中央轴)33LA不与摄像单元32的观察窗用透镜等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32LA平行。特别是,在照射中央轴33LA的尖端方向与摄像单元32的光轴32LA的观察方向的前点分离的方向,照射中央轴33LA相对于光轴32LA倾斜。与其他照明窗23b、23c对应的导光单元的照射中央轴也在该轴的尖端方向与摄像单元32的光轴32LA的观察方向的前点分离的方向,相对于光轴32LA倾斜。
另外,该照射中央轴是由还包含下述的LED等的照明的情况的照明单元所照射的照射范围的大致中央的轴,此处,是照明单元内所含的照明窗23a等的光学系统的光轴。
在送水喷嘴25的尖端部设置开口部25a。开口部25a设置成,使从送水喷嘴25喷出的水在与摄像单元32的光轴32LA正交的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向,而且在通过观察窗22上的观察窗用透镜32a的表面和照明窗23上的照明窗用透镜33a的表面的方向输送。送水喷嘴25的基端侧呈管形状,通过连结管25b与送水管25c连接。因此,连结管25b和送水管25c形成送水管路。送水管25c使用绕线25d固定在连结管25b上。
尖端硬质部31的基端部被固定在弯曲尖端垫片35的一部分上。尖端硬质部31的基端侧和弯曲尖端垫片35由外皮管36覆盖。外皮管36使用绕线37固定在尖端硬质部31上。
下面,对尖端部10中的观察窗22和3个照明窗23中的某个照明窗的位置关系进行详述。如图2所示,在与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32LA正交的方向的尖端部10的剖面形状是圆形。为了在与该圆的中心位置偏离的位置产生观察窗22的中心位置,把观察窗22配置在尖端部10的尖端面。在观察窗22的周围,隔开规定距离,将3个照明窗23分别配置在尖端部10的尖端面。
并且,在插入部3内,除了摄像单元32以外,还插通与3个照明窗23对应的光纤束导光路,与治疗器具等开口部24、送水喷嘴25和前方送水喷嘴26对应的内装物通道等。由于除了摄像单元32以外,在尖端部10内还设置有6个内装物,因而必须使尖端部10的直径不变粗。因此,如图2所示,在3个照明窗23之间,通过把作为3个内装物的尖端的治疗器具等开口部24、送水喷嘴25和前方送水喷嘴26分别交互配置,从而在具有广视野角的内窥镜中,将照明光均衡良好地照射,并使尖端部10的直径不变粗。
而且,如图2所示,在插入部3的尖端部10的尖端面,夹持观察窗22,把位于送水管路的尖端部的送水喷嘴25和照明窗23a配置在P-P所示的大致直线上。这是因为,即使在插入部3的尖端部10的尖端面附着污物等,使用从送水喷嘴25的开口部25a流出的水,也能连同观察窗用透镜32a一起将至少1个照明窗用透镜33a的污垢去除。这样,在使用内窥镜的观察中,总是能确保必要最低限度的照明量,因而可获得良好的观察性。特别是,在图2中,送水喷嘴25的中心和照明窗23的中心相对于观察窗22的中心,位于点对称的位置。
摄像元件11依靠通过观察窗22入射的光把图像信号传送到视频处理器6,而视频处理器6针对所收到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并生成大致矩形形状的观察图像7a的数据。大致矩形的观察图像7a,如图1所示,矩形的四角被削去,即以所谓的电子蒙板的方式进行遮掩,形成8角形的观察图像,显示在监视器7上。另外,此处,在摄像单元32的观察视野内,为了不使送水喷嘴25进入,设计了摄像单元32的光学系统。
下面,对来自照明窗23的照明光的照射范围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来自导光单元33的照明窗用透镜33a的照明光从照明窗用透镜33a以点划线LW所示的照射范围进行照射。照射范围LW是以照明窗用透镜33a的照射中央轴33LA为中心,由照射角θ1规定的范围。照射范围LW由导光单元33的照明窗用透镜33a的光学系统的设计来决定。当送水喷嘴25在照射范围LW内时,在送水喷嘴25的表面会发生照射光的漫反射等的反射。
因此,为了不发生这种反射,并使喷嘴25不会进入由来自照明窗用透镜33a的照明光的照射角θ1规定的照射范围LW内,使包含照明窗用透镜33a的照明单元的照射中央轴相对于包含观察窗22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在与观察方向的前点分离的方向倾斜。结果,送水喷嘴25不会在照射范围LW内,并在喷嘴25的表面不会引起照明光的反射,因而该反射光不会照到观察窗22,观察图像不会产生反射光斑。
特别是,如图3所示,照明窗用透镜33a的照射中央轴33LA相对于摄像单元32的光轴32LA倾斜。此时,从具有该倾斜角θ11的照明窗用透镜33a照射到观察窗用透镜32a的表面的照明光的照射范围LW为不会照到送水喷嘴25的范围。
同样,对于来自照明窗用透镜33b和33c的照明光,构成为不会照到送水喷嘴25。即,为使喷嘴25不会进入由来自照明窗用透镜33b、33c的照明光的照射角θ2和θ3(未作图示)规定的照射范围LW内,使包含照明窗用透镜33b、33c的各自照明单元的照射中央轴相对于包含观察窗用透镜32a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在与观察方向的前点分离的方向倾斜。此时,从分别具有该倾斜角θ21和θ31(未作图示)的照明窗用透镜33b和33c照射到观察窗用透镜32a的表面的照明光的照射范围LW为不会照到送水喷嘴25的范围。
因此,由于来自3个照明窗23的全部照明光不会照到送水喷嘴25,而且其反射光不会射入观察窗22,因而可获得无反射光斑的鲜明的观察图像,同时由于避免反射光斑,因而不需要过分拉大照明窗23和送水喷嘴25的距离,可实现尖端部10的小型化。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作为照明单元,以使用包含照明窗用透镜等的导光单元的例子作了说明,然而作为照明单元,可以在尖端部10的尖端面21利用作为发光元件的LED(发光二极管)。在该情况下,多个LED配置在尖端面21,各LED的照射中央轴设置成,在与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的观察方向的前点分离的方向,相对于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倾斜。
并且,在上述例中,以设置3个照明单元的例子作了说明,然而这是因为,即使设置3个照明单元,也能把充足光量的光照射到被摄物体,此外,与设置4个以上的照明单元的情况相比,具有可缩小尖端部外径的优点。
另外,必须通过从送水喷嘴25的开口部25a喷出作为水等液体,去除附着在观察窗22的表面的污物等。这是因为,当把内窥镜1的插入部3插入到体腔内时,在观察窗22的表面附着污物等。
然而,在特开平4-102432号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广视角的内窥镜,然而该号公报如图2所公开的来自送水喷嘴的水,由于从凸形球面的旁侧送入,因而有时不能充分去除附着在观察窗表面的污物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把观察窗22的周围表面做成平面状。
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在尖端部10的尖端面21,将从送水喷嘴25的开口部25a到观察窗22的区域32aP形成为平面。由此,由于至少在尖端部10的尖端面21从送水喷嘴25的开口部25a到观察窗22的区域32aP形成为平面,因而来自送水喷嘴25的开口部25a的水沿着该平面流动,从而被良好地输送到作为物镜的观察窗22的表面。换言之,在尖端部10的罩31a的尖端面21,在送水喷嘴25的开口部25a和观察窗22之间设置与观察窗22的表面大致相同的平面的区域32aP。结果,来自送水喷嘴25的开口部25a的水沿着该平面,良好地冲刷作为物镜的观察窗用透镜32a的表面,从而能将观察窗22表面进行充分清洗。
并且,考虑到插入性或者患者等的痛苦,内窥镜1的尖端部10越细越好。图4是用于对考虑了该细径化时的尖端部10的形状进行说明的从尖端部10的尖端侧观看时的主视图。与图2相同的构成要素附有相同符号,省略说明。
在尖端部10的尖端面21上设置观察窗22、3个照明窗23、治疗器具等开口部24、送水喷嘴25以及前方送水喷嘴26的多个开口部。然而,如图4所示,在与尖端部10的轴正交的面上的尖端部10的剖面形状是非圆形,是与一部分的构成要素对应变形而突出的突出部分41的圆形。
如图4所示,在尖端部10,观察窗22、2个照明窗23、治疗器具等开口部24、送水喷嘴25以及前方送水喷嘴26可配置成进入表示各窗和各内装物的收纳范围的虚线所示的规定的圆中,然而1个照明窗23c未完全进入该规定的圆中。因此,使与照明窗23c对应从尖端部10的尖端面的正面观看时的形状成为局部具有突出部分41的形状。
并且,此时,与照明窗23c对应的光纤束等的内装物有时也未完全进入虚线的圆中。在该情况下,从尖端部10的尖端21到向基端侧稍微偏离的位置,即,与照明窗23c对应的光纤束等的内装物进入虚线所示的规定圆中的位置,尖端部10的剖面形状为局部具有突出部分的形状。
通过形成这种剖面形状,可实现尖端部10的细径化,因而可达到提高插入部的插入性和缓解患者的痛苦的效果。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在图4中,对仅照明窗23c未完全进入到规定的圆形形状的情况作了说明,然而即使在其他照明窗23a、23b、送水喷嘴25等的其他构成要素未完全进入到规定的圆形形状的情况下也同样,从尖端部10的尖端面21的正面观看时的尖端部10的形状可以局部具有突出部分。
下面,对上述插入部3的制造中的导光路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和图3说明那样,在尖端部10内,与照明窗23对应设置导光单元33的3根光纤束。而且,各光纤束在照明窗23的附近,在途中折曲。结果,如上所述,与在途中折曲的各光纤束对应,使照明光射出的各照明窗的照射中央轴不与摄像单元32的光轴32LA平行。
这种在尖端折曲的3根光纤束在插入部3内被捆束成一根,并与光源装置5连接。
图5和图7是对于在平面台上形成具有3根光纤束的导光路的情况下的各光纤束的配置和方向进行说明的图。图6是具有3根光纤束的导光路的沿着图5的Q-Q的剖面图。
各光纤束的尖端侧使用接合剂固定成形。因此,在使用接合剂将各光纤束的尖端成形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能够在二维平面上,即在平坦的台上,将各光纤束的尖端成形为面向相同方向。例如,如图5所示,可将3根光纤束51a、51b、51c平行排放在平坦的台上,并可将各尖端部,即图5中虚线P2所示的左侧部分向相同方向折曲并涂上接合剂来成形。然后,将3根光纤束51a、51b、51c(以下,有时把3根光纤束统称为51)在基端侧,在途中,如图6所示捆束成使其剖面为表面叠层。把该剖面做成表面叠层形状,可使形状难以走样,并节省空间。
另外,如果将3根光纤束51的尖端侧部分如图5所示在相同方向折曲成形,则当把3根光纤束51组装到插入部3的尖端硬质部31内时,在把3根中的仅1根光纤束51c插入到插入部3的尖端硬质部31内时,扭转量变大。
因此,如图7所示,当把3根中的仅1根光纤束51c放置在平面台上成形时,在使尖端的折曲方向与其他2根光纤束51a、51b的折曲方向不同的方向成形。3根中的2根光纤束51a、51b在面向相同方向,并使仅1根光纤束51c面向作为不同方向的反方向的状态下成形。这样,如上所述,3根光纤束51中的仅1根在组装到尖端部10内时,扭转量不会变大。
而且,在内窥镜1的制造后,进行检查等时,有时会发生由于仅摄像单元32发生故障而必须更换的情况。
然而,如上所述,当把摄像单元32固定到尖端硬质部31内时,如果在尖端硬质部31内填充硅橡胶等的填充材料,则实质上不能从尖端硬质部31中仅拆取摄像单元32。
因此,如图8所示,在内窥镜1的插入部3的尖端部10,在摄像单元32的周围,在设有作为膜部件的掩膜的状态下将填充材料62填充。图8是掩膜61设置在摄像单元32的周围的尖端部10的剖面图。在图8中,与图3相同的构成要素附有相同符号,省略说明。
如图8所示,在摄像单元32的周围设置掩膜61,特别是,在尖端硬质部31内,摄像单元32和周围的内装物例如导光单元33不是只通过填充材料62固定。即,在尖端硬质部31内,摄像单元32和周围的内装物被固定在尖端硬质部31内,而为使摄像单元32和周围的内装物相互通过掩膜61来固定,把掩膜61设置在摄像单元32的周围。掩膜61在摄像单元32的周围可以是一层,也可以设置成二层以上叠绕。
这样,由于在尖端硬质部31内,掩膜61设置在摄像单元32的周围,因而当要从尖端硬质部31内仅拔出摄像单元32时,由于有掩膜61,因而只有被包在掩膜61内侧的摄像单元32能连同掩膜61一起,或者与掩膜61相分离地从尖端硬质部31内拔出。
因此,当把摄像单元32固定到尖端硬质部31内时,在尖端硬质部31内,即使填充硅橡胶等的填充材料,也能从尖端硬质部31内仅拆取摄像单元3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是具有3个照明窗的内窥镜,也能实现将来自3个照明窗的光均衡地分配且良好地进行观察。
附记1.一种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在将摄像元件获得的观察图像进行显示的内窥镜装置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有观察窗,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尖端部的尖端面,用于把来自被摄物体的光导向所述摄像元件;多个照明单元,设置在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的所述观察窗的周围,射出用于对所述被摄物体进行照明的照明光;以及送水喷嘴,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上,用于向所述观察窗的表面输送液体;为使从所述多个照明单元射出的所述照明光不会照到所述送水喷嘴,使所述照明单元的照射范围的大致中央的轴,相对于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向与包含所述观察窗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的观察方向的前点分离的方向倾斜。
附记2.根据附记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照明单元的数量是至少3个。
附记3.一种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并在将摄像元件获得的观察图像进行显示的内窥镜装置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有观察窗,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尖端部的尖端面,用于把来自被摄物体的导光入所述摄像元件;以及送水喷嘴,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用于向所述观察窗施加液体;在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从所述送水喷嘴的开口部到所述观察窗的区域形成为平面。
附记4.一种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并在将摄像元件获得的观察图像进行显示的内窥镜装置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有观察窗,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尖端部的尖端面,用于把来自被摄物体的导光入所述摄像元件;多个照明窗,设置在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且在所述观察窗的周围,射出照明光,用于给所述被摄物体照明;送水喷嘴,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用于向所述观察窗施加液体;前方送水喷嘴,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用于向所述被摄物体施加液体;以及开口部,用于使治疗器具等插通;从所述尖端部的正面观看时的形状是局部具有突出部分的圆形形状。
附记5.一种内窥镜的制造方法,该内窥镜具有使3根光纤束插通的插入部,并在将摄像元件获得的观察图像进行显示的内窥镜装置中使用,其特征在于,把向被摄物体供给照明光的所述3根中的一根光纤束成形为,当放置在平面台上时,使所述1根光纤束的尖端的折曲方向与其他2根光纤束的尖端的折曲方向不同。
附记6.一种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并在将摄像元件获得的观察图像进行显示的内窥镜装置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像单元,用于把来自被摄物体的导光入所述摄像元件;尖端硬质部,设置在组装有所述摄像单元的所述插入部内;填充材料,用于把组装入的所述摄像单元固定在所述尖端硬质部内;以及膜部件,设置成包围在所述摄像单元的周围;所述摄像单元连同所述膜构件一起使用所述填充材料固定在所述尖端硬质部上。
权利要求1.一种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在将摄像元件获得的观察图像进行显示的内窥镜装置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有观察窗,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尖端部的尖端面,用于把来自被摄物体的光导向所述摄像元件;多个照明单元,设置在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的所述观察窗的周围,射出用于对所述被摄物体进行照明的照明光;以及送水喷嘴,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上,用于向所述观察窗的表面输送液体;为使从所述多个照明单元射出的所述照明光不会照到所述送水喷嘴,使所述照明单元的照射范围的大致中央的轴,相对于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向与包含所述观察窗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的观察方向的前点分离的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照明单元的数量是至少3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具有观察窗,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尖端部的尖端面,用于把来自被摄物体的光导向所述摄像元件;多个照明单元,设置在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的所述观察窗的周围,射出用于对所述被摄物体进行照明的照明光;以及送水喷嘴,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尖端部的所述尖端面上,用于向所述观察窗的表面输送液体;为使从所述多个照明单元射出的所述照明光不会照到所述送水喷嘴,使所述照明单元的照射范围的大致中央的轴,相对于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向与包含所述观察窗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的观察方向的前点分离的方向倾斜。由此,不会使照明光照到送水喷嘴而发生反射光斑,结果可获得鲜明的观察图像。
文档编号A61B1/00GK2730318SQ200420088138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0日
发明者外山隆一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